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与供体外周血移植物中Ⅱ型树突状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刘小华;孙爱宁

关键词: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树突状细胞,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摘要:目的:测定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前、后正常异基因供者外周血(PB)移植物中Ⅰ型树突状细胞(DC1)、Ⅱ型树突状细胞(DC2)的数量及DC2/DC1比例;探讨G-CSF对于PB中DC1、DC2数量及DC2/DC1比例的影响.方法: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1例G-CSF动员的异基因PB造血干细胞移植物(G-PBSC)中的DC1、DC2数量与DC2/DC1比例;并与8例正常供者动员前PB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异基因PB造血干细胞(PBSC)供者以G-CSF动员后,能选择性增加移植物中DC2数量(26.76×106/L vs 14.92×106/L;P=0.029)和DC2/DC1比例(2.02±1.43 vs 1.00 ±0.37;P=0.044),但DC1无显著变化.结论:移植前以G-CSF动员正常异基因PBSC供者,可选择性提高DC2的数量,而DC1数量无明显增加.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输液患儿的依从性引导护理

    对学龄前儿童在门诊静脉输液时护士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语言鼓励和戴红星等方式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依从性引导护理,使患儿情绪得到稳定和支持,变强迫被动接受输液治疗到主动勇敢的积极配合治疗,明显提高了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为患儿提供了一个安全、亲切、有趣的医疗环境,输液过程轻松愉快,护患关系明显改善,家长满意度提高.

    作者:陈璐宁;李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技术+双J管植入术在妊娠合并顽固性肾绞痛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双J管植入术在治疗妊娠合并顽固性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2009年于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双J管植入术治疗38例妊娠合并顽固性肾绞痛孕妇.术前诊断为输尿管结石者20例,其余18例在术中发现输尿管结石为8例.结果:38例肾绞痛症状均缓解,1例发生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好转,无早产,无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妊娠合并顽固性肾绞痛多数由输尿管结石所致,输尿管镜技术+双J管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尹传民;焦东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溶栓治疗在锁骨下静脉通路导管堵塞的应用

    目的:锁骨下静脉通路发生导管堵塞时,通过溶栓治疗实现导管再通.方法:锁骨下静脉通路导管堵塞,可用肝素钠或尿激酶溶栓治疗,实现导管再通,使导管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结果:本组48例,导管堵塞6例.溶栓治疗后,5例成功疏通,1例失败拔除导管,成功率8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通路导管堵塞时采用溶栓治疗,再通率达85%,时间短、见效快且经济有效.有效地保证了导管的通畅使用,延长了导管留置的时间,极大方便临床治疗,同时又减少病人痛苦与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苏英;郑慧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及循环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年龄18~64岁,包括子宫切除术、卵巢瘤切除术、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术前均无重要脏器严重器质病变.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每组20例.

    作者:王敬秋;杨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从CT检查看儿童颅脑外伤及如何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目的:经过CT检查了解本地区儿童头颅意外创伤情况,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性指导意见.方法:对出生3个月~5岁龄儿童头颅CT检查的738例中有明显外伤的459例患儿为筛查对象,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9例外伤中,正常282例(61.44%)(有明显外伤史,皮下软组织稍肿胀及不伴有颅骨骨折和颅内其它损伤者),单纯皮下血肿80例(17.43%),凹陷骨折11例(2.4%),线形骨折46例(10.02%),颅缝分离2例(0.44%),颅内积气7例(1.53%),外伤性鼻窦内积血2例(0.44%),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31%),硬膜下血肿7例(1.53%),硬膜外血肿4例(0.87%),脑挫裂伤4例(0.87%).结论:本组儿童头颅意外伤害病例中,1~5岁儿童的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的例数明显高于低龄儿童,致伤残和致死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仁业;汪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神经导航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医学发现临床上对垂体瘤不断认识,采用新技术神经导航系统对18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病例,认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干预,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轻了手术的痛苦,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钟雅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肾脏穿刺活检术前后的护理措施,以期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方法:总结接受肾脏穿刺活检术的100例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均得到满意护理,为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奠定了基础.结论:肾穿刺活检术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的好方法,而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肾穿刺术又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手术前后的密切观察与护理是避免各种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的重要环节.

