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经皮微渗析技术涂抹表皮生长因子的小猪在体经皮吸收研究

陈曹君;刘玮;李锡军

关键词:经皮微渗析, 表皮生长因子, 经皮吸收, 月桂氮酮
摘要: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的经皮渗透性,并考察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酮(Azone)对其经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以广西小型猪为实验模型动物,应用经皮微渗析在体取样技术进行实验.探针的在体回收率以反向渗析法测定.结果 Azone可以极大地提高药物在渗析液及皮肤中的浓度,2%和5%的Azone分别使渗析液中药物的稳态流量从O.001μg/h提高到1.281和1.824μg/h.结论 经皮微渗析技术是研究药物在体经皮吸收的有力工具.Azone是表皮生长因子经皮吸收的优良促进剂.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片受体介导脑缺血耐受的基础研究进展

    自1973年发现阿片受体后,人们主要针对其镇痛作用作了大量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结果证明阿片受体有脑保护作用,参与介导脑缺血缺氧耐受.现将阿片受体介导脑缺血耐受的基础研究做简单综述.

    作者:赵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吻合器及TME技术在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应用

    1临床资料贵医附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1月直肠癌患者手术情况:AR术353例,APR术119例,Hartmann术35例,Parks术7例,改良Bacon 1例,局部切除术6例,其他74例.男201例,女152例,年龄19~87岁,平均59岁.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7cm 193例,7~11cm 121例,>11cm 39例,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2cm 35例,2cm 82例,3cm 132例,4cm 38例,4.1~5.0cm 66例.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切缘有2例肠管远切端见癌细胞侵润(占0.57%).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癌331例,粘液腺癌18例,类癌2例,平滑肌肉瘤1例,印戒细胞癌1例.Dukes分期:A期102例,B期126例,C期114例,D期11例.所有患者按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原则进行.

    作者:王涛;曹雪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关于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对策

    WHO通过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监测指出,各国约有30%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而且半数以上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但其中仅有30%用于抗感染治疗.北京某医院对1994年的病历分析表明:2~4种抗生素合用率分别为39.5%、3.92%和0.42%,用药种类越多,不合理现象越严重.

    作者:宋艳;贾春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派瑞松治疗慢性皮炎湿疹49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派瑞松霜治疗慢性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49例慢性皮炎、湿疹患者,采用派瑞松霜外擦皮疹,每天2次,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以临床症状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愈率81.63%,总有效率95.9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派瑞松霜治疗慢性皮炎湿疹起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皮肤科外用药.

    作者:韩庆国;赵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仿真结肠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T仿真结肠镜(CTVC)诊断结肠疾病的价值.方法 用螺旋CT对38例结肠疾病患者进行CTVC检查,并与电子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VC能显示正常或异常粘膜纹,显示病变形态和范围与电子结肠镜所见类似,并能从梗阻远端观察病变情况,并对病变进行术前的定位、分期.结论 CTVC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 ,可作为结肠镜检查的补充手段.

    作者:杨帆;贺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四白霜治疗面部黄褐斑68例临床观察

    笔者于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用自拟四白霜治疗黄褐斑68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彬;冯德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常,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和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亚临床慢性炎症反应有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知,多种炎性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这些炎性因子主要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1].本文就这些炎性因子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树果;范良敏;时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米托蒽醌为主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析

