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西林;张勇;王雅娟;谢明
我院应用可达龙治疗CHF并发VA老年患者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榕宽;邓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派瑞松霜治疗慢性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49例慢性皮炎、湿疹患者,采用派瑞松霜外擦皮疹,每天2次,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以临床症状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愈率81.63%,总有效率95.9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派瑞松霜治疗慢性皮炎湿疹起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皮肤科外用药.
作者:韩庆国;赵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的氧供给与需求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FDP能从分子水平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直接在细胞内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改善心肌有氧代谢,有效维持细胞离子泵的功能,增加细胞的稳定性,使缺血缺氧状态的心肌受到保护.目前FDP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5年3月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12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付永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桑叶提取物降血脂效果.方法 以100、200、400mg/kg.bw剂量的桑叶提取物连续给大鼠灌胃30d,次日采血测定TC、TG及HDL-C的含量.结果 受试样品组大鼠血清的TC、TG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而其HDL-C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桑叶提取物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作者:谢惠萍;刘以农;郭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65例复发脑梗死病例与同期200例初发病例的发病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复发率为15.3%,复发在首次发作5年内发生较多.脑梗死复发者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者明显多于初发者,且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溶血磷脂酸水平高于初发者.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纤维蛋白原、高溶血磷脂酸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应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溶血磷脂酸为主要目标.
作者:刘友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毛冬青甲素(Ilexonin A)是从冬青科植物毛冬青根中提取纯化的18-去氢乌索酸经琥珀酰化所得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为3β-琥珀酰基-18-去氢-乌索酸二钠盐.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抗炎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作者:华海婴;李艳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肿瘤间质类型有多种,本文主要描述与实质关系密切的纤维性间质、炎症细胞性间质、脉管性间质和异染性间质四种成份.
作者:丁运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收治低血糖症20例,现对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徐瑞峰;易彬;何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肺癌患者420例,其中重症高龄高危患者62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江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液细胞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结果 肝硬化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肝硬化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3系均减低.
作者:符布清;孙延涛;高峰;陈洪军;姚莉;祁玉萍;朱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需求的扩展,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过渡到以病人为中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这种模式全面过渡.特别是当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明显的提高.如何减少护患矛盾,和谐护患关系是每个护理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此作一些分析与探讨.
作者:范伟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部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影像诊断为间质瘤,并经手术取得病理学资料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无坏死的间质瘤,低度恶性居多;边缘有分叶,内有斑片状坏死间质瘤为恶性.结论 CT和MRI均可对间质瘤作出较明确诊断,MRI在定位上更有价值.
作者:张海军;张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以往常规给予镇静、止血及安抚剂治疗,致死率较高、合并症多.自2000年始,我们用尼莫地平联用硫酸镁治疗SAH,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清芳;贾永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为15例经济困难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HNL)患者在门诊进行化疗.方法 应用米托蒽醌(MTZ)为主方案在门诊化疗,每月1疗程,连续6疗程.结果 15例患者中7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1例进展,总有效率为73%.MTZ的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结论 MTZ在门诊治疗NHL患者,具有近期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为经济困难的HNL找到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仁彬;赵长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病例,男,25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伴紫绀而入院.查体:口唇及肢端紫绀,杵状指(趾),于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法洛四联症.人院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后静脉滴注氨力农8.6μg·kg-1·min-1,术后第5天出现精神症状:焦虑、恐惧、幻视、幻听,多次给予镇静药物无效.至术后第6天停用氨力农,第7天精神症状消失.
作者:张鲁英;梁家立;姜冠华;张维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相互关系.方法 对诊断T2DM有微量白蛋白尿的91例患者(组1)、T2DM微量白蛋白尿正常的140例患者(组2)、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非糖尿病137例对照者(组3)的体重指数、血压等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同时测定空腹血浆血糖(FBG)及2h血糖(PBG);空腹血清hs-CRP、胰岛素(FINS)、肌酐(Scr)、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自蛋白(mALB)与尿肌酐(Ucr)的比值(ACR).结果 组1 1g hs-CRP明显高于组2、组3(P<0.001),组2、组3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1g gs-CRP与年龄、TCHO、lg TG、HDL-C、LDL-C、HbA1C、lg FINS、lg ACR、BMI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lg hs-CRP、FBG、HbA1C、lg FINS、BMI、收缩压是尿lg ACR独立影响因素(R=0.544,R2=0.296).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对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应及时监测hs-CRP水平.
作者:梁国威;徐旭;刘耘;刘艳娟;季娜;李昊;邵冬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内镜置管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胰头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8月~2005年2月,对18例中晚期胰头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病人行内镜下置管引流术(ERBD)减黄后,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8例病人ERBD术后3~7天,黄疸逐渐消退,肝功逐渐改善,1周后行全身伽玛刀治疗,原发灶完全缓解率(CR)16.7%(3/18),部分缓解率(PR)66.7%(12/18),总有效率(CR+PR)83.4%,止痛有效率83.3%(15/18),Ⅱ期1、2年生存率为66.7%和66.7%,Ⅲ期1、2年生存率为37.5%和12.5%,Ⅳ期病人生存期为7.5(4.2~11.8)个月.中位生存期12.1个月.结论 行ERBD,创伤小,痛苦轻,对内环境影响小,减黄效果好,术后恢复快,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缓解或减轻腹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微创、安全、可行、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秀义;王宏业;周正忠;刘建国;张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肌肉注射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护士往往忽视了对注射的观察与分析.临床上部分病人接受注射后,常因吸收不良或药物刺激使注射局部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红肿、疼痛、药液外漏、硬结等,有的甚至发生感染化脓、神经麻痹等并发症.为此针对肌肉注射的局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下.
作者:赵吉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空腹血糖情况.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对来我院就诊和进行体检的儿童进行筛选,对4~8岁的肥胖儿进行血糖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樊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定量地评定我院门诊医生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6 297张处方,采用药物利用度指数(drug utmzation index)DUI分析.结果 发现3种口服抗感染药物、5种注射抗感染药物的DUI值>1.结论 表明我院门诊医生应用抗微生物药有使用不当的现象.
作者:白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