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蔚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2组对比.A组(治疗组)以阿昔洛韦片、罗红霉素胶囊与维生素B1口服,小柴胡汤加减煎服,外用3%阿昔洛韦软膏;B组(对照组)未用小柴胡汤,余与A组同.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大.
作者:何湘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合并糖尿病肺结核临床上较常见,目前在我国两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两病并存时肺结核起病较急且进展快.本文对合并糖尿病肺结核在应用抗结核化疗方案时,血糖控制好否与疗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祝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发展较快,早期溶栓治疗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溶栓后有1%~2%的出血并发症[1],目前未见有报道溶栓后脑出血者,我院2005年8月收治1例心肌梗塞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彩英;杨静;胡婷婷;赵新颖;俞顺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卡波姆是全合成聚丙烯酸化合物,是一种多用途的高分子材料和具有前景的药用辅料.现将其基本理化性质和在药剂上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贾春凤;宋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肺癌患者420例,其中重症高龄高危患者62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江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收治低血糖症20例,现对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徐瑞峰;易彬;何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004年2月,我市某监狱管理分局发生一起伤寒暴发流行,发病率达1.81%.疫情发生后,采取了以消毒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的发展;同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是由接触感染引起的伤寒暴发.
作者:郑福泉;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重型脑室内出血早期采用多种手术方法 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均采用早期或超早期双侧脑室同时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并结合腰大池引流进行抢救治疗.结果 42例中基本痊愈或好转33例,死亡9例,有效率79%.结论 自发性重型脑室内出血采用多种手术方法 救治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文君;温中华;陈小锋;杨林;杨智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相互关系.方法 对诊断T2DM有微量白蛋白尿的91例患者(组1)、T2DM微量白蛋白尿正常的140例患者(组2)、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非糖尿病137例对照者(组3)的体重指数、血压等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同时测定空腹血浆血糖(FBG)及2h血糖(PBG);空腹血清hs-CRP、胰岛素(FINS)、肌酐(Scr)、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自蛋白(mALB)与尿肌酐(Ucr)的比值(ACR).结果 组1 1g hs-CRP明显高于组2、组3(P<0.001),组2、组3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1g gs-CRP与年龄、TCHO、lg TG、HDL-C、LDL-C、HbA1C、lg FINS、lg ACR、BMI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lg hs-CRP、FBG、HbA1C、lg FINS、BMI、收缩压是尿lg ACR独立影响因素(R=0.544,R2=0.296).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对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应及时监测hs-CRP水平.
作者:梁国威;徐旭;刘耘;刘艳娟;季娜;李昊;邵冬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D44s和iNO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7例正常膀胱标本CD44s和iNOS的表达.结果 CD44s的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与正常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浅组与浸润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CD44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各病理分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NOS的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与正常组有极显著差异(P<0.001),其在各病理分级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D44s和iNOS均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浸润过程;联合检测CD44s和iNOS,有助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孟磊;陈洁;杨为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我科于2003年6月~2004年12月使用左旋西替利嗪(重庆化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西咪替丁合用治疗慢性荨麻疹38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世平;张卫华;张亚;白翠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桑叶提取物降血脂效果.方法 以100、200、400mg/kg.bw剂量的桑叶提取物连续给大鼠灌胃30d,次日采血测定TC、TG及HDL-C的含量.结果 受试样品组大鼠血清的TC、TG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而其HDL-C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桑叶提取物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作者:谢惠萍;刘以农;郭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抗生素的应用使多种细菌性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则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多和细菌耐药问题.据调查,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如果任由滥用现象继续下去,不久的将来,人类将面临没有抗生素可用的尴尬局面.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也就变得尤其重要.
作者:黄鹤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002年7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不典型心肌梗塞患者,现对其预诊要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红;王瑞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草酸铂联合亚叶酸钙、替加氟方案与草酸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晚期胃癌共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例)草酸铂(OXA)140mg/m2,静滴2h,d1;亚叶酸钙(CF)150mg/m2,静滴后续替加氟1.0静滴,d1~10,为1周期,3周后重复.B组(35例):草酸铂及亚叶酸钙剂量及用法同A组,氟尿嘧啶400mg/m2接亚叶酸钙后静脉持续输注24h,d1~5,为一周期,3周后复查.经4周期治疗后判定疗效.结果 A组中CR 1例(3.0%),PR 18例(54.5%),RR 19例(57.6%);B组中CR 0例,PR 18例(51.4%),RR 51.4%.A组疗效较B组好,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3或4度者6例(18.2%),均为白细胞减少.B组不良反应3或4度者13例,其中自细胞减少7例(20.0%),口腔炎2例(5.8%),呕吐2例(5.8%),腹泻、便秘2例(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加氟代替氟尿嘧啶联合草酸铂及亚叶酸钙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轻,安全,且给药简便、易行.
作者:李勇;陈思现;黄瑞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可溶性VEGF的表达水平.方法 利用CoCl2造成化学性缺氧,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Sw1990在缺氧条件下,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可溶性VEGF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中可溶VEGF的水平与与缺氧时间成正相关,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可溶VEGF水平明显升高;缺氧9h,HIF-1α、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在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及可溶性VEGF分泌的升高有密切关系;HIF-1α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肿瘤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促进肿瘤性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
作者:顾永平;谢芳;何杨;杨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1例确诊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与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表现头痛、眼部症状、颅内血管杂音,全脑血管造影发现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有效.结论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海绵窦及其附近硬脑膜动静脉间的异常交通,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是确诊本病的唯一可靠手段,经静脉途径血管内栓塞治疗应为目前首选方法 .
作者:李冬华;雷芸;李郁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小儿发育未成熟,烧伤后病情变化快,伤情重于成人[1].有研究表明,烧伤面积10%以上者,休克发生率为15.5%:30%以上者,休克发生率为45.5%;50%以上者,休克发生率达82.1%[2].液体复苏是能否成功抢救烧伤患儿的重要治疗手段,复苏治疗时患儿输液量、种类和输液速度的正确,控制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此期间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为治疗提供动态的信息,帮助患儿平稳渡过液体复苏期,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严重烧伤患儿6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伟斌;孙丽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液细胞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结果 肝硬化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肝硬化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3系均减低.
作者:符布清;孙延涛;高峰;陈洪军;姚莉;祁玉萍;朱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Pilon骨折25例,按照Ruedi-Allgower分型,分别采用内或外固定方法 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至24个月,优11例,良7例,可7例,优良率72%.结论 根据骨折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可达较好效果.
作者:汪永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