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颜丽;布力布;唐勇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并且进行超长时程心肺复苏(CP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1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肾上腺素组)、治疗Ⅰ组(肾上腺素+超长CPR)、治疗Ⅱ组(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Ⅲ组(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超长CPR),分别观察比较各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结果 治疗Ⅲ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h 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并且进行超长时程CPR可提高CPR的成功率.
作者:洪充;吴小良;彭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制组织微列阵(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66%(31/60),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16/20),P<0.05.肺鳞癌p16的阳性表达率为31.03%(9/29),肺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0.96%(22/31),P<0.05.结论 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有关.
作者:张燕子;曾祥毅;王小平;邹细红;李秋莲;彭迁;杜日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席汉氏综合征是一种因产后大出血、休克等导致的患者脑垂体缺血、坏死,使其内分泌功能减退,各内分泌腺体靶器官功能缺陷而发生的一组综合病症.该病起病较缓,病情复杂,临床误诊较多.但以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者罕见,现将我科所遇到的3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陈英俊;赵静波;张海燕;姜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记录4种不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水平来研究这4种不同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反应.方法 研究96例不同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单髁膝关节置换、表面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别记录其术前、术后2d、术后7d的CRP水平.结果 CRP的峰值在术后第2天出现,表面髋关节置换组峰值低于全髋关节置换组,单髁膝关节置换组峰值低于全膝关节置换组,全髋关节置换组峰值低于全膝关节置换组.结论 术后CRP的反应程度是由手术过程中骨髓组织的破坏程度决定的,不是由手术部位或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决定的.
作者:张楠心;李强;张文明;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昂丹司琼能否有效地预防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欣母沛)所致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并了解合适的给药时机.方法 选择存在宫缩乏力危险因素的择期剖宫产产妇90 例.按双盲原则随机均分为3组,A组:在新生儿断脐后即刻给予昂丹司琼4mg,5min后由手术医生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B组:在新生儿断脐后即刻由手术医生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5min后给予昂丹司琼4mg;C 组:在新生儿断脐后即刻给予0.9%生理盐水4ml,5min后由手术医生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监测记录不同时点的平均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产妇恶心呕吐、胸闷、烦躁和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昂丹司琼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欣母沛引起的恶心呕吐,且提前给药效果更佳.
作者:俞裕灵;王小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80%伴有胆囊结石,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常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临床发现,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科对收治的8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宝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护理标识是指为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及病人安全,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应用规范的图案、文字对护理工作中需警示提醒的工作环节进行标识,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规范、醒目的标识能给护理人员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从而杜绝护理风险和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朱海英;吴艳萍;张兴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皮下血管炎症,炎症通常发生在患者细小血管或毛细血管处,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癜,同时会伴有肾脏病变及关节痛等症状.目前,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并未完全了解,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一般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药物作用、过敏等原因,体内形成IgA或IgG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而引起血管炎.
作者:钟银祥;余明红;李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1]的患者已失去正常人的某些生理功能而仅仅保留一些植物所具有的功能,如呼吸、新陈代谢等生长和发育功能,但没有意识,不能与外界进行感情沟通,没有指令性动作,这种状态持续达1个月及以上称之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由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病程长,多有营养不良,治疗时间长,输液时间也长的特点,因此建立能够长期输液的通道,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正华;李泉;汤雪英;赵晓勇;肖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男,38岁,因乏力、纳差半年,加重伴腹痛、腹胀1个月入院.半年前出现乏力、纳差、消化不良,未予重视,于1个月前出现上腹痛,进餐后明显,伴腹胀,在当地医院胃镜示食管溃疡性质待查,病理活检为大量坏死组织及炎细胞浸润,予抑酸、保护胃粘膜、利尿,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盗汗、腹泻、便秘、咳嗽及咳痰.半年内体重下降10kg.
