陆群;邱雪元
病历资料患者,男,57岁,系静海县小郝庄人,14年前因幽门梗阻行胃大部切除术(11式)手术,术后4年无明显诱因上消化道出血,经二级甲等医院胃镜检查确诊:胃肠吻合端缝线线眼出血.遂将缝合线拆除且应用止血药物而愈.以后亦未再出血.
作者:王凤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由于社区护理具有住地分散、工作独立、面对人群广泛等特点,我院成立三级质控网,主要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负责,每月就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护士仪容仪表等项进行考核打分,对查出的问题给予整改,并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讨论提出整改意见.
作者:岳风仙;谭惠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0例颌骨骨折患者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0例术后刀口愈合好,咬合关系恢复,张口度正常.术后3、6个月X光片检查示:骨折愈合好,微型钛板均无移位、断裂,周围骨质无疏松、吸收现象,无并发症.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效果可靠,是较为理想的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作者:郭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MTX单次肌肉注射与MTX单次肌注加中药治疗,寻找对输卵管损伤低、复通率高的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MTX单次肌肉注射),与B组(MTX单次肌肉注射+中药联合治疗)进行比较.结果:B组较A组能明显缩短β-HCG下降至正常范围时间、包块直经缩小的时间、平均住院日及输卵管复通率,P<0.01.结论:MTX单次肌肉注射+中药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可作为基层临床治疗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徐爱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22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厄页沙坦有明显降压效果.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在降压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作者:魏学全;缐淑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总结68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配合、护理.包括术前给予充分的准备、适当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并注意观察病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是检查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胡正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我院ICU 2006年开业以来收治意识清楚而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4~76岁.临床诊断:重症哮喘15例,药物中毒5例,CO中毒2例,ARDS 18例.
作者:刘秀珍;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住院患者的带菌率可高达20%,术后某些介入治疗、免疫低下的人易感染,是临床上引起各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所有医源性感染中占5%~50%.该菌对多种抗生素有抵抗作用,特别是对二代头孢菌素耐药.了解该菌的耐药谱对临床正确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故对本院住院患者的痰、脓汁、分泌物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鉴定后进行分析.
作者:沈丽梅;于天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标本来源:来源于我院360例临床检测标本.仪器:KHB ST-360酶标仪和洗板机.试剂: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及金标试纸条,试剂厂家均为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定合格的试剂.
作者:任爱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43例膀胱肿瘤的声像图与膀胱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3例膀胱肿瘤中移行上皮癌27例,鳞状上皮癌6例、腺癌3例、乳头状瘤3例、腺性膀胱炎2例、输尿管肿瘤膀胱浸润2例,诊断符合率9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简便、价廉等特点.
作者:于龙;陈英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经过CT检查了解本地区儿童头颅意外创伤情况,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性指导意见.方法:对出生3个月~5岁龄儿童头颅CT检查的738例中有明显外伤的459例患儿为筛查对象,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9例外伤中,正常282例(61.44%)(有明显外伤史,皮下软组织稍肿胀及不伴有颅骨骨折和颅内其它损伤者),单纯皮下血肿80例(17.43%),凹陷骨折11例(2.4%),线形骨折46例(10.02%),颅缝分离2例(0.44%),颅内积气7例(1.53%),外伤性鼻窦内积血2例(0.44%),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31%),硬膜下血肿7例(1.53%),硬膜外血肿4例(0.87%),脑挫裂伤4例(0.87%).结论:本组儿童头颅意外伤害病例中,1~5岁儿童的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的例数明显高于低龄儿童,致伤残和致死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仁业;汪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应用改良后的头皮针采集婴幼儿血标本以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将5号半头皮针在无菌条件下取除多余硅胶管长度保留其5~8cm,接5ml注射器经头皮静脉穿刺给224例婴幼儿采集血标本.结果:血标本采集率和家属满意率均显著提高.结论:此法进行婴幼儿血标本采集,方法简单易学,采血时间短,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均提高.
作者:赵晓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医嘱常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对照组按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要求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给予一般的精神卫生指导.干预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MRSS总分、依赖程度、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及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家庭共同参与的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
作者:施季华;曾祥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原因,分析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方法:将行剖宫产的产妇400例分成干预组和普通组,每组200例;干预组是在产科母乳喂养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专职护士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普通组按爱婴医院要求,接受母乳喂养宣教,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给予产科母乳喂养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纯母乳喂养率87.5%,普通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55.5%,干预组产妇术后纯母乳喂养率以及术后48小时和72小时泌乳量明显均高于普通护理组(P<0.01).结论:深入了解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因素,加上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很好地提高剖宫产术后的纯母乳喂养率及纯母乳喂养质量.
作者:朱莉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氯氮平对患者脂代谢及体重影响.方法:将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氯氮平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体重.结果:氯氮平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体重显著增高.奎硫平组变化不大.结论:奎硫平对血脂代谢、体重的影响较氯氮平小.
作者:但雪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收集127例涂阳病人,223例涂阴病人,来源于项目期间结防所病人登记本、管理卡、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网报、病案、督导回访资料、反馈信息等相关资料.
作者:陈韬;曹会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配伍口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将停经≤50天自愿要求药物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0例,每日早晚空腹口服三苯氧胺20mg,连服4天,第5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80例,每日早晚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连服2天,第3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3.75%,有效率为97.5%,效果确切.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5%,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流产中及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天数缩短,月经恢复快.结论:三苯氧胺配伍口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效果确切,且流产中及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天数缩短,月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志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周围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虽然周围静脉穿刺具有明确的操作程序,但是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穿刺前准备护理人员应了解各类穿刺前准备的方法或技巧,并灵活掌握应用这些方法.有效减轻患者因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对周围静脉穿刺的可接受性.
作者:翟会珍;詹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临床应用中医理论,辨每位患者的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糖尿病知识教育,科学合理的食谱,因人而宜的运动.结果: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积极防治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兰凌;高云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12月留站观察的320例药流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2例服药后4小时~1周内排出完整妊娠囊,不全流产16例,失败2例,行清宫术.结论:药物流产效果满意,医护人员对药流过程的观察与护理,对药流的顺利实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艳雅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