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敦茁
目的:探讨硝普钠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入院时均给予半坐卧位、高流量吸氧、镇静、利尿、强心等常规急救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基础之上加用硝普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 h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观察组总有效率9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急救基础之上加用硝普钠抢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伦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疼痛情况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疼痛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58.70%;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情况和负性情绪,为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爱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祛痰化瘀法联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康复进程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COPD缓解期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祛痰化瘀法联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噻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34±0.59)L,高于对照组的(1.82±0.63)L(P<0.05)。结论祛痰化瘀法联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具有宣肃肺气、化痰理气、泻热祛淤的功效,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卢海阔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比分析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效果。方法1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来曲唑组和克罗米芬组,每组92例,分别采用来曲唑与克罗米芬治疗。结果来曲唑组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妊娠率、单卵泡发育率高于克罗米芬组(P<0.05),两组间多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的促排卵效果优于克罗米芬。
作者:高洁;范亚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方式。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自我能力评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患者全面实现分级管理,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景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于我院中医儿科进行实习的中医专业学生3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4年1~12月于我院中医儿科进行实习的中医专业学生3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结果研究组学生考核成绩(85.6±6.8)分、实习满意度(94.2±3.5)分,均高于对照组(73.5±5.3)分、(80.5±3.5)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模拟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作者:林海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膝半月板成型或缝合术后通过早期制动与早期康复介入对关节活动功能的比较研究。方法统计我院从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录的进行膝关节镜半月板成型或缝合手术患者10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将符合统计标准的52例分为康复组与制动组,术后第2 d立即安排康复治疗,直至术后6个月的为康复组。术后制动2周,无康复治疗安排的为制动组,采用AKS评分、IKDC分级与KOO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AKS评分、IKDC分级与KOO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后AKS评分均有提高(P<0.01),且康复组高于制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IKDC分级均有改善,且康复组优于制动组;两组患者KOOS总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康复组优于制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半月板成型或缝合术后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能有效提高关节活动功能和肌力的恢复,在对于膝半月板损伤后采取成型或缝合术后的患者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黄榆顺;李恩超;周文忠;程彪;孙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胸腔少量积液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60例胸腔积液患者,经检查分析引发胸腔积液原因,且给予合理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效率明显,治愈率87.2%。结论经超声诊断后对胸腔少量积液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针刀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48h及时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统计分析疗效。结果临床症状完全消失68例,临床症状减轻20例,未愈2例。结论应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密切配合康复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
作者:陶彩云;王波;孙丽萍;陈学晶;廖敏玲;赵嘉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至我院接受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的93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拔牙方法,分设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器械拔牙,研究组给予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比对两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实行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56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行传统切口进行治疗,观察组28例通过乳腺下缘切口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对乳腺外形满意评分分别为(39.5±4.5)min、(6.8±1.5) d、(5.1±0.8)分,观察组三项指标为(24.2±2.4)min、(5.4±1.1)d、(1.8±0.7)分,住院时间和乳腺外形满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效果显著。
作者:陶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例(20.45%)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59例(67.05%)形成斑块,11例(12.5%)颈静脉无明显变化,总检出率为87.5%;斑块:扁平斑26例(29.55%)、软斑19(21.59%)及硬斑14例(15.91%);29例(32.95%)为颈总动脉分叉斑块,17例(19.32%)为颈内动脉起始斑块,13例(14.77%)为其它部位的斑块;管腔狭窄:轻度为28例(31.82%),重度31例(35.23%)。结论颈部超声检查可明确的显示颈部斑块的大小、形状等情况,还可将颈部板块的检出率有效提高,如来院的患者中年龄为中年及以上,可对其进行颈部超声检查。
作者:乔文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多莫德片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盐酸伐昔洛韦片的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97.56%vs.80.49%,χ2=4.493,P<0.05)、复发率更低(43.90%vs.70.73%,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多莫德片口服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何志光;姜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管理,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内科护理创新、逻辑思维顺序、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判能力、内科护理价值观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模式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振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和“二胎”政策的开放实施,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和社区为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即全科医学服务被迫切需要。本文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全科医学发展史和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根据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明确现阶段全科医生培养方法目标。
作者:赵静如;韩一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多塞平与卡马西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实验组接受多塞平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采用卡马西平和多塞平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
作者:白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肾梗死临床诊断中实施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且诊断资料齐全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肾脏无异常,5例双侧肾脏影明显增大;单侧、双侧肾梗死分别为6例、7例;累及肾脏共为16侧。结论在急性肾梗死临床诊断中应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诊断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孟飞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本文就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病因进行探讨。中医认为月经过少病因有虚有实,虚者多因肾虚、脾虚、血虚、肝肾阴虚,实者多因气滞、寒凝、血瘀、痰湿。现代医学认为月经过少的发生与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受体、子宫螺旋动脉、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微环境相关。
作者:郭琴琴;王晓滨;郭蓉蓉;刘歌;戴玉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基础上,按照局部研究人体结构、形态的科学,逐层解剖人体局部。所以实践在局部解剖中尤为重要,将三明治教学法引进到局部解剖学教学中,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任务驱动的情况下,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实验课堂上,达到掌握人体结构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李文明;田志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用于Ⅲ期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长期卧床且存在Ⅲ期压疮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50例,给予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外敷;对照组50例,给予0.5%硝酸银湿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创面渗出物减少时间、肉芽组织生成时间、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d、(11.8±4.3) d、94%,对照组则分别为(13.5±3.5)d、(15.5±4.9)d、54%,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Ⅲ期压疮中应用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新;李又娟;张双卉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