    作者:邹素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22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厄页沙坦有明显降压效果.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在降压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作者:魏学全;缐淑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性化管理在临床带教中的体会

    通过利用心理支持、理解信任、宽容大度、创造和谐、鼓励支持等方式对护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增强了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护生对患者服务意识的明显增强,患者满意率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性化管理对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研究观察指标的选择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认知、言语、性格、行为、判断力、注意力、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并影响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的状态[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VD的患病率为324/10万,约有VD患者420余万人[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安军明;黄琳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胸痛门诊

    胸痛是一组常见的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它的出现有时并没有特殊的临床意义,而有时却又预示着某种严重的疾病.在门诊面对胸痛的患者,医生的主要目的有两个:首先是快速识别高危患者,并迅速采取措施,预防及控制病情发展.其次是排除低危患者,以免给患者及家人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也避免浪费人力和物力.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目前许多医院开设了独立的胸痛门诊.

    作者:陈闯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胃黏膜脱垂的治疗进展

    胃黏膜脱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胃肠X线钡剂检查,发病率为1.3%~14%,国内为1.05%~2.03%[1],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病率4.52%[2],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师关心的问题.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胃窦部炎症有关,胃黏膜恶性细胞浸润也可发生本病.当胃窦部炎症时,黏膜下结缔组织较松,胃黏膜和黏膜下层增生,如胃窦蠕动增强,则黏膜皱襞很易被送入幽门,形成胃黏膜脱垂.一切能引起胃剧烈蠕动的因素,如精神紧张、烟酒、咖啡刺激等均为本病的诱因.本病常与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社太;颉永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评价整体护理在手术室实施的效果.方法:将整体护理运用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中,并探讨其效果.结果:患者的焦虑、恐惧感明显降低.结论: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

    作者:万向娟;张芳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中西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5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0例给予中西药灌肠治疗.对照组260例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两组治愈率分别为68.4%和30%(P<0.05),有效率分别为27.3%和46.9%(P<0.05).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降低了西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夏梦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儿腭裂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7年8月~2009年8月施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32例,唇腭裂修补术患儿6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24个月,平均9个月.手术方式:腭裂均采用改良兰斯手术及梨骨黏膜瓣手术.

    作者:徐金妹;鱼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比较

    资料与方法标本来源:来源于我院360例临床检测标本.仪器:KHB ST-360酶标仪和洗板机.试剂: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及金标试纸条,试剂厂家均为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定合格的试剂.

    作者:任爱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阴囊缝小切口双侧输精管结扎215例分析体会

    目的:阴囊缝小切口双侧输精管结扎分析体会.方法:临床215例输精管结扎患者,其中1例合并右侧隐睾症,1例合并右侧腹股沟斜疝,分别行阴囊缝小切口左侧输精管结扎术及右侧隐睾切除、疝修补术和右侧输精管结扎术外,其他均采用阴囊缝小切口双侧输精管结扎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结扎成功.结论:阴囊缝小切口双侧输精管结扎可行.

    作者:崔为国;王兴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弱智患者1例术后的安全护理

    通过对1例智残患者的护理,学习总结了相关智残知识及特点,针对其特点对智残患者给予合适的护理:以诱导性护理提高患者兴趣;劝导性护理让患者情绪稳定;鼓励性护理让患者信任护士;强制性护理为了患者的康复;一般护理让患者全方位都得到重视,从而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

    作者:张静;普雪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疾病的辨证施治

    对心脑血管病的中医诊治进行理论探讨,认为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血失调、供血障碍.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应注重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别采取气血同治、痰瘀同治、心脑同治或气血痰瘀并治等方法,并以中医观点从生理、病理角度对其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作者:翟玉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酚妥拉明联合阿拉明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心衰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镇静、强心、利尿、吸氧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酚妥拉明可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使心脏后负荷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与肺动脉压下降、心搏量增加,心力衰竭得以减轻[1];阿拉明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心肺功能.两药合用可较快纠正心衰.

    作者:赵大有;赵生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