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的初步探讨

董艳红;汪宁宁;赵莉;季宏波;冯梦瑶;陈秀芳

关键词:医院病案, 病案统计分析, 病案质量监控
摘要:目的:医院病案质量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卫生统计学理论及方法初步探讨其应用于医院病案质量监控工作中的方法。方法针对医院病案资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评价医院病案质量的指标体系,对比法、排序法、重组法、作图法及分布法等都是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分析方法。结果合理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与规范化表达方式相配合,能够使病案质量实际情况得到良好展示。结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监控病案质量对于病案质量控制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6例SAP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治疗,观察组实行ICU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1.3±8.3) d,机械通气时间为(18.1±6.4)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5.5%,低于对照组的34.5%(χ2=5.56,P=0.02)。结论采用ICU治疗SAP患者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停止使用其他类型的抗青光眼药物1周,观察组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患眼1滴;对照组应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分别在早、晚8:00点各给药1次,患眼每次1滴。结果两组患者眼压基线水平昼夜眼压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6月后观察组昼夜眼压差(4.09±0.75)mm Hg、(3.87±0.68)mm Hg,低于对照组的(4.92±0.97)mm Hg、(4.76±0.89) mm Hg(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35.29%与观察组2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一种有价值的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

    作者:杜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自拟柴芍益胃汤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添加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消化系统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恢复评分(124.5±12.6)分、对照组(111.4±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芍益胃汤能有效提升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治疗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高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急诊预检分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93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51例急诊患者分组依据为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采取护理措施的不同;观察组:分诊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分诊过程中实施传统护理;通过对比护理工作满意度以突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在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有效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显著,可以确保医院的形象良好,终显著提高医院急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盖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研究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肾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急性肾梗死临床诊断中实施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且诊断资料齐全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肾脏无异常,5例双侧肾脏影明显增大;单侧、双侧肾梗死分别为6例、7例;累及肾脏共为16侧。结论在急性肾梗死临床诊断中应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诊断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孟飞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诊断学临床实验中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诊断学临床实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中西医结合专业同一班级里54例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学生,对照组常规临床实验教学,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就思维导图教学法对观察组学生做问卷调查。利用考试成绩对两组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基本掌握创作思维导图方法要领并创作出若干疾病诊断学导图,本研究以糖尿病的诊断为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中96.3%认为思维导图有趣,比较感兴趣,认为对学习有帮助,并会把思维导图作为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一种良好工具;观察组诊断学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作为诊断学临床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及学习兴趣。

    作者:高燕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实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7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均确诊乳腺癌,先使用二维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结形态、大小、结构以及内部回声,再使用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区域的血流情况,并对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治疗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73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进行淋巴切除术,对其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分析,49例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转移,占67.12%;24例患者未发生淋巴转移情况,占32.88%。结论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与二维超声显示,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血流状态等方面具有特异性,确诊率和准确率高,通过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可准确的确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作者:吴敦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98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PVP组与PKP组,观察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PVP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PK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而PKP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PVP组(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及腰腿疼痛发生率高于PKP组(P<0.05)。结论采用PVP与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患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PVP组较PKP组住院天数及费用更低,而疼痛缓解效力不及PK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PKP组。

    作者:邢伟;刘剑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球麻痹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总结球麻痹患者的诊断、治疗方式。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球麻痹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本组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本组患者的病发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效果等内容。结果球麻痹患者临床症状以吞咽苦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肢体无力等为主,患者同时可存在中枢性面瘫、咽喉反射衰弱等症状,而患者病发原因则多以脑血管疾病损害为主。本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痊愈34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93.3%。患者中无死亡病例。结论医护人员应该结合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并给予吸痰、给氧、雾化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给予患者喉咙、肢体等各项神经功能症状锻炼以促使其快速康复。

    作者:王旭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至我院接受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的93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拔牙方法,分设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器械拔牙,研究组给予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比对两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实行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以VAS评定患者疼痛情况,以SF-36评定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患者护理后VAS评分和SF-36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综合疼痛护理能有效减轻疾病所致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海盐热敷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海盐热敷在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下肢肌肉痉挛64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海盐热敷;对照组采用局部肌肉按摩。5~10 min对比两组患者肌肉解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31.2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于血液透析中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患者,海盐热敷较肌肉按摩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小芳;茅松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

    目的:分析医院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病例谱分布与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某院120急救中心,对进行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诊断、急救时间、返院时间、急救方法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个月内院前急救患者572例,其中男性314例,女性258例,平均年龄(52.7±13.2)岁;院前急救前5位病例谱依次为:创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醉酒、腹痛。结论以院前急救患者的病例谱为依据,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培训,从而提高120急救水平。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比较

    目的:比较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焦虑抑郁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内科收治的18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根据患者的头痛类型分为偏头痛组和紧张头痛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测定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情况与焦虑抑郁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可有效控制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

    作者:王兆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于我院中医儿科进行实习的中医专业学生3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4年1~12月于我院中医儿科进行实习的中医专业学生3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结果研究组学生考核成绩(85.6±6.8)分、实习满意度(94.2±3.5)分,均高于对照组(73.5±5.3)分、(80.5±3.5)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作者:林海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腹壁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经腹壁超声(TAS)联合经会阴超声(TPS)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晚孕期产妇分别实施单纯TAS检查与TAS+TPS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单纯TAS检出率为100.0%,高于TAS+TPS的75.0%(P<0.05)。结论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经腹壁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秋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穿刺点出血2.8%、静脉血栓2.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0.0%及非计划性拔管率2.8%均低于常规组22.2%、22.2%、16.7%、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行PICC置管时予以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应用经蝶垂体瘤手术治疗的158例垂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垂体瘤手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