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雪姣
目的: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本方法治愈率达46.2%,总有效率达96.2%.结论:本方法疗效明显,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机会,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且重要手段.
作者:刘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认知、言语、性格、行为、判断力、注意力、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并影响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的状态[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VD的患病率为324/10万,约有VD患者420余万人[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安军明;黄琳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2000年8月~2009年5月收治胃排空障碍患者14例,女3例,男11例;年龄42~72岁,平均63岁.其中食道癌10例,贲门癌4例.术中行食管胃颈部吻合8例,主动脉弓上吻合2例,弓下吻合4例,手术过程顺利.
作者:徐华;赵美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菌未转阴的因素.方法:对管治的13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根据强化治疗2个月末痰找抗酸杆菌检查结果分成转阴组与未转阴组,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转阴组与未转阴组之间,延误诊治、病灶范围≥3个肺野、痰菌量≥(3+)、有无合并空洞、有无合并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陆群;邱雪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年龄18~64岁,包括子宫切除术、卵巢瘤切除术、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术前均无重要脏器严重器质病变.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每组20例.
作者:王敬秋;杨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锁骨下静脉通路发生导管堵塞时,通过溶栓治疗实现导管再通.方法:锁骨下静脉通路导管堵塞,可用肝素钠或尿激酶溶栓治疗,实现导管再通,使导管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结果:本组48例,导管堵塞6例.溶栓治疗后,5例成功疏通,1例失败拔除导管,成功率8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通路导管堵塞时采用溶栓治疗,再通率达85%,时间短、见效快且经济有效.有效地保证了导管的通畅使用,延长了导管留置的时间,极大方便临床治疗,同时又减少病人痛苦与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苏英;郑慧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临床症状.国际一项研究表明,经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固定剂量升级和维持治疗,哮喘控制率接近80%.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而不正确的治疗哮喘代价会更高.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由于社区护理具有住地分散、工作独立、面对人群广泛等特点,我院成立三级质控网,主要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负责,每月就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护士仪容仪表等项进行考核打分,对查出的问题给予整改,并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讨论提出整改意见.
作者:岳风仙;谭惠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静脉套管留置针和简易换血一体化装置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P<0.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装置一体化,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见.
作者:俞小燕;蔡清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对2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惠者静脉缓慢注射胺碘酮150mg,随后以0.5~1.0mg/分维持静脉滴注.观察心室率的控制、心房颤的转复,以及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其中19例患者(79.2%)在24小时内转为窦性心律,房颤转复率2小时为45.8%.24小时为79.2%,48小时为87.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明显.
作者:郭颖;林丽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科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抗菌药的使用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6450张,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占被调查处方的57.4%.抗菌药静脉输液占抗菌药的59.8%,抗菌药与抗病毒药联用占静脉输液的43.7%.结论:本院抗菌药的用药、静脉输液用抗菌药及抗菌药与抗病毒联用比例偏高,口服抗菌药使用较为合理,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于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胃黏膜脱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胃肠X线钡剂检查,发病率为1.3%~14%,国内为1.05%~2.03%[1],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病率4.52%[2],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师关心的问题.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胃窦部炎症有关,胃黏膜恶性细胞浸润也可发生本病.当胃窦部炎症时,黏膜下结缔组织较松,胃黏膜和黏膜下层增生,如胃窦蠕动增强,则黏膜皱襞很易被送入幽门,形成胃黏膜脱垂.一切能引起胃剧烈蠕动的因素,如精神紧张、烟酒、咖啡刺激等均为本病的诱因.本病常与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社太;颉永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人选标准:①发病48小时内确诊并在8~24小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阶梯性或进行性加重.②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颈动脉系统脑梗死.③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④年龄35~75岁.⑤无全身严重并发症.⑥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出血性脑梗死.②出血性疾病,出血史或出血倾向,血小板<80×109/L.③严重全身系统感染,肝肾心功能不全.④既往有脑梗死后遗症,影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⑤对低分子肝素钙及依达拉奉过敏者.
作者:姚志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我院ICU 2006年开业以来收治意识清楚而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4~76岁.临床诊断:重症哮喘15例,药物中毒5例,CO中毒2例,ARDS 18例.
作者:刘秀珍;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22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厄页沙坦有明显降压效果.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在降压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作者:魏学全;缐淑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对心脑血管病的中医诊治进行理论探讨,认为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血失调、供血障碍.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应注重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别采取气血同治、痰瘀同治、心脑同治或气血痰瘀并治等方法,并以中医观点从生理、病理角度对其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作者:翟玉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从全球来看,21世纪是一个人口普遍老龄化的社会.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正在迅速成为老龄化国家.随着老龄人口及高龄人口的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也随之增加.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属于心身疾病的一种,其发生不仅与生物学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糖尿病的控制是长期的、终身的,其防治原则是以糖尿病专业医务人员为核心,依靠病人、医护人员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配合.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尤为重要.我科对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金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2007年住院分娩产妇2466例,发生产后尿潴留60例,顺产尿潴留6例(10.O%);难产46例(76.7%);剖宫产8例(13.3%).所有病例经及时处置后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作者:于洪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总结助产士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害怕出现护理纠纷;职业暴露的危险;产科病人病情变化突然、急重症多、抢救任务多、工作量大;自身成就及竞争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护理人员的配置.长期职业压力造成助产士心里紧张和身体疲乏,影响了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和对患者的护理质量,针对压力源提出防范应对措施,减轻助产士的压力,更好地维护母婴健康.
作者:张建玲;孙传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由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引起,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高血压病人,但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群数量正不断增长,尤以高龄人群(参照Kensella和Velkoff[1]的标准将≥80岁老年人定为高龄人群)的增长速度快,相应的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也随之增多,这在护理上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根据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症状与体征及高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心理特点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西利;王娟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