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单爱林

关键词: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疼痛, 负性情绪
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疼痛情况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疼痛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58.70%;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情况和负性情绪,为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肾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急性肾梗死临床诊断中实施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且诊断资料齐全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肾脏无异常,5例双侧肾脏影明显增大;单侧、双侧肾梗死分别为6例、7例;累及肾脏共为16侧。结论在急性肾梗死临床诊断中应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诊断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孟飞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心病呼吸功能。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优化抢救流程在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优化抢救流程在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抢救流程,另选取2015年1~12月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6例(观察组),采取优化后的抢救流程。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急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优化抢救流程效果显著。

    作者:靳文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探讨穴位贴敷护理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应用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穴位敷贴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P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以及GH评分等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陈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心理状态、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出现紧张的例数为10例和3例,出现恐惧的例数分别为11例和2例,观察组紧张和恐惧例数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4%和4.1%,护理满意度为73.5%和91.8%,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可有效降低检查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检查的满意率也可有效提高。

    作者:王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探讨安抚与触摸护理对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安抚与触摸护理对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眼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为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抚和触摸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前和术后收缩压差值和心率差值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眼科手术中给予患者安抚和触摸护理有效稳定生理指标,降低心理压力,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满意度。

    作者:王珍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某院近10年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在贫血患者病因查找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近10年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1684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按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86例,研究组898例,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种类的变化情况。结果缺铁性贫血、白血病以及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三种导致贫血的主要病因。研究组中患者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骨髓描述性诊断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找出贫血患者的病因,从而有利于临床医师进行对因治疗。

    作者:赵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如何编写参考文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6例SAP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治疗,观察组实行ICU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1.3±8.3) d,机械通气时间为(18.1±6.4)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5.5%,低于对照组的34.5%(χ2=5.56,P=0.02)。结论采用ICU治疗SAP患者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海盐热敷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海盐热敷在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下肢肌肉痉挛64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海盐热敷;对照组采用局部肌肉按摩。5~10 min对比两组患者肌肉解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31.2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于血液透析中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患者,海盐热敷较肌肉按摩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小芳;茅松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48例张力性气胸临床急救与护理

    目的:分析在张力性气胸患者的救治中,临床急救与护理的具体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张力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临床急救与护理,对患者接受临床急救与护理之后的存活率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收治的4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其余46例患者接受急救与护理病情痊愈出院,患者的存活率达到95.8%。结论在张力性气胸患者的救治中,临床急救与护理十分必要,医护人员需要选择科学方法,以此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晚期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晚期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1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孕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PSQ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8.04%优于对照组88.00%,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降低PSQI评分,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刘福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探究其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选取的1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分组(各59例),A组使用UAE治疗,B组使用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肌瘤直径变化、月经量、经期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疗效,A组总有效率为91.53%,B组总有效率为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者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复发情况更少。

    作者:章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且中位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宋振民;李慧;强亚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鼻内镜)与对照组(单纯鼻内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1年,研究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疼痛情况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疼痛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58.70%;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情况和负性情绪,为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爱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医院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的初步探讨

    目的:医院病案质量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卫生统计学理论及方法初步探讨其应用于医院病案质量监控工作中的方法。方法针对医院病案资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评价医院病案质量的指标体系,对比法、排序法、重组法、作图法及分布法等都是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分析方法。结果合理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与规范化表达方式相配合,能够使病案质量实际情况得到良好展示。结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监控病案质量对于病案质量控制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董艳红;汪宁宁;赵莉;季宏波;冯梦瑶;陈秀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穿刺点出血2.8%、静脉血栓2.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0.0%及非计划性拔管率2.8%均低于常规组22.2%、22.2%、16.7%、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行PICC置管时予以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凝血酶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分别为94.44%、61.1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凝血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昊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