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间质及病理临床意义

丁运良

关键词:肿瘤间质, 病理, 异染性, 纤维性, 细胞性, 炎症, 描述, 脉管, 成份
摘要:肿瘤间质类型有多种,本文主要描述与实质关系密切的纤维性间质、炎症细胞性间质、脉管性间质和异染性间质四种成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烧伤液体复苏期的护理

    小儿发育未成熟,烧伤后病情变化快,伤情重于成人[1].有研究表明,烧伤面积10%以上者,休克发生率为15.5%:30%以上者,休克发生率为45.5%;50%以上者,休克发生率达82.1%[2].液体复苏是能否成功抢救烧伤患儿的重要治疗手段,复苏治疗时患儿输液量、种类和输液速度的正确,控制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此期间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为治疗提供动态的信息,帮助患儿平稳渡过液体复苏期,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严重烧伤患儿6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伟斌;孙丽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左髂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

    患者,女,23岁.左髋肿物进行性增大3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2月发现左髋部核桃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未作治疗.后包块生长迅速,2005年5月包块增大至拳头大小,局部有隐痛,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

    作者:祝安惠;赵长伶;樊蓉;王艳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派瑞松治疗慢性皮炎湿疹49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派瑞松霜治疗慢性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49例慢性皮炎、湿疹患者,采用派瑞松霜外擦皮疹,每天2次,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以临床症状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愈率81.63%,总有效率95.9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派瑞松霜治疗慢性皮炎湿疹起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皮肤科外用药.

    作者:韩庆国;赵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Pilon骨折25例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Pilon骨折25例,按照Ruedi-Allgower分型,分别采用内或外固定方法 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至24个月,优11例,良7例,可7例,优良率72%.结论 根据骨折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可达较好效果.

    作者:汪永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急诊B超定位ESWL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优势、特点、效果.方法 采用QH-2000型B超定位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144例,冲击电压0.14-0.15kV,平均冲击次数2200次.结果 疼痛缓解率91.7%,初震结石排净率87.5%.结论 急诊B超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具有止痛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蔡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四白霜治疗面部黄褐斑68例临床观察

    笔者于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用自拟四白霜治疗黄褐斑68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彬;冯德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脑梗塞43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6年4月收治老年脑梗塞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玉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及肾功能衰竭主要的发病因索.本文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和服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社区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霖;邓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桑叶提取物降血脂作用的动物试验研究

    目的 了解桑叶提取物降血脂效果.方法 以100、200、400mg/kg.bw剂量的桑叶提取物连续给大鼠灌胃30d,次日采血测定TC、TG及HDL-C的含量.结果 受试样品组大鼠血清的TC、TG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而其HDL-C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桑叶提取物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作者:谢惠萍;刘以农;郭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以经皮微渗析技术涂抹表皮生长因子的小猪在体经皮吸收研究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的经皮渗透性,并考察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酮(Azone)对其经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以广西小型猪为实验模型动物,应用经皮微渗析在体取样技术进行实验.探针的在体回收率以反向渗析法测定.结果 Azone可以极大地提高药物在渗析液及皮肤中的浓度,2%和5%的Azone分别使渗析液中药物的稳态流量从O.001μg/h提高到1.281和1.824μg/h.结论 经皮微渗析技术是研究药物在体经皮吸收的有力工具.Azone是表皮生长因子经皮吸收的优良促进剂.

    作者:陈曹君;刘玮;李锡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脑干损伤病情重,伤后多立即出现持续昏迷状态[1],国内有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在44.4%~71.1%[2],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4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经过观察与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吻合器及TME技术在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应用

    1临床资料贵医附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1月直肠癌患者手术情况:AR术353例,APR术119例,Hartmann术35例,Parks术7例,改良Bacon 1例,局部切除术6例,其他74例.男201例,女152例,年龄19~87岁,平均59岁.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7cm 193例,7~11cm 121例,>11cm 39例,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2cm 35例,2cm 82例,3cm 132例,4cm 38例,4.1~5.0cm 66例.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切缘有2例肠管远切端见癌细胞侵润(占0.57%).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癌331例,粘液腺癌18例,类癌2例,平滑肌肉瘤1例,印戒细胞癌1例.Dukes分期:A期102例,B期126例,C期114例,D期11例.所有患者按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原则进行.

    作者:王涛;曹雪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和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比较

    目前前列腺增生症已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泌尿外科医学临床常遇见的疾病.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其中前列腺电汽化术58例,电化学治疗38例,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仁全;沈阳希;罗玲;宗飞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一起伤寒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4年2月,我市某监狱管理分局发生一起伤寒暴发流行,发病率达1.81%.疫情发生后,采取了以消毒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的发展;同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是由接触感染引起的伤寒暴发.

    作者:郑福泉;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谈抗生素的用药现状

    抗生素的应用使多种细菌性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则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多和细菌耐药问题.据调查,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如果任由滥用现象继续下去,不久的将来,人类将面临没有抗生素可用的尴尬局面.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也就变得尤其重要.

    作者:黄鹤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可达龙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我院应用可达龙治疗CHF并发VA老年患者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榕宽;邓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环氧化酶-2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与EGFR表达.结果 56例NSCLC组织中,COX-2与EGF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2%,67.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COX-2与EGFR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肿瘤分期愈晚,细胞分化越差,淋巴结转移越高,COX-2与EGFR表达阳性率越高,腺癌中COX-2表达明显高于鳞癌,鳞癌中EGFR表达高于腺癌(P<0.05).结论 COX-2与EGFR在NSCLC中异常表达说明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作者:董西林;张勇;王雅娟;谢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仿真结肠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T仿真结肠镜(CTVC)诊断结肠疾病的价值.方法 用螺旋CT对38例结肠疾病患者进行CTVC检查,并与电子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VC能显示正常或异常粘膜纹,显示病变形态和范围与电子结肠镜所见类似,并能从梗阻远端观察病变情况,并对病变进行术前的定位、分期.结论 CTVC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 ,可作为结肠镜检查的补充手段.

    作者:杨帆;贺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阿片受体介导脑缺血耐受的基础研究进展

    自1973年发现阿片受体后,人们主要针对其镇痛作用作了大量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结果证明阿片受体有脑保护作用,参与介导脑缺血缺氧耐受.现将阿片受体介导脑缺血耐受的基础研究做简单综述.

    作者:赵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常,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和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亚临床慢性炎症反应有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知,多种炎性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这些炎性因子主要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1].本文就这些炎性因子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树果;范良敏;时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