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2008年武城县肺结核病发现状况与转归分析

张万军

关键词:肺结核, 预防控制
摘要:目的:分析武城县肺结核病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评价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武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8年登记的肺结核病例.进行病例的发现及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5年来全县共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608例.涂阳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比例从2004年的45.2%提高到2008年的65.O%.涂阳新登记率从2004年20.5/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8.1/10万,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应用WHO推荐的6个月间歇标准化疗方案,平均治愈率96.9%.结论:2004~2008年武城县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严格执行直接面视下督导化疗是控制传染源的主要措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干预治疗组除对照组治疗外,增加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期1年.结果:干预治疗组依从性64.47%.对照组42.10%,干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压控制率干预治疗组80.26%,对照组43.37%,干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健康和行为的干预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才能真正使高血压这种常的社区慢性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蔡正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会宁县10464名职工健康普查情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职工健康状态和防病治病的工作重点,以提高职工健康状况,应对防治相应疾病,更好地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方法:对2007年3月~2009牟3月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进行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检人数10464人次,检出发病人次2460人,总患病率23.5%,其中县城职工发病率22.5%;乡镇职工发病率为25.O%.男性职工发病率为23.7%;女性职工发病率为23.O%.结论:我县职工发病率较高,城区职工较乡镇职工发病率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男、女发病率基本持平,无统计学差异.从总体发病率较高的角度,应加强职工保健知识宣传力度,多部门共同参与、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作者:赵芳林;何玖斌;周大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稀土大环配合物抗菌性研究

    用模板法合成系列稀土大环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是该类配合物具有相似的组成和结构;通过可见光谱分析结果推测出配合物的结构.抗菌实验证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抗菌性强.

    作者:王临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与供体外周血移植物中Ⅱ型树突状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测定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前、后正常异基因供者外周血(PB)移植物中Ⅰ型树突状细胞(DC1)、Ⅱ型树突状细胞(DC2)的数量及DC2/DC1比例;探讨G-CSF对于PB中DC1、DC2数量及DC2/DC1比例的影响.方法: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1例G-CSF动员的异基因PB造血干细胞移植物(G-PBSC)中的DC1、DC2数量与DC2/DC1比例;并与8例正常供者动员前PB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异基因PB造血干细胞(PBSC)供者以G-CSF动员后,能选择性增加移植物中DC2数量(26.76×106/L vs 14.92×106/L;P=0.029)和DC2/DC1比例(2.02±1.43 vs 1.00 ±0.37;P=0.044),但DC1无显著变化.结论:移植前以G-CSF动员正常异基因PBSC供者,可选择性提高DC2的数量,而DC1数量无明显增加.

    作者:刘小华;孙爱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0例颌骨骨折患者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0例术后刀口愈合好,咬合关系恢复,张口度正常.术后3、6个月X光片检查示:骨折愈合好,微型钛板均无移位、断裂,周围骨质无疏松、吸收现象,无并发症.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效果可靠,是较为理想的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作者:郭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性HBV携带者36例肝脏病理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方法:36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组织活检,了解肝脏病理改变,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44.4%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G2,有抗病毒治疗指征.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HBV DNA滴度水平无关.结论:对慢性HBV携带者应争取肝组织学检查,以进一步了解肝脏损伤情况,对指导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

    作者:陈彬;林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意识清楚患者应用人工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资料与方法我院ICU 2006年开业以来收治意识清楚而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4~76岁.临床诊断:重症哮喘15例,药物中毒5例,CO中毒2例,ARDS 18例.

    作者:刘秀珍;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静脉套管留置针和简易换血一体化装置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P<0.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装置一体化,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见.

