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娣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以往常规给予镇静、止血及安抚剂治疗,致死率较高、合并症多.自2000年始,我们用尼莫地平联用硫酸镁治疗SAH,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清芳;贾永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食道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120例患者中恶性狭窄94例,其中放疗后10例;食道、贲门癌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26例,共置入各种支架153枚.随访观察5~36个月.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72例,包括胸痛58例、食团阻塞8例、肿瘤生长阻塞支架移位26例、反流性食道炎42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支架移位3例.经过相应的治疗,除2例患者死亡外,其余并发症均得到纠正.结论 食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良、恶性狭窄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经适当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薛祥龙;张锁林;曹锁玉;魏荣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WHO通过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监测指出,各国约有30%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而且半数以上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但其中仅有30%用于抗感染治疗.北京某医院对1994年的病历分析表明:2~4种抗生素合用率分别为39.5%、3.92%和0.42%,用药种类越多,不合理现象越严重.
作者:宋艳;贾春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2组对比.A组(治疗组)以阿昔洛韦片、罗红霉素胶囊与维生素B1口服,小柴胡汤加减煎服,外用3%阿昔洛韦软膏;B组(对照组)未用小柴胡汤,余与A组同.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大.
作者:何湘 刊期: 2006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贵医附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1月直肠癌患者手术情况:AR术353例,APR术119例,Hartmann术35例,Parks术7例,改良Bacon 1例,局部切除术6例,其他74例.男201例,女152例,年龄19~87岁,平均59岁.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7cm 193例,7~11cm 121例,>11cm 39例,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2cm 35例,2cm 82例,3cm 132例,4cm 38例,4.1~5.0cm 66例.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切缘有2例肠管远切端见癌细胞侵润(占0.57%).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癌331例,粘液腺癌18例,类癌2例,平滑肌肉瘤1例,印戒细胞癌1例.Dukes分期:A期102例,B期126例,C期114例,D期11例.所有患者按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原则进行.
作者:王涛;曹雪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笔者于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用自拟四白霜治疗黄褐斑68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彬;冯德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并进行多种途径联合的血管内治疗并协同长期抗凝治疗的育龄期女性患者(18~45岁)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病人中妊娠期及产后8例,口服避孕药史者5例,服用减肥药史者1例,血小板增多症2例,以头部胀痛、视力下降、出血性脑梗塞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头颅MRI及MRV和脑血管造影检查为该病确诊依据;经治疗后24例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92.3%(24/26),死亡率3.8%(1/26),并发症发生率3.8%(1/26);本组中15例接受门诊和电话随访2个月至3年,疗效稳定,目前无一例复发.结论 育龄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与妊娠、分娩、口服避孕药等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有关,育龄期女性不明原因颅高压应尽早行头颅MRI及MRV和脑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血管内治疗协同长期抗凝治疗有较高疗效.
作者:杨光;吉训明;凌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肿瘤间质类型有多种,本文主要描述与实质关系密切的纤维性间质、炎症细胞性间质、脉管性间质和异染性间质四种成份.
作者:丁运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于2002年10月进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lnformation System,LIS)的调研,2003年7月开始LIS的安装调试,8月正式运行.在我国,LIS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将我院在近几年应用LIS遇到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总结如下,与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于洪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肌肉注射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护士往往忽视了对注射的观察与分析.临床上部分病人接受注射后,常因吸收不良或药物刺激使注射局部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红肿、疼痛、药液外漏、硬结等,有的甚至发生感染化脓、神经麻痹等并发症.为此针对肌肉注射的局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下.
作者:赵吉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需求的扩展,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过渡到以病人为中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这种模式全面过渡.特别是当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明显的提高.如何减少护患矛盾,和谐护患关系是每个护理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此作一些分析与探讨.
作者:范伟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6年4月收治老年脑梗塞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玉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应用可达龙治疗CHF并发VA老年患者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榕宽;邓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全膝关节假体设计和安装技术改进,全膝关节置换术(KTA)改善功能和缓解疼痛的目的使许多患者受益,满意率逐渐增高,但是膝关节假体置换2年内失败率仍接近3%.髌骨并发症是引起失败的原因之一,主要包括髌骨骨折、髌骨不稳、髌骨假体的松动、髌骨假体的磨损、髌骨缺血坏死、髌骨弹响、膝前痛等.
作者:杜朝晖;李克功;曲龙;王志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常用麻醉方法之一,腰背痛是腰部硬膜外麻醉的常见并发症.本文探讨了腰部硬膜外麻醉术后腰痛的发生原因和如何预防术后腰痛.
作者:邓海峰;石丽宏;修晓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为15例经济困难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HNL)患者在门诊进行化疗.方法 应用米托蒽醌(MTZ)为主方案在门诊化疗,每月1疗程,连续6疗程.结果 15例患者中7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1例进展,总有效率为73%.MTZ的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结论 MTZ在门诊治疗NHL患者,具有近期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为经济困难的HNL找到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仁彬;赵长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前前列腺增生症已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泌尿外科医学临床常遇见的疾病.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其中前列腺电汽化术58例,电化学治疗38例,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仁全;沈阳希;罗玲;宗飞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Pilon骨折25例,按照Ruedi-Allgower分型,分别采用内或外固定方法 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至24个月,优11例,良7例,可7例,优良率72%.结论 根据骨折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可达较好效果.
作者:汪永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的经皮渗透性,并考察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酮(Azone)对其经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以广西小型猪为实验模型动物,应用经皮微渗析在体取样技术进行实验.探针的在体回收率以反向渗析法测定.结果 Azone可以极大地提高药物在渗析液及皮肤中的浓度,2%和5%的Azone分别使渗析液中药物的稳态流量从O.001μg/h提高到1.281和1.824μg/h.结论 经皮微渗析技术是研究药物在体经皮吸收的有力工具.Azone是表皮生长因子经皮吸收的优良促进剂.
作者:陈曹君;刘玮;李锡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常,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和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亚临床慢性炎症反应有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知,多种炎性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这些炎性因子主要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1].本文就这些炎性因子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树果;范良敏;时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