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组织芯片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燕子;曾祥毅;王小平;邹细红;李秋莲;彭迁;杜日昌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p16,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摘要:目的 探讨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制组织微列阵(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66%(31/60),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16/20),P<0.05.肺鳞癌p16的阳性表达率为31.03%(9/29),肺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0.96%(22/31),P<0.05.结论 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有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地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及患者组胺含量变化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皮下血管炎症,炎症通常发生在患者细小血管或毛细血管处,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癜,同时会伴有肾脏病变及关节痛等症状.目前,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并未完全了解,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一般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药物作用、过敏等原因,体内形成IgA或IgG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而引起血管炎.

    作者:钟银祥;余明红;李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疗单位中的应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根据单位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预算控制手段将内部的各种经营性及非经营性资源进行更为合理、适当的分配,从而更好地提高控制效果,并终实现更为准确的考核,这样可以更为合理地协调和组织开展各种经营性活动,完成事先确定的规划发展目标.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各个类型单位规范财务经营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不断扩大组织经营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效果和推动力越来越显现,也逐渐受到卫生经济界更为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医疗市场化的推进,很多医疗单位已经开始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使得这些单位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经营质量更加趋于稳定,经济规模明显扩大,经营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作者:孙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654-2在活跃期促进宫颈口扩张的效果分析

    经阴道分娩全过程是从有规律的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第一产程是指从临产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的宫颈较紧,宫口扩张缓慢,平均约需11~12小时[1].654-2又名山莨菪碱,是抗胆碱能神经药,作用类似阿托品,可以松弛平滑肌、解除小血管痉挛和改善微循环,扩瞳及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弱,中枢兴奋作用更弱,毒性较低[2].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应用654-2促进宫颈口扩张,进一步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从而提高阴道分娩率,临床效果明显,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蒋惠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低蛋白血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长期以来,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可使患者正常的肺功能发生衰退,进而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1].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由于病程较长且患者营养状况多较差,故常伴低蛋白血症.我们通过对6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低蛋白血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方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超声检查与外科触诊在甲状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比较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如何提高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检出率对于这一疾病的有效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在健康体检过程中,传统的甲状腺检查是通过甲状腺触诊法完成的.随着人们对健康体检关注度的增加,一些体检机构开始引进甲状腺B超检查,如何评价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触诊法和甲状腺B超检查对于甲状腺疾病筛查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收集了我院体检中心4 236例体检人员的甲状腺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B超检查与外科触诊在甲状腺体检中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谢秋霞;江士杰;何晓丽;王翠华;张晗;曹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满意度测评在优质护理服务评价中的作用

    自1956年美国首次尝试运用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服务质量以来[1],患者满意度已经逐渐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由于与其他服务的顾客满意度调查相比,医疗服务的患者(或患者家属)满意度更有特殊性,所以调查更加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内容的选择.随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新医改的进行,以及民营医院和国外医院的加入,致使原本就有巨大竞争压力的公立医疗机构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作者:张春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联合应用药物加超长时程心肺复苏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并且进行超长时程心肺复苏(CP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1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肾上腺素组)、治疗Ⅰ组(肾上腺素+超长CPR)、治疗Ⅱ组(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Ⅲ组(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超长CPR),分别观察比较各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结果 治疗Ⅲ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h 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并且进行超长时程CPR可提高CPR的成功率.

    作者:洪充;吴小良;彭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救演练培训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结果的影响分析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出生24h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程度与窒息时间长短呈正比,新生儿复苏时必须分秒必争缩短新生儿的窒息时间.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和避免致残率,我科从2008年10月起对产儿科医生和助产士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的急救演练培训,确定新生儿窒息临床责任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和资格水平,分清责任等级,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芝娟;程利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细胞抗肿瘤药物机制的研究进展

    1 肿瘤细胞对抗代谢药物耐药机制抗代谢物分子是一种抑制内源性代谢物利用的化学分子.这种分子往往在结构上和它们干扰的代谢物相似,例如叶酸拮抗剂能阻止叶酸的代谢,5-氟尿嘧啶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胸腺嘧啶的合成,从而选择性地抑制DNA或 RNA的合成.这些分子通过干扰DNA的产生和细胞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王义刚;杨云;秦春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局部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体会