    作者:俞小燕;蔡清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红藤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慢性者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笔者从事妇科工作10余年,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治体会较深,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4~2008年武城县肺结核病发现状况与转归分析

    目的:分析武城县肺结核病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评价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武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8年登记的肺结核病例.进行病例的发现及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5年来全县共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608例.涂阳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比例从2004年的45.2%提高到2008年的65.O%.涂阳新登记率从2004年20.5/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8.1/10万,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应用WHO推荐的6个月间歇标准化疗方案,平均治愈率96.9%.结论:2004~2008年武城县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严格执行直接面视下督导化疗是控制传染源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万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例产妇进行了产前和产时的护理观察.结果:无产妇死亡,除新生儿死亡1例外余产妇均母子平安出院.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提供良好的产前护理和加强入院后的护理及加强产妇产程的监护、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96例铜绿假单胞菌6种抗生素的耐药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住院患者的带菌率可高达20%,术后某些介入治疗、免疫低下的人易感染,是临床上引起各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所有医源性感染中占5%~50%.该菌对多种抗生素有抵抗作用,特别是对二代头孢菌素耐药.了解该菌的耐药谱对临床正确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故对本院住院患者的痰、脓汁、分泌物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鉴定后进行分析.

    作者:沈丽梅;于天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从CT检查看儿童颅脑外伤及如何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目的:经过CT检查了解本地区儿童头颅意外创伤情况,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性指导意见.方法:对出生3个月~5岁龄儿童头颅CT检查的738例中有明显外伤的459例患儿为筛查对象,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9例外伤中,正常282例(61.44%)(有明显外伤史,皮下软组织稍肿胀及不伴有颅骨骨折和颅内其它损伤者),单纯皮下血肿80例(17.43%),凹陷骨折11例(2.4%),线形骨折46例(10.02%),颅缝分离2例(0.44%),颅内积气7例(1.53%),外伤性鼻窦内积血2例(0.44%),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31%),硬膜下血肿7例(1.53%),硬膜外血肿4例(0.87%),脑挫裂伤4例(0.87%).结论:本组儿童头颅意外伤害病例中,1~5岁儿童的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的例数明显高于低龄儿童,致伤残和致死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仁业;汪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胃黏膜脱垂的治疗进展

    胃黏膜脱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胃肠X线钡剂检查,发病率为1.3%~14%,国内为1.05%~2.03%[1],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病率4.52%[2],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师关心的问题.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胃窦部炎症有关,胃黏膜恶性细胞浸润也可发生本病.当胃窦部炎症时,黏膜下结缔组织较松,胃黏膜和黏膜下层增生,如胃窦蠕动增强,则黏膜皱襞很易被送入幽门,形成胃黏膜脱垂.一切能引起胃剧烈蠕动的因素,如精神紧张、烟酒、咖啡刺激等均为本病的诱因.本病常与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社太;颉永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预防紫杉醇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紫杉醇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1例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骨髓抑制1例,肌肉关节疼痛2例,轻度胃肠道反11例,中度胃肠道反应4例,6例无任何不适,严重过敏反应1例.结论:通过临床护理,预防处置,可使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史惠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43例膀胱肿瘤的声像图与膀胱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3例膀胱肿瘤中移行上皮癌27例,鳞状上皮癌6例、腺癌3例、乳头状瘤3例、腺性膀胱炎2例、输尿管肿瘤膀胱浸润2例,诊断符合率9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简便、价廉等特点.

    作者:于龙;陈英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甘肃张掖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张掖市城市、农村和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状况及影响近视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600名中小学生的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平均为25.83%,其中城市、农村及少数民族学生近视率分别为35.02%、12.00%和8.91%;父母近视的学生近视率明显升高;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近视的程度与学习强度有关;屈光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学习行为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宋晓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本方法治愈率达46.2%,总有效率达96.2%.结论:本方法疗效明显,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机会,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且重要手段.

    作者:刘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儿腭裂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7年8月~2009年8月施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32例,唇腭裂修补术患儿6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24个月,平均9个月.手术方式:腭裂均采用改良兰斯手术及梨骨黏膜瓣手术.

    作者:徐金妹;鱼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用路路通注射液;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辅以抗生素、降颅压、降血压等治疗,均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抗凝药和溶栓药.结果: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6天,显效率70%,总有效率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路路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宝俊;赵兴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