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阔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81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的有73例、下肢血管管腔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有55例;对照组中分别为0例和15例。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治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经腹壁超声(TAS)联合经会阴超声(TPS)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晚孕期产妇分别实施单纯TAS检查与TAS+TPS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单纯TAS检出率为100.0%,高于TAS+TPS的75.0%(P<0.05)。结论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经腹壁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秋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祛痰化瘀法联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康复进程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COPD缓解期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祛痰化瘀法联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噻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34±0.59)L,高于对照组的(1.82±0.63)L(P<0.05)。结论祛痰化瘀法联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具有宣肃肺气、化痰理气、泻热祛淤的功效,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卢海阔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术对海马硬化型颞叶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6例海马硬化型颞叶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Enge1分级和韦氏智力量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后Enge1 I级20例,Ⅱ级4例,Ⅲ级2例;总智商和操作智商分别为(98.5±7.6)分和(49.7±5.2)分,优于术前(82.7±6.4)分和(35.4±4.2)分(P<0.05);Enge1 I级患者的总智商、操作智商、言语智商分别为(102.6±8.9)分(、51.7±5.8)分、(50.6±6.1)分,优于其他患者的(87.9±7.1)分、(40.4±4.2)分、和(43.5±4.9)分(P<0.05)。结论手术治疗海马硬化型颞叶癫痫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和改善认知功能。
作者:段宝奇;傅传经;高觉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效果并对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蓝光治疗,每日用经皮测胆仪对患儿的皮胆值进行监测,并对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经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停止使用蓝光,不良反应很快缓解,不会对患儿造成影响。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安全,家属接受度高。
作者:杨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索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结肠癌患者,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淋巴结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张智斌;赵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6例SAP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治疗,观察组实行ICU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1.3±8.3) d,机械通气时间为(18.1±6.4)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5.5%,低于对照组的34.5%(χ2=5.56,P=0.02)。结论采用ICU治疗SAP患者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妊高征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同期38例普通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对比两组孕妇在妊娠中期与妊娠晚期的凝血指标情况,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组孕妇与普通对照组孕妇在妊娠中期的各项指标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观察组孕妇与对照组孕妇妊娠晚期的各项指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正常孕妇的妊娠而言,如果在妊娠晚期时,其凝血指标以高度凝的状态呈现出来,将有利于孕妇产后的止血,但是高凝状态不能发生于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身上,容易形成血栓,因此,对于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需要注意预防。
作者:罗婵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恢复快,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张国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右美托咪定减轻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9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拔管前,观察组患者的RS和OAAS情况对对照组相比(P<0.05),不同时间点RSS情况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的应用,能使全麻者的苏醒躁动状况得到改善。
作者:李志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并探究不同类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NP浓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I)以及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57例舒张性心衰(DHF)患者和143例收缩性心衰(SHF)患者的血浆BNP、hs-CRP、cTnI浓度,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支数,比较分析几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HF患者的BNP和hs-CRP水平均低于SHF患者,cTnI水平高于SHF患者,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越多,其血浆BNP浓度也越高(P<0.05)。结论不同类型心衰患者血浆BNP浓度与hs-CRP、cTnI及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均成正相关。
作者:苏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焦虑抑郁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内科收治的18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根据患者的头痛类型分为偏头痛组和紧张头痛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测定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情况与焦虑抑郁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可有效控制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
作者:王兆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入院时均给予半坐卧位、高流量吸氧、镇静、利尿、强心等常规急救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基础之上加用硝普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 h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观察组总有效率9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急救基础之上加用硝普钠抢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伦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78例。常规组服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治疗组注射兰索拉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7.4%,高于常规组有效率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人数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流血患者运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杨雅阁;陈清亮;王静;李鸿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探究其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选取的1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分组(各59例),A组使用UAE治疗,B组使用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肌瘤直径变化、月经量、经期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疗效,A组总有效率为91.53%,B组总有效率为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者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复发情况更少。
作者:章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类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1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浆膜下子宫肌瘤20例,肌壁间肌瘤122例,术中共剔除肌瘤134例。结论剖宫产术中发现浆膜下子宫肌瘤尽可能剔除;黏膜下子宫肌瘤尽量剔除;肌壁间肌瘤中瘤体直径≥12 cm的深肌层肌瘤,不适宜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
作者:付泽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