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振文;王新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在麻醉下行手法松解、局部压痛点进行封闭、功能锻炼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9例.结果:治愈18例(62.07%);显效7例(24.14%);有效3例(10.34%),无效1例,总有效率96.5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是减少患者痛苦、缩短疗程、彻底治愈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赵荣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探讨中西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5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0例给予中西药灌肠治疗.对照组260例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两组治愈率分别为68.4%和30%(P<0.05),有效率分别为27.3%和46.9%(P<0.05).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降低了西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夏梦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收治外感咳嗽患者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龄7~72岁.诊断标准:按<中医内科学>[1]外感咳嗽辨证分型的标准.①风寒袭肺: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②风热犯肺: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③风燥伤肺: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作者:耿武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配伍口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将停经≤50天自愿要求药物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0例,每日早晚空腹口服三苯氧胺20mg,连服4天,第5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80例,每日早晚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连服2天,第3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3.75%,有效率为97.5%,效果确切.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5%,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流产中及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天数缩短,月经恢复快.结论:三苯氧胺配伍口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效果确切,且流产中及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天数缩短,月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志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网络重建对脑卒中致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脑卒中并瘫痪的病人,在常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试验组采用神经网络重建仪对瘫痪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针灸对瘫痪肢体进行康复训练.结果:神经网络重建治疗在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方面明显优于针灸治疗.结论:神经网络重建对脑卒中致瘫痪有较好的康复作用,可作为此类疾病康复治疗的手段运用于临床.
作者:黄加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收集127例涂阳病人,223例涂阴病人,来源于项目期间结防所病人登记本、管理卡、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网报、病案、督导回访资料、反馈信息等相关资料.
作者:陈韬;曹会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测评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产褥期妇女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评问卷、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法,对1351例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结果:①产褥期妇女心理评分低于一般育龄期妇女;②居住条件、职业状况、生产胎次、产妇并发症、夫妻感情、产妇有无慢性病、妊娠结局、伤口或刀口愈合情况、家庭人均收入、与公婆关系、分娩时恐惧感等能够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评分;③产后抑郁发生率23.98%,产褥期焦虑发生率25.09%.结论: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社会、家庭和产妇应共同参与产褥期保健,要给予产妇更多的生活关怀和心理支持.
作者:田淑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张掖市城市、农村和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状况及影响近视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600名中小学生的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平均为25.83%,其中城市、农村及少数民族学生近视率分别为35.02%、12.00%和8.91%;父母近视的学生近视率明显升高;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近视的程度与学习强度有关;屈光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学习行为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宋晓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菌未转阴的因素.方法:对管治的13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根据强化治疗2个月末痰找抗酸杆菌检查结果分成转阴组与未转阴组,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转阴组与未转阴组之间,延误诊治、病灶范围≥3个肺野、痰菌量≥(3+)、有无合并空洞、有无合并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陆群;邱雪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武城县肺结核病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评价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武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8年登记的肺结核病例.进行病例的发现及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5年来全县共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608例.涂阳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比例从2004年的45.2%提高到2008年的65.O%.涂阳新登记率从2004年20.5/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8.1/10万,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应用WHO推荐的6个月间歇标准化疗方案,平均治愈率96.9%.结论:2004~2008年武城县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严格执行直接面视下督导化疗是控制传染源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万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干预治疗组除对照组治疗外,增加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期1年.结果:干预治疗组依从性64.47%.对照组42.10%,干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压控制率干预治疗组80.26%,对照组43.37%,干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健康和行为的干预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才能真正使高血压这种常的社区慢性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蔡正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测定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前、后正常异基因供者外周血(PB)移植物中Ⅰ型树突状细胞(DC1)、Ⅱ型树突状细胞(DC2)的数量及DC2/DC1比例;探讨G-CSF对于PB中DC1、DC2数量及DC2/DC1比例的影响.方法: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1例G-CSF动员的异基因PB造血干细胞移植物(G-PBSC)中的DC1、DC2数量与DC2/DC1比例;并与8例正常供者动员前PB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异基因PB造血干细胞(PBSC)供者以G-CSF动员后,能选择性增加移植物中DC2数量(26.76×106/L vs 14.92×106/L;P=0.029)和DC2/DC1比例(2.02±1.43 vs 1.00 ±0.37;P=0.044),但DC1无显著变化.结论:移植前以G-CSF动员正常异基因PBSC供者,可选择性提高DC2的数量,而DC1数量无明显增加.
