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玲;孙传庆
资料与方法2006~2009年6月我院收治HCV-RNA测定结果阳性患者379例,年龄10-70岁,男、女性别自然分布,所用血清新鲜分离,及时检测.试剂和仪器:试剂购自匹基公司生产的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仪器为博日PCR扩增分析仪.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为产妇提供连续的支持与帮助,促进母婴保健.方法:指导组产妇(50例)接受产褥期母婴保健家庭访视服务,与以往常规服务的常规组产妇(50例)做对比分析.如果在反映产妇生理与新生儿健康诸项目中,两组比较,指导组优予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母乳别致养成功率,遇到新生儿健康问题及应对能力诸项目上,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家庭访视服务能较好地满足产褥期母婴保健的需求,有效地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李红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菌未转阴的因素.方法:对管治的13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根据强化治疗2个月末痰找抗酸杆菌检查结果分成转阴组与未转阴组,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转阴组与未转阴组之间,延误诊治、病灶范围≥3个肺野、痰菌量≥(3+)、有无合并空洞、有无合并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陆群;邱雪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经过CT检查了解本地区儿童头颅意外创伤情况,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性指导意见.方法:对出生3个月~5岁龄儿童头颅CT检查的738例中有明显外伤的459例患儿为筛查对象,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9例外伤中,正常282例(61.44%)(有明显外伤史,皮下软组织稍肿胀及不伴有颅骨骨折和颅内其它损伤者),单纯皮下血肿80例(17.43%),凹陷骨折11例(2.4%),线形骨折46例(10.02%),颅缝分离2例(0.44%),颅内积气7例(1.53%),外伤性鼻窦内积血2例(0.44%),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31%),硬膜下血肿7例(1.53%),硬膜外血肿4例(0.87%),脑挫裂伤4例(0.87%).结论:本组儿童头颅意外伤害病例中,1~5岁儿童的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的例数明显高于低龄儿童,致伤残和致死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仁业;汪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临床应用中医理论,辨每位患者的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糖尿病知识教育,科学合理的食谱,因人而宜的运动.结果: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积极防治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兰凌;高云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锁骨下静脉通路发生导管堵塞时,通过溶栓治疗实现导管再通.方法:锁骨下静脉通路导管堵塞,可用肝素钠或尿激酶溶栓治疗,实现导管再通,使导管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结果:本组48例,导管堵塞6例.溶栓治疗后,5例成功疏通,1例失败拔除导管,成功率8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通路导管堵塞时采用溶栓治疗,再通率达85%,时间短、见效快且经济有效.有效地保证了导管的通畅使用,延长了导管留置的时间,极大方便临床治疗,同时又减少病人痛苦与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苏英;郑慧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了观察必奇合止泻方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选择我院年龄6~36个月、病程3天内、未用过微生态药物和抗生素的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必奇合止泻方.必奇合止泻方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快.提示必奇合止泻方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冷雪琴;孟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2004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农村44例,城市12例.年龄<15岁9例,15~60岁38例,>60岁9例,按刘仁树[1]分型法,轻度中毒18例,中度中毒21例,重度中毒17例.部分病例能够提供明确的毒鼠强中毒史,对不明确中毒疑及此类灭鼠药中毒者,取血液或胃内容物行毒物分析而确诊.
作者:韩新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慢性者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笔者从事妇科工作10余年,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治体会较深,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配伍口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将停经≤50天自愿要求药物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0例,每日早晚空腹口服三苯氧胺20mg,连服4天,第5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80例,每日早晚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连服2天,第3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3.75%,有效率为97.5%,效果确切.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5%,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流产中及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天数缩短,月经恢复快.结论:三苯氧胺配伍口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效果确切,且流产中及流产后出血量少,出血天数缩短,月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志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病历资料例1:患者,女,67岁,因咳嗽,咳痰,发热3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院外不规则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35/85mmHg左右.否认糖尿病病史.入院时BP:130/85mmHg,T38℃,:P82次/分,右下肺闻及湿哕音,心率82次/分,律齐,神经系统阴性.
作者:伏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网络重建对脑卒中致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脑卒中并瘫痪的病人,在常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试验组采用神经网络重建仪对瘫痪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针灸对瘫痪肢体进行康复训练.结果:神经网络重建治疗在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方面明显优于针灸治疗.结论:神经网络重建对脑卒中致瘫痪有较好的康复作用,可作为此类疾病康复治疗的手段运用于临床.
作者:黄加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双J管植入术在治疗妊娠合并顽固性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2009年于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双J管植入术治疗38例妊娠合并顽固性肾绞痛孕妇.术前诊断为输尿管结石者20例,其余18例在术中发现输尿管结石为8例.结果:38例肾绞痛症状均缓解,1例发生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好转,无早产,无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妊娠合并顽固性肾绞痛多数由输尿管结石所致,输尿管镜技术+双J管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尹传民;焦东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0例颌骨骨折患者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0例术后刀口愈合好,咬合关系恢复,张口度正常.术后3、6个月X光片检查示:骨折愈合好,微型钛板均无移位、断裂,周围骨质无疏松、吸收现象,无并发症.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效果可靠,是较为理想的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作者:郭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3例患者均系女性,平均34岁,维生素K110mg,1次/日,于肾穿刺前3日开始臀部肌肉注射.分别于用药第3、9、3天出现臀部注射部位迟缓过敏反应.临床表现:轻者在注射部位周围出现散在的红色小皮疹,压之不褪色;重者臀部注射部位出现红斑、瘙痒、皮温高、压痛等症状.
作者:刘向宁;杨静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用路路通注射液;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辅以抗生素、降颅压、降血压等治疗,均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抗凝药和溶栓药.结果: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6天,显效率70%,总有效率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路路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宝俊;赵兴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年龄18~64岁,包括子宫切除术、卵巢瘤切除术、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术前均无重要脏器严重器质病变.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每组20例.
作者:王敬秋;杨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职工健康状态和防病治病的工作重点,以提高职工健康状况,应对防治相应疾病,更好地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方法:对2007年3月~2009牟3月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进行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检人数10464人次,检出发病人次2460人,总患病率23.5%,其中县城职工发病率22.5%;乡镇职工发病率为25.O%.男性职工发病率为23.7%;女性职工发病率为23.O%.结论:我县职工发病率较高,城区职工较乡镇职工发病率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男、女发病率基本持平,无统计学差异.从总体发病率较高的角度,应加强职工保健知识宣传力度,多部门共同参与、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作者:赵芳林;何玖斌;周大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住院患者的带菌率可高达20%,术后某些介入治疗、免疫低下的人易感染,是临床上引起各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所有医源性感染中占5%~50%.该菌对多种抗生素有抵抗作用,特别是对二代头孢菌素耐药.了解该菌的耐药谱对临床正确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故对本院住院患者的痰、脓汁、分泌物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鉴定后进行分析.
作者:沈丽梅;于天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由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引起,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高血压病人,但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群数量正不断增长,尤以高龄人群(参照Kensella和Velkoff[1]的标准将≥80岁老年人定为高龄人群)的增长速度快,相应的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也随之增多,这在护理上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根据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症状与体征及高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心理特点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西利;王娟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