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魏学全;缐淑芳

关键词:厄贝沙坦,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22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厄页沙坦有明显降压效果.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在降压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HBV携带者36例肝脏病理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方法:36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组织活检,了解肝脏病理改变,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44.4%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G2,有抗病毒治疗指征.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HBV DNA滴度水平无关.结论:对慢性HBV携带者应争取肝组织学检查,以进一步了解肝脏损伤情况,对指导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

    作者:陈彬;林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人饥饿性氮质血症46例误诊分析

    资料与方法收治老年人饥饿性氮质血症46例,男38例,女8例.年龄61~92岁,平均69.4岁,62~71岁为发病高峰.体重45.5~63kg,平均52.6kg.女性患者8例,平均体重为47kg.发病原因:各种感染18例,心脏疾患14例,颅脑外伤8例,肿瘤化疗6例.临床表现:顽固性恶心、呕吐46例,乏力、头晕28例,8例有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46例均无尿量减少,所有患者既往均无肾脏病史.

    作者:关文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激性心肌病误诊心肌梗死2例分析

    病历资料例1:患者,女,60岁,在与人争吵时突感胸闷、气促、心悸、头晕、恶心,2007年11月5日入院.体检:HR 120 7欠/分,BP 120/65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唇无发绀,心音低钝,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及腹部无异常体睁,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动过速,V1~3呈QS型,V1~33 ST段抬高0.3mV.床旁心脏超声提示各心腔结构正常,室间隔、左心室前壁、心尖部运动减低且不协调,射血分数(EF)45%.初诊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并急诊冠脉造影检查未见冠脉病变.1天后复心脏超声示结构及运动正常.发病4小时肌酸激酶(CK)430U/L及CK 同工酶(CK 2MB)32U/L,24小时CK530U/L,CK同工酶42U/L.

    作者:宋贵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含有冷凝集素患者1例的输血研究

    病历资料患者,女,42岁,于2008年10月21日因重度贫血急诊收入我院,Hb 41g/L,当日下午申请去白细胞血液2U,患者ABO血型鉴定为AB型(正定型),RhD为阳性.取同型献血者血液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发现主、次侧均凝集,于是重新将患者和献血者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均为AB型(正定型)、RhD阳性,核对病人身份后无误,同时用反定型对患者ABO血型鉴定却为O型,正反定型不符,疑血型有误;在37℃恒温水浴箱条件下对患者行ABO正反定型鉴定,结果正反定型均为O型,RhD为阳性,综合各种检查结果发现,后该患者定型为O型,RhD阳性.

    作者:汪振文;王新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我院围手术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依从性调查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落实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的手术病例60例和2004年的手术病例60例进行比较,逐项填入调查表中,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住院日2009年10.89天,2004年11.04天;平均住院费用2009年3520.34元,2004年2322.32元;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依从率2009年17.51%,2004年15.63%;给药时机依从率2009年95.23%,2004年75.62%;平均用药时间2009年6.41天,2004年7.85天.结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不理想,医院应加强监管,并组织相应的配训.

    作者:杨玉林;李镇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脑梗死2例诊治体会

    病历资料例1:患者,女,67岁,因咳嗽,咳痰,发热3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院外不规则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35/85mmHg左右.否认糖尿病病史.入院时BP:130/85mmHg,T38℃,:P82次/分,右下肺闻及湿哕音,心率82次/分,律齐,神经系统阴性.

    作者:伏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例产妇进行了产前和产时的护理观察.结果:无产妇死亡,除新生儿死亡1例外余产妇均母子平安出院.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提供良好的产前护理和加强入院后的护理及加强产妇产程的监护、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胃结肠空回肠瘘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男,57岁,系静海县小郝庄人,14年前因幽门梗阻行胃大部切除术(11式)手术,术后4年无明显诱因上消化道出血,经二级甲等医院胃镜检查确诊:胃肠吻合端缝线线眼出血.遂将缝合线拆除且应用止血药物而愈.以后亦未再出血.

