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术后应用氨力农致精神症状1例

张鲁英;梁家立;姜冠华;张维青

关键词:心脏杂音, 术后应用, 氨力农, 精神症状, 术后第, 收缩期杂音, 法洛四联症, 超声心动图, 镇静药物, 手术治疗, 静脉滴注, 肺动脉瓣, 第二心音, 杵状指, 肢端, 诊断, 胸骨, 焦虑, 幻听, 幻视
摘要:病例,男,25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伴紫绀而入院.查体:口唇及肢端紫绀,杵状指(趾),于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法洛四联症.人院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后静脉滴注氨力农8.6μg·kg-1·min-1,术后第5天出现精神症状:焦虑、恐惧、幻视、幻听,多次给予镇静药物无效.至术后第6天停用氨力农,第7天精神症状消失.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1例确诊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与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表现头痛、眼部症状、颅内血管杂音,全脑血管造影发现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有效.结论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海绵窦及其附近硬脑膜动静脉间的异常交通,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是确诊本病的唯一可靠手段,经静脉途径血管内栓塞治疗应为目前首选方法 .

    作者:李冬华;雷芸;李郁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分析系数法在水氟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配置加标天然水样2个,选择性能良好的氟离子选择电极和甘汞电极数套,以标准曲线法用DJL-Ⅱ型微处理机离子计进行测定,每间隔1至数日测定1次,电极轮换使用,共测10次,得氟化物含量均值Ⅰ号水样0.57mg/L、Ⅱ号水样2.17mg/L作为真值.将2个控制水样分装于刷洗干净的聚氯乙烯塑料瓶中,分发给基层实验室,要求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曲线法测定6次,每间隔1至数日测定1次,1个月内完成.每次带1套标准曲线、直线回归法求氟化物含量,结果见表1.

    作者:王燕;戴冰;孙爱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内镜置管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头癌合并黄疸18例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内镜置管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头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8月~2005年2月,对18例中晚期胰头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病人行内镜下置管引流术(ERBD)减黄后,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8例病人ERBD术后3~7天,黄疸逐渐消退,肝功逐渐改善,1周后行全身伽玛刀治疗,原发灶完全缓解率(CR)16.7%(3/18),部分缓解率(PR)66.7%(12/18),总有效率(CR+PR)83.4%,止痛有效率83.3%(15/18),Ⅱ期1、2年生存率为66.7%和66.7%,Ⅲ期1、2年生存率为37.5%和12.5%,Ⅳ期病人生存期为7.5(4.2~11.8)个月.中位生存期12.1个月.结论 行ERBD,创伤小,痛苦轻,对内环境影响小,减黄效果好,术后恢复快,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缓解或减轻腹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微创、安全、可行、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秀义;王宏业;周正忠;刘建国;张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毛冬青甲素药理作用的研究

    毛冬青甲素(Ilexonin A)是从冬青科植物毛冬青根中提取纯化的18-去氢乌索酸经琥珀酰化所得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为3β-琥珀酰基-18-去氢-乌索酸二钠盐.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抗炎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作者:华海婴;李艳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癌48例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对1999~2002年因子宫内膜癌在我院接受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12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与Ⅰ期患者相比,Ⅱ和Ⅲ期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癌灶位于宫体和侵犯宫颈组在髂外、内和髂总淋巴结转移的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盆腔各组淋巴结中,髂外淋巴结组易受累,其次为闭孔、髂哪内、髂总淋巴结组.病灶局限于宫体者多侵犯髂外淋巴结,侵及宫颈者多先为闭孔淋巴结受累,再转移到髂内、髂外和髂总淋巴结.

    作者:李琳;张继勤;庄苏陵;周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妇科普查的普及,诊疗水平的提高及手术条件、技术的不断改进,许多地区先后开展了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我院自1999年9月~2005年9月对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急诊B超定位ESWL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优势、特点、效果.方法 采用QH-2000型B超定位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144例,冲击电压0.14-0.15kV,平均冲击次数2200次.结果 疼痛缓解率91.7%,初震结石排净率87.5%.结论 急诊B超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具有止痛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蔡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胃肠道间质瘤CT和MRI诊断及其价值

    目的 探讨腹部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影像诊断为间质瘤,并经手术取得病理学资料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无坏死的间质瘤,低度恶性居多;边缘有分叶,内有斑片状坏死间质瘤为恶性.结论 CT和MRI均可对间质瘤作出较明确诊断,MRI在定位上更有价值.