作者:刘小华;孙爱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病历资料例1:患者,女,60岁,在与人争吵时突感胸闷、气促、心悸、头晕、恶心,2007年11月5日入院.体检:HR 120 7欠/分,BP 120/65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唇无发绀,心音低钝,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及腹部无异常体睁,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动过速,V1~3呈QS型,V1~33 ST段抬高0.3mV.床旁心脏超声提示各心腔结构正常,室间隔、左心室前壁、心尖部运动减低且不协调,射血分数(EF)45%.初诊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并急诊冠脉造影检查未见冠脉病变.1天后复心脏超声示结构及运动正常.发病4小时肌酸激酶(CK)430U/L及CK 同工酶(CK 2MB)32U/L,24小时CK530U/L,CK同工酶42U/L.
作者:宋贵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安栓、特拉唑嗪及左氧氟沙星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400例.分为如下4组:单独应用左氧氟沙星100例设为对照组(A组);特拉唑嗪加左氧氟沙星组100例(B组);前列安栓加左氧氟沙星组100例(C组);特拉唑嗪、前列安栓加左氧氟沙星组100例(D组).采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A组)总有效率41%;B组治愈总有效率78%;C组总有效率76%;D组总有效率90%.A组分别与B、C、D各组在总有效率上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在总有效率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B、C组在总有效率上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安栓、特拉唑嗪加左氧氟沙星是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佳药物组合.
作者:王兴山;崔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医学发现临床上对垂体瘤不断认识,采用新技术神经导航系统对18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病例,认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干预,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轻了手术的痛苦,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钟雅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方药组成黄芪50g,当归10g,西洋参(代人参)30g,白术20g,陈皮20g,升麻15g,炙甘草10g,柴胡15g.以上8味,新鲜饮用水适量,煎沸半小时,将药液倾出,其渣按前法,再煎取药液,与前药液混匀,一般分5次半空腹服,3 7欠/日.若患者病重或者药量素大,可分3次服,1剂/日.
作者:张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42岁,于2008年10月21日因重度贫血急诊收入我院,Hb 41g/L,当日下午申请去白细胞血液2U,患者ABO血型鉴定为AB型(正定型),RhD为阳性.取同型献血者血液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发现主、次侧均凝集,于是重新将患者和献血者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均为AB型(正定型)、RhD阳性,核对病人身份后无误,同时用反定型对患者ABO血型鉴定却为O型,正反定型不符,疑血型有误;在37℃恒温水浴箱条件下对患者行ABO正反定型鉴定,结果正反定型均为O型,RhD为阳性,综合各种检查结果发现,后该患者定型为O型,RhD阳性.
作者:汪振文;王新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尽管哮喘尚不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哮喘控制.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①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②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③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④预防哮喘急性加重;⑤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⑥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教育内容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2004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农村44例,城市12例.年龄<15岁9例,15~60岁38例,>60岁9例,按刘仁树[1]分型法,轻度中毒18例,中度中毒21例,重度中毒17例.部分病例能够提供明确的毒鼠强中毒史,对不明确中毒疑及此类灭鼠药中毒者,取血液或胃内容物行毒物分析而确诊.
作者:韩新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科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抗菌药的使用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6450张,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占被调查处方的57.4%.抗菌药静脉输液占抗菌药的59.8%,抗菌药与抗病毒药联用占静脉输液的43.7%.结论:本院抗菌药的用药、静脉输液用抗菌药及抗菌药与抗病毒联用比例偏高,口服抗菌药使用较为合理,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于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