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贾春凤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可溶性VEGF的表达水平.方法 利用CoCl2造成化学性缺氧,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Sw1990在缺氧条件下,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可溶性VEGF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中可溶VEGF的水平与与缺氧时间成正相关,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可溶VEGF水平明显升高;缺氧9h,HIF-1α、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在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及可溶性VEGF分泌的升高有密切关系;HIF-1α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肿瘤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促进肿瘤性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
作者:顾永平;谢芳;何杨;杨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派瑞松霜治疗慢性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49例慢性皮炎、湿疹患者,采用派瑞松霜外擦皮疹,每天2次,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以临床症状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愈率81.63%,总有效率95.9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派瑞松霜治疗慢性皮炎湿疹起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皮肤科外用药.
作者:韩庆国;赵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及肾功能衰竭主要的发病因索.本文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和服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社区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霖;邓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人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6例确诊为老年冠心病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资料,其中男56例,女20例;检查前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或心悸症状1个月至2年,心电图显示ST-T异常者68例,心律失常者71例.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异常ST-T改变及心律失常检出率高.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作为检测老年心绞痛型冠心病ST-T异常及心律失常的一种可靠及简便的方法 .
作者:肖化斌;玉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由胰酶激活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治疗该病有多种用药方案,本文根据文献报道选择其中4种方案进行经济学分析,以期为临床选择效价比好的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朱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血糖水平超过肾糖阈,糖从尿中排出增加,尿呈高渗状态.高渗尿排出时,大量的钙、磷也被排出,且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下降,故基本上每个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负钙平衡,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缺钙症状或骨质疏松.因此糖尿病患者补钙,对于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都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俊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以往常规给予镇静、止血及安抚剂治疗,致死率较高、合并症多.自2000年始,我们用尼莫地平联用硫酸镁治疗SAH,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清芳;贾永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发病急,疼痛剧烈,并易出现肾盂积水和血尿等情况.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我科用针药并用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自霞;聂锦英;赵治平;王朝晖;韩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因其自身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复杂,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技术要求较高,经常会出现关节面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和软组织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用双针经皮撬拨自制夹棍复位器治疗97例跟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咏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前前列腺增生症已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泌尿外科医学临床常遇见的疾病.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其中前列腺电汽化术58例,电化学治疗38例,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仁全;沈阳希;罗玲;宗飞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食道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120例患者中恶性狭窄94例,其中放疗后10例;食道、贲门癌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26例,共置入各种支架153枚.随访观察5~36个月.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72例,包括胸痛58例、食团阻塞8例、肿瘤生长阻塞支架移位26例、反流性食道炎42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支架移位3例.经过相应的治疗,除2例患者死亡外,其余并发症均得到纠正.结论 食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良、恶性狭窄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经适当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薛祥龙;张锁林;曹锁玉;魏荣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发展较快,早期溶栓治疗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溶栓后有1%~2%的出血并发症[1],目前未见有报道溶栓后脑出血者,我院2005年8月收治1例心肌梗塞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彩英;杨静;胡婷婷;赵新颖;俞顺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女,23岁.左髋肿物进行性增大3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2月发现左髋部核桃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未作治疗.后包块生长迅速,2005年5月包块增大至拳头大小,局部有隐痛,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
作者:祝安惠;赵长伶;樊蓉;王艳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于2002年10月进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lnformation System,LIS)的调研,2003年7月开始LIS的安装调试,8月正式运行.在我国,LIS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将我院在近几年应用LIS遇到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总结如下,与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于洪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资料,其中肠旋转不良29例,十二指肠闭锁24例,十二指肠狭窄5例,环状胰腺1例,肠旋转不良合并十二指肠闭锁5例.结果 平片主要表现为单泡(2/64)、双泡(52/64)、三泡(5/64)征.52例双泡征中15例Dd/Ds>1.0(Dd:十二指肠泡直径,Ds:胃泡直径),其中完全性梗阻13例,与不全性梗阻2例有显著差异(P<0.01).上消化道钡餐显示梗阻端形态呈圆顶状35例,鸟嘴状2例,束腰状7例,不规则状20例,15例显示空肠位置异常.钡灌肠显示盲肠位置异常8例(8/11).结论 双泡征是十二指肠梗阻常见的X线征象;Dd/Ds≥1.0时,提示完全性梗阻;梗阻端形态对判断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帮助不大.
作者:于春洲;杨玉梅;杨得清;蔡金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D44s和iNO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7例正常膀胱标本CD44s和iNOS的表达.结果 CD44s的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与正常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浅组与浸润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CD44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各病理分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NOS的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与正常组有极显著差异(P<0.001),其在各病理分级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D44s和iNOS均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浸润过程;联合检测CD44s和iNOS,有助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孟磊;陈洁;杨为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草酸铂联合亚叶酸钙、替加氟方案与草酸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晚期胃癌共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例)草酸铂(OXA)140mg/m2,静滴2h,d1;亚叶酸钙(CF)150mg/m2,静滴后续替加氟1.0静滴,d1~10,为1周期,3周后重复.B组(35例):草酸铂及亚叶酸钙剂量及用法同A组,氟尿嘧啶400mg/m2接亚叶酸钙后静脉持续输注24h,d1~5,为一周期,3周后复查.经4周期治疗后判定疗效.结果 A组中CR 1例(3.0%),PR 18例(54.5%),RR 19例(57.6%);B组中CR 0例,PR 18例(51.4%),RR 51.4%.A组疗效较B组好,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3或4度者6例(18.2%),均为白细胞减少.B组不良反应3或4度者13例,其中自细胞减少7例(20.0%),口腔炎2例(5.8%),呕吐2例(5.8%),腹泻、便秘2例(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加氟代替氟尿嘧啶联合草酸铂及亚叶酸钙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轻,安全,且给药简便、易行.
作者:李勇;陈思现;黄瑞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病例,男,25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伴紫绀而入院.查体:口唇及肢端紫绀,杵状指(趾),于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法洛四联症.人院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后静脉滴注氨力农8.6μg·kg-1·min-1,术后第5天出现精神症状:焦虑、恐惧、幻视、幻听,多次给予镇静药物无效.至术后第6天停用氨力农,第7天精神症状消失.
作者:张鲁英;梁家立;姜冠华;张维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空腹血糖情况.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对来我院就诊和进行体检的儿童进行筛选,对4~8岁的肥胖儿进行血糖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樊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far insufficiency,VBI)是指椎-基动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机能的异常,产生相应灌流区供血不足,引起眩晕、头晕、复视、共济失调、偏瘫、视力及视野改变等临床症状,而眩晕、头晕为其主要症状.我们采用盐酸倍司汀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眩晕9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泉;谢忠培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