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护理学教学从传统模式到网络课程的研究

刘佳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 传统模式, 网络课程
摘要: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护理课程,涉及多方面的护理知识,知识结构较为繁杂,且许多知识容易混淆,使之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对教学模式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网络课程教学逐渐应用到外科护理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文章对外科护理学教学从传统模式到网络课程的转变所存在的重大意义进行探讨分析,以为临床进行外科护理学教学提供参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微生态制剂的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与微生态制剂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酶生片,观察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住院时间、发病年龄及侵入操作为小儿继发腹泻的高危因素;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65.3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高危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及侵入操作,给予其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雍其军;杨代秀;尹萍;盛文才;董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住院时间、VAS视觉评分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创面面积减小,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的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全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妊娠的诊断价值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监测对早期卵巢妊娠的检出情况与胚胎结局的观察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160例患者,其中正常妊娠40例列为正常妊娠A组,卵巢妊娠40例列为卵巢妊娠A组,用TVCDS监测;另选正常妊娠40例列为正常妊娠B组,卵巢妊娠40例列为卵巢妊娠B组,用人绒膜促性腺激素 β 亚单位(β-HCG)检查.结果 正常妊娠B组检测出正常妊娠为39例(97.5%),卵巢妊娠B组检测出卵巢妊娠为31例(77.5%);正常妊娠A组检测出正常妊娠40例(100.00%),卵巢妊娠A组检测出卵巢妊娠39例(97.5%),卵巢妊娠A组的检出率高于卵巢妊娠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妊娠B组检出率为77.5%(31例),漏诊率10.0%(4例);误诊率为12.5%(5例);卵巢妊娠A组检出率为97.5%(39例),漏诊率0%;误诊率为2.5%(1例),两组在卵巢妊娠检出率、漏诊率和误诊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角卵巢妊娠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7年1月住院部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昏迷中有效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下肢肿胀发生,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谢月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输卵管堵塞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观察组45例)及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畅通率(91.1%)及妊娠率(75.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效果显著,对优化患者手术指标、提高患者输卵管畅通率与妊娠率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段春凤;唐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支气管镜麻醉效果的对比

    目的 在支气管镜麻醉期间分别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对比麻醉效果.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应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将两组患者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相关数值.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延长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低血压、注射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镜麻醉期间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可促使患者血压更加平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麻醉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易发生恶心和呕吐.

    作者:杨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妇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妇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科收治的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妇科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手术的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张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反转课堂结合PBL在神经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本研究将反转课堂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相结合,研究其在神经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两个大班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分别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反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接受神经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并对比两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结果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对反转课堂结合PBL的教学方法满意度更高.而且接受反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法的学生的成绩更好.结论反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神经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作者:解大龙;洪杨;胡轩豪;薛一雪;尚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10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差异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程度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患者(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0.5±6.7)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亦有良好效果.

    作者:武桂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治疗方法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治疗状况展开随访调查,并对所调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 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患者伴随出院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用药依从率下降现象,出院2个月的用药依从率为85.00%,出院6个月的用药依从率为66.70%,出院10个月的用药依从率为36.70%,各个时间段的依从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治疗状况进行分析能针对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各个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患者在出院后能依然保持良好的用药习惯.

    作者:金昌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观察及分析

    目的 对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治的102例小儿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均进行止咳、抗炎、平喘等常规治疗,并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并总结本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和护理,本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咳嗽消失时间为(3.28±0.71)d,退热时间时间为(2.11±0.41)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72±1.61)d,肺部浸润影消失时间为(10.36±1.19)d,住院时间为(7.28±1.63)d.结论 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李小妹;林春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传统诊护模式的4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绀消失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实施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护理满意度.

    作者:祖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各种教学方法在内分泌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与分析各种教学方法在内分泌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规培的内分住院医师24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教学方法,观察组给予改良案例教学法,对比不同教学方法下组内医师考核成绩、技能改善调查表及满意度调查量表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笔试、技能操作、综合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激发兴趣、自学能力、诊疗规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体化治疗、临床思维及教学授课评价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自我学习能力、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文献查阅能力、医学统计学能力、知识使用、循证医学证据使用、西医文献使用、医学人文知识掌握以及医患沟通认为有提高的规培医师数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案例教学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法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帮助组内医师获得更高的考核成绩,促进提高医师的技能,满意度较高,易于被接受.

    作者:杜润雨;吴娜;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胃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化疗疗效评估的意义研究

    目的 研究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对于化疗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以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于本院接受化疗3周期,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以胃镜检查作为化疗疗效评估的金标准,计算血清肿瘤标志物评估化疗疗效的诊断价值,分析与金标准的差异性.结果 肿瘤标志物CEA对化疗疗效的评估结果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724、CA199及三项联合评估与金标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评估诊断的符合率为75.00%,敏感性为70.37%,特异性为79.31%.结论 以胃癌化疗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评估化疗疗效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特异性与敏感性,对于化疗疗效的评估具有数字化的参考意义.

    作者:潘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LBL联合PBL教学在药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LBL与PBL教学在药理教学中的意义.方法 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采用LBL,中医专业学生采用LBL+PBL进行药理学教学,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中医专业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高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医专业学生教学效果优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P<0.05).结论 LBL结合PBL可以提高医学生对药理学习的兴趣,更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这是培养药理学人才的发展方向.

    作者:梁涛;周玲玲;袁冬平;时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于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接收的小儿呼吸疾病患者中任选100例,盲选其中50例,施于常规治疗模式,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则辅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4.00%(47/50),对照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备极高治疗价值,能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作者:胡英;王锡燕;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产褥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产后恶露消失时间、满意度评分以及泌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产后恶露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泌乳量以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有积极影响,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

    作者:姜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与经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经腹全子宫切除方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方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的子宫疾病患者中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5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方案,治疗组45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 常规组有7例(15.56%)出现并发症,治疗组有5例(11.11%)出现并发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全子宫切除方案的患者,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方案效果显著.

    作者:熊春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治疗前NT-proBNP水平为(1562.43±76.32)ng/L,高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165.72±13.45)ng/L(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儿NT-proBNP水平为(700.43±45.66)ng/L,低于治疗3 d后的NT-proBNP水平(1256.72±57.83)ng/L(P<0.05),但观察组治疗14 d后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有助于对儿童心力衰竭疾病严重程度作出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同时也可以用于此类患者疗效的评价.

    作者:闵双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细胞学联合病原微生物检测筛查宫颈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细胞学联合病原微生物检测筛查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者1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液基标本制作宝薄片细胞学诊断与HPV,HSV-II,UU,CT的DNA检测.细胞学诊断利用TBS分级系统进行,阳性诊断结果包含ASCUS以上病变,诊断结果为阳性者使用阴道镜活检进行对照.结果 本次实验中,LSIL为90例,HSIL为140例,SCC为10例,细胞学诊断在LSIL以上者的人数比例为140/1104,占总数的12.68%,阴道镜活检的阳性人数比例为276/1104,占总数的25.00%.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例HPV感染者的细胞学检验结果高于ASCUS,占病理活检阳性概率的66.67%(184/276).结论 使用宫颈液基细胞收集法,可做到单次取材.进而做到细胞学与病原微生物的全面检查,液基细胞学联合病原微生物检测,可在大程度上提升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检出率,为宫颈筛查工作的重要工具,HPV为发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性因素,病原菌感染可能对癌变过程起到辅助作用.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