    缺血性脑卒中是主要致死及致残的疾病之一,约2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颅外颈动脉狭窄造成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而60%以上的脑梗死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梗死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手术治疗特别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目前唯一可以达到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的方法[1~3].本研究就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22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CEA治疗期间的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陈星梅;孔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完全胃肠外营养液输液滴速的临床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氨基酸和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1],保证患者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仍可获得良好的营养状况,对改善代谢紊乱,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加快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的作用.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在没有输液泵的情况下,采用静压输注的方式滴入营养液,按照标准1ml=20滴核算的营养液输注时间与实际完成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为了精确输液,保证静脉营养治疗安全有效地进行,我们通过实验核算滴系数来指导临床输液,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玲;范进东;马甜;李承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MMP-9在胃癌预后预测及治疗中的应用

    胃癌是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早期胃癌的总生存率已有显著提高,但是进展期胃癌预后仍然很差.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改变胃癌的预后仍是研究的热点.MMP-9是MMP家族中的一员,在研究中发现其与多种肿瘤的恶化相关,然而能否作为肿瘤的预后因素,在一些研究中还有争议,深入研究其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解释生存率的差异性.我们将结合国内外今年的文献报道,对MMP-9在胃癌预后预测及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汪丽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行伽玛刀治疗的肺癌患者的影响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主要以放化疗为主[1].为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焦虑、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对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0例肺癌行伽玛刀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海英;侯秀珍;杨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大多数肾病的转归.尤其近年来,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一直是临床医生干扰肾病的措施.前列地尔能直接扩张肾血管、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肾血流速度及肾脏微循环,使肾组织灌注增加.丹参酮ⅡA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线粒体、改善能量代谢、降低血液黏滞性、抑制间质纤维化、延缓血液凝固和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我院于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昂丹司琼预防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昂丹司琼能否有效地预防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欣母沛)所致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并了解合适的给药时机.方法 选择存在宫缩乏力危险因素的择期剖宫产产妇90 例.按双盲原则随机均分为3组,A组:在新生儿断脐后即刻给予昂丹司琼4mg,5min后由手术医生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B组:在新生儿断脐后即刻由手术医生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5min后给予昂丹司琼4mg;C 组:在新生儿断脐后即刻给予0.9%生理盐水4ml,5min后由手术医生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监测记录不同时点的平均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产妇恶心呕吐、胸闷、烦躁和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昂丹司琼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欣母沛引起的恶心呕吐,且提前给药效果更佳.

    作者:俞裕灵;王小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源性二氧化硫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传统认为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有毒气体,对环境及动植物危害极大,但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人体内含硫氨基酸代谢等生成的内源性二氧化硫(SO2)及其衍生物亚硫酸氢盐(HSO3-)与亚硫酸盐(SO32-)在人体生理及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SO2作为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同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及硫化氢(H2S)等一样,逐渐的引起人们重视[1].本研究针对内源性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在人体生理及病理中的作用,对SO2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杨荣松;董湘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自制组织芯片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制组织微列阵(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66%(31/60),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16/20),P<0.05.肺鳞癌p16的阳性表达率为31.03%(9/29),肺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0.96%(22/31),P<0.05.结论 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有关.

    作者:张燕子;曾祥毅;王小平;邹细红;李秋莲;彭迁;杜日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后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后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后遗症,探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的更好组合模式.方法 中晚期鼻咽癌98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后,同期奈达铂化疗调强放疗治疗.吉西他滨1 000mg/m2,d1、d8,静脉点滴;奈达铂20mg/m2,d1~3;3周方案,共两个疗程.放疗为诱导化疗后的靶区,行容积调强放疗(V-MAT),放疗同期每周奈达铂化疗,奈达铂30mg/周.评价其毒副反应、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后遗症.结果 98例患者均完成这一方式的治疗,近期有效率及缓解率100%.毒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较为多见,常规处理可恢复.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后放疗同期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明显、副作用低.

    作者:雷风;陆小军;李民英;白玉海;刘晓东;朱玉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1]的患者已失去正常人的某些生理功能而仅仅保留一些植物所具有的功能,如呼吸、新陈代谢等生长和发育功能,但没有意识,不能与外界进行感情沟通,没有指令性动作,这种状态持续达1个月及以上称之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由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病程长,多有营养不良,治疗时间长,输液时间也长的特点,因此建立能够长期输液的通道,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正华;李泉;汤雪英;赵晓勇;肖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诱导期芬太尼所致咳嗽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静脉预先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诱导期间芬太尼所致咳嗽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40例择期行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组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组,F组为芬太尼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6~64岁,均无高血压、哮喘、久咳、吸烟,麻醉前两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及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后发生咳嗽的情况.结果 F组与D组比较,咳嗽强度大、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右美托咪定组患者MAP、HR均比F组平稳(P<0.05),D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芬太尼诱导时出现的咳嗽反应,并维持麻醉诱导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作者:岳波;白宏;温荣荣;郝美玲;刘淑华;赵军;段淑华;闫雅丽;滕金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