    作者:张海军;张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仿真结肠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T仿真结肠镜(CTVC)诊断结肠疾病的价值.方法 用螺旋CT对38例结肠疾病患者进行CTVC检查,并与电子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VC能显示正常或异常粘膜纹,显示病变形态和范围与电子结肠镜所见类似,并能从梗阻远端观察病变情况,并对病变进行术前的定位、分期.结论 CTVC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 ,可作为结肠镜检查的补充手段.

    作者:杨帆;贺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脑干损伤病情重,伤后多立即出现持续昏迷状态[1],国内有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在44.4%~71.1%[2],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4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经过观察与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及肾功能衰竭主要的发病因索.本文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和服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社区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霖;邓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中青年患者颈性眩晕的诊断意义

    眩晕是指由于或多或少的空间定向障碍,或人体与环境的空间关系的错觉,形成的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自身或环境的运动幻觉,可以表现为视物旋转,感觉自身平衡障碍,晃动,欲跌倒.颈性眩晕是指椎基底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发现颈部病变是引起中青年患者眩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可为眩晕的病因诊断提供客观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海鹏;刘胜达;李冬华;蒋初明;刘建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预防研究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常用麻醉方法之一,腰背痛是腰部硬膜外麻醉的常见并发症.本文探讨了腰部硬膜外麻醉术后腰痛的发生原因和如何预防术后腰痛.

    作者:邓海峰;石丽宏;修晓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120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2年以来门诊和住院病例.小的6岁,大72岁,消化道中毒60例,其中自服40例,误服20例,生产性(喷洒农药)60例.中毒程度:轻度10例,中度70例,重度40例.治愈119例,死亡1例,住院天数1~14天.

    作者:吴正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左髂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

    患者,女,23岁.左髋肿物进行性增大3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2月发现左髋部核桃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未作治疗.后包块生长迅速,2005年5月包块增大至拳头大小,局部有隐痛,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

    作者:祝安惠;赵长伶;樊蓉;王艳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GlideScope视频喉镜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急诊抢救危重病人时,气管插管是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维持机体氧供的重要手段.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时的应用十分普遍,但普通喉镜需操作者熟练掌握插管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气管插管的应用.加之急诊抢救时患者往往处于较为严重的缺氧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部分创伤患者口腔内血性分泌物多,视野不清,容易使实施插管的医师感觉时间紧迫,对应用镇静、肌松药物有顾虑,因此临床急救中常会遇到一些插管困难的病人.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我们在急诊科应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并与同期用普通喉镜操作者进行对照,报道如下.

    作者:叶宏伟;冯玉峰;郑峰;杨春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以经皮微渗析技术涂抹表皮生长因子的小猪在体经皮吸收研究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的经皮渗透性,并考察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酮(Azone)对其经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以广西小型猪为实验模型动物,应用经皮微渗析在体取样技术进行实验.探针的在体回收率以反向渗析法测定.结果 Azone可以极大地提高药物在渗析液及皮肤中的浓度,2%和5%的Azone分别使渗析液中药物的稳态流量从O.001μg/h提高到1.281和1.824μg/h.结论 经皮微渗析技术是研究药物在体经皮吸收的有力工具.Azone是表皮生长因子经皮吸收的优良促进剂.

    作者:陈曹君;刘玮;李锡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门诊抗微生物药利用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定量地评定我院门诊医生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6 297张处方,采用药物利用度指数(drug utmzation index)DUI分析.结果 发现3种口服抗感染药物、5种注射抗感染药物的DUI值>1.结论 表明我院门诊医生应用抗微生物药有使用不当的现象.

    作者:白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冠心病112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的氧供给与需求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FDP能从分子水平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直接在细胞内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改善心肌有氧代谢,有效维持细胞离子泵的功能,增加细胞的稳定性,使缺血缺氧状态的心肌受到保护.目前FDP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5年3月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12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付永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和谐护患关系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需求的扩展,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过渡到以病人为中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这种模式全面过渡.特别是当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明显的提高.如何减少护患矛盾,和谐护患关系是每个护理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此作一些分析与探讨.

    作者:范伟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