    目的 为15例经济困难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HNL)患者在门诊进行化疗.方法 应用米托蒽醌(MTZ)为主方案在门诊化疗,每月1疗程,连续6疗程.结果 15例患者中7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1例进展,总有效率为73%.MTZ的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结论 MTZ在门诊治疗NHL患者,具有近期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为经济困难的HNL找到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仁彬;赵长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胃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OME)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中对患者胃保护作用.方法 OPCAB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O组)33例和对照组(C组)30例.O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予以OME 4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约40min.C组于同一时间,采用同样方法 滴注生理盐水100ml,作为观察对照.两组患者分别于气管插管后(T1)、开胸后(T2)、开胸后40min(T3)、80min(T4)、120min(T5)、关胸时(T6)等6个时点测定胃内pH值,并于术后第1、2天随访患者是否有与胃粘膜损伤相关的恶心、呕吐、胃胀、潜血及出血等事件发生.结果 O组6个时点胃液pH值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或P<0.01),除T1外,两组各时点pH值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胃粘膜损伤相关的恶心、呕吐、胃胀、潜血及出血等事件,两组间也具有明显差别.结论 实施OPCAB术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静脉滴注OME,可明显提高术中胃液pH值,具有胃保护作用,有效减少胃部并发症.

    作者:施乙飞;韩建阁;蒋大中;王国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和谐护患关系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需求的扩展,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过渡到以病人为中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这种模式全面过渡.特别是当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明显的提高.如何减少护患矛盾,和谐护患关系是每个护理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此作一些分析与探讨.

    作者:范伟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针药并用治疗泌尿系统结石30例报告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发病急,疼痛剧烈,并易出现肾盂积水和血尿等情况.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我科用针药并用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自霞;聂锦英;赵治平;王朝晖;韩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和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比较

    目前前列腺增生症已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泌尿外科医学临床常遇见的疾病.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其中前列腺电汽化术58例,电化学治疗38例,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仁全;沈阳希;罗玲;宗飞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自发性重型脑室出血早期救治42例分析

    目的 探讨自发性重型脑室内出血早期采用多种手术方法 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均采用早期或超早期双侧脑室同时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并结合腰大池引流进行抢救治疗.结果 42例中基本痊愈或好转33例,死亡9例,有效率79%.结论 自发性重型脑室内出血采用多种手术方法 救治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文君;温中华;陈小锋;杨林;杨智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分析系数法在水氟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配置加标天然水样2个,选择性能良好的氟离子选择电极和甘汞电极数套,以标准曲线法用DJL-Ⅱ型微处理机离子计进行测定,每间隔1至数日测定1次,电极轮换使用,共测10次,得氟化物含量均值Ⅰ号水样0.57mg/L、Ⅱ号水样2.17mg/L作为真值.将2个控制水样分装于刷洗干净的聚氯乙烯塑料瓶中,分发给基层实验室,要求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曲线法测定6次,每间隔1至数日测定1次,1个月内完成.每次带1套标准曲线、直线回归法求氟化物含量,结果见表1.

    作者:王燕;戴冰;孙爱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65例复发脑梗死病例与同期200例初发病例的发病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复发率为15.3%,复发在首次发作5年内发生较多.脑梗死复发者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者明显多于初发者,且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溶血磷脂酸水平高于初发者.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纤维蛋白原、高溶血磷脂酸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应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溶血磷脂酸为主要目标.

    作者:刘友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4种治疗急性胰腺炎用药方案的经济学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由胰酶激活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治疗该病有多种用药方案,本文根据文献报道选择其中4种方案进行经济学分析,以期为临床选择效价比好的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朱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左髂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

    患者,女,23岁.左髋肿物进行性增大3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2月发现左髋部核桃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未作治疗.后包块生长迅速,2005年5月包块增大至拳头大小,局部有隐痛,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

    作者:祝安惠;赵长伶;樊蓉;王艳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不典型心肌梗塞的预诊要点及护理措施

    2002年7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不典型心肌梗塞患者,现对其预诊要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红;王瑞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及肾功能衰竭主要的发病因索.本文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和服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社区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霖;邓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胃肠道间质瘤CT和MRI诊断及其价值

    目的 探讨腹部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影像诊断为间质瘤,并经手术取得病理学资料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无坏死的间质瘤,低度恶性居多;边缘有分叶,内有斑片状坏死间质瘤为恶性.结论 CT和MRI均可对间质瘤作出较明确诊断,MRI在定位上更有价值.

    作者:张海军;张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