    作者:王凤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在产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针对很多孕产妇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当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烦躁和过分依赖等,在产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即通过对孕产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来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技能和对医务人员工作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郭明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从CT检查看儿童颅脑外伤及如何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目的:经过CT检查了解本地区儿童头颅意外创伤情况,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性指导意见.方法:对出生3个月~5岁龄儿童头颅CT检查的738例中有明显外伤的459例患儿为筛查对象,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9例外伤中,正常282例(61.44%)(有明显外伤史,皮下软组织稍肿胀及不伴有颅骨骨折和颅内其它损伤者),单纯皮下血肿80例(17.43%),凹陷骨折11例(2.4%),线形骨折46例(10.02%),颅缝分离2例(0.44%),颅内积气7例(1.53%),外伤性鼻窦内积血2例(0.44%),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31%),硬膜下血肿7例(1.53%),硬膜外血肿4例(0.87%),脑挫裂伤4例(0.87%).结论:本组儿童头颅意外伤害病例中,1~5岁儿童的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的例数明显高于低龄儿童,致伤残和致死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仁业;汪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如何应对精神病患者的情感需要

    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病态的支配而出现言语、行为异常,有的做出了许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再加上精神卫生知识的缺乏,故尔世人对其存在偏见,带有歧视,他们的家人也为此感到脸上无光,觉得丢人,但是精神病患者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要,我们如何应对他们的情感需求,具体如下.

    作者:田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HCV-RNA阳性病人379例用药后结果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6~2009年6月我院收治HCV-RNA测定结果阳性患者379例,年龄10-70岁,男、女性别自然分布,所用血清新鲜分离,及时检测.试剂和仪器:试剂购自匹基公司生产的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仪器为博日PCR扩增分析仪.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意识清楚患者应用人工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资料与方法我院ICU 2006年开业以来收治意识清楚而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4~76岁.临床诊断:重症哮喘15例,药物中毒5例,CO中毒2例,ARDS 18例.

    作者:刘秀珍;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测评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产褥期妇女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评问卷、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法,对1351例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结果:①产褥期妇女心理评分低于一般育龄期妇女;②居住条件、职业状况、生产胎次、产妇并发症、夫妻感情、产妇有无慢性病、妊娠结局、伤口或刀口愈合情况、家庭人均收入、与公婆关系、分娩时恐惧感等能够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评分;③产后抑郁发生率23.98%,产褥期焦虑发生率25.09%.结论: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社会、家庭和产妇应共同参与产褥期保健,要给予产妇更多的生活关怀和心理支持.

    作者:田淑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必奇合止泻方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必奇合止泻方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选择我院年龄6~36个月、病程3天内、未用过微生态药物和抗生素的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必奇合止泻方.必奇合止泻方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快.提示必奇合止泻方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冷雪琴;孟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方案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临床症状.国际一项研究表明,经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固定剂量升级和维持治疗,哮喘控制率接近80%.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而不正确的治疗哮喘代价会更高.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比较

    资料与方法标本来源:来源于我院360例临床检测标本.仪器:KHB ST-360酶标仪和洗板机.试剂: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及金标试纸条,试剂厂家均为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定合格的试剂.

    作者:任爱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8年8-12月对1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男7例,女11例;年龄16-17岁;肿瘤单发13例,多发5例;肝右叶12例,肝左叶2例,肝左右叶4例;病灶直径4.5-12.6cm;全部病例术前经彩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检查肝功能正常,AFP阴性,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不适或腹痛,其余3例为体检时发现.

    作者:黄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分析315例腹部手术患者资料.结果:发生脂肪液化12例.结论: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全层缝合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降低.腹壁切开时少用电刀、全层缝合线不要过密、不留死腔、打结松紧以切口对拢为原则,能够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邵海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牙科手机蒸汽灭菌效果的细菌学评价

    目的:比较排气式和预真空两种高温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对牙科手机的灭菌效果.方法:选择20支牙科手机,经指定浓度菌悬液污染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排气式和预真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对灭菌前后采样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排气式高温压力蒸汽灭菌率为99.425%,预真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率为10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对牙科手机进行消毒灭菌的效果可靠;采用具有预真空功能的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器更为安全理想.

    作者:付丽慧;赵菊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