作者:金顺花;金永日;朴熙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模仿肾小球的滤过机制,以缓慢的血液流速和透析液流速,通过弥散或对流,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统称[1,2].CRRT可使患者的内环境得到持续平衡并减少脏器工作压力[3],为身体机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器官免受进一步损害,是目前临床上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技术,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与呼吸机、全静脉营养一起成为ICU的三大支柱.
作者:滕立英;白晋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GRF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显原因的GRF下降(GRF<60ml/min﹚.近年来CKD的患病率逐渐上升,CKD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CKD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容易被忽视,早诊断、早干预可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因此国内外的肾脏病专家一直在寻求早期诊断慢性肾脏病的检查方法.目前在检查方面血清胱抑素C(CysC)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检测CK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ysC、Scr、Ccr水平,并作对比研究,以评价血清CysC在CK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忠华;潘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主要致死及致残的疾病之一,约2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颅外颈动脉狭窄造成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而60%以上的脑梗死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梗死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手术治疗特别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目前唯一可以达到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的方法[1~3].本研究就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22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CEA治疗期间的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陈星梅;孔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如何提高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检出率对于这一疾病的有效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在健康体检过程中,传统的甲状腺检查是通过甲状腺触诊法完成的.随着人们对健康体检关注度的增加,一些体检机构开始引进甲状腺B超检查,如何评价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触诊法和甲状腺B超检查对于甲状腺疾病筛查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收集了我院体检中心4 236例体检人员的甲状腺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B超检查与外科触诊在甲状腺体检中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谢秋霞;江士杰;何晓丽;王翠华;张晗;曹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入住我科的脑梗死后、脑出血后、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60例,入选标准:①纳入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均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确诊;②为颈内动脉系统一侧大脑半球病变;③存在明显偏瘫.排除标准:①短暂性脑缺血、可逆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②存在认知障碍,不能理解指导者.
作者:金娟;丁慧;王翔;刘守国;李卫卫;宫友慧;朱庆芳;钮金园;李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经阴道分娩全过程是从有规律的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第一产程是指从临产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的宫颈较紧,宫口扩张缓慢,平均约需11~12小时[1].654-2又名山莨菪碱,是抗胆碱能神经药,作用类似阿托品,可以松弛平滑肌、解除小血管痉挛和改善微循环,扩瞳及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弱,中枢兴奋作用更弱,毒性较低[2].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应用654-2促进宫颈口扩张,进一步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从而提高阴道分娩率,临床效果明显,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蒋惠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T尿路造影(CTU) 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临床可疑有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分别在常规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后行分泌期扫描,在图像工作站对获得图像进行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等三维后处理,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由2名主治医师以上专家进行影像诊断,并追踪病理及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都成功重建出双肾、输尿管及膀胱三维图像,图像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整体和局部细微结构.结论 CTU通过MPR、MIP、VR技术多角度清晰显示上尿路梗阻的病变及其形态,可提高诊断水平,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在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方面有独特优势.
作者:邹艳君;肖振平;庞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成4组,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1.0μg/kg(F组),另外3组复合使用布托啡诺,分为布托啡诺10μg/kg组(B10组),布托啡诺15μg/kg组(B15组)和布托啡诺20μg/kg组(B20组),每组40例.4组丙泊酚血药浓度3.0μg/ml靶控输注.观察麻醉前后患者循环变化、麻醉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都顺利完成,各组结肠镜检查后MAP、H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F组为著(P<0.05),B20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但苏醒时间延长.4组麻醉优良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在可接受范围.结论 布托啡诺10~15μg/kg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贾莲明;余文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自1956年美国首次尝试运用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服务质量以来[1],患者满意度已经逐渐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由于与其他服务的顾客满意度调查相比,医疗服务的患者(或患者家属)满意度更有特殊性,所以调查更加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内容的选择.随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新医改的进行,以及民营医院和国外医院的加入,致使原本就有巨大竞争压力的公立医疗机构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作者:张春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长期以来,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可使患者正常的肺功能发生衰退,进而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1].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由于病程较长且患者营养状况多较差,故常伴低蛋白血症.我们通过对6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低蛋白血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方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