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手术对海马硬化型颞叶癫痫的疗效

段宝奇;傅传经;高觉民

关键词:手术, 癫痫, 认知功能,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对海马硬化型颞叶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6例海马硬化型颞叶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Enge1分级和韦氏智力量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后Enge1 I级20例,Ⅱ级4例,Ⅲ级2例;总智商和操作智商分别为(98.5±7.6)分和(49.7±5.2)分,优于术前(82.7±6.4)分和(35.4±4.2)分(P<0.05);Enge1 I级患者的总智商、操作智商、言语智商分别为(102.6±8.9)分(、51.7±5.8)分、(50.6±6.1)分,优于其他患者的(87.9±7.1)分、(40.4±4.2)分、和(43.5±4.9)分(P<0.05)。结论手术治疗海马硬化型颞叶癫痫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和改善认知功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晚期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晚期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1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孕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PSQ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8.04%优于对照组88.00%,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降低PSQI评分,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刘福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某院近10年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在贫血患者病因查找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近10年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1684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按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86例,研究组898例,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种类的变化情况。结果缺铁性贫血、白血病以及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三种导致贫血的主要病因。研究组中患者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骨髓描述性诊断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找出贫血患者的病因,从而有利于临床医师进行对因治疗。

    作者:赵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PVP和 PKP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病例分为PVP组(44例)和PKP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和椎体相对高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KP组治疗后椎体相对高度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VP和PKP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具备良好临床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帮助患者恢复腰椎功能,其应用各具优势,均可作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开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异常报警结果评价

    目的:对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儿童静脉血标本异常报警提示进行评价。方法使用Sysmex XT-4000i血液分析仪对1675例儿童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同时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两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该分析仪异常提示功能的可靠性。结果 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儿童静脉血异常提示敏感性为92.1%、特异性为86.44%、阳性预测值为54.59%、阴性预测值为98.4%。结论 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儿童外周血异常报警提示功能良好,灵敏度高,可降低涂片复检率,提高日常检验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进一步对其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加以确认。

    作者:岳磊;刘玉曦;翟凯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探讨穴位贴敷护理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应用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穴位敷贴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P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以及GH评分等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陈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OPD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COPD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10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COPD加重期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在实施吸氧、抗炎和平喘等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观察组患者实施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沙丁胺醇单药吸入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呼吸方式包括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VE)及主观呼吸困难评分(Borg Score)。结果治疗4周后FEVl、FVC、IC、BS评分及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RR、Vt及VE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治疗中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能提高COPD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

    作者:张淑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方法及相关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内于我院治疗偏头痛的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治疗组25例,采用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治疗2~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80.0%,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追踪回访,未发现复发者。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是一种高效,副作用小,费用更少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瑞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重型手足口病早期危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接收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263例,其中普通型患儿884例,重型患儿37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导致重型手足口的危险因素进行讨论。结果普通型患儿3岁以下者小于重型,且重型小儿患者的体表温度、神经病变发生率、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等指标均在普通型小儿患者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患儿年龄普遍偏小,对于普通型患儿,若出现高热、神经系统症状、中性粒细胞偏高、血糖偏高等症状,转化为重型的可能性较高,应注意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杜宇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的196例需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观察组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除乳晕以外的切口手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灶的完全切除率、患者及家属对术后美观程度的满意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病灶完全切除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病灶切除率高,术后美观程度好,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

    作者:邹华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海盐热敷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海盐热敷在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下肢肌肉痉挛64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海盐热敷;对照组采用局部肌肉按摩。5~10 min对比两组患者肌肉解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31.2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于血液透析中并发肌肉痛性痉挛患者,海盐热敷较肌肉按摩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小芳;茅松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预见性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预见性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150例待产妇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待产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术中采取预见性风险评估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剖宫产术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出现几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出现几率为6.67%,对照组为12.0%,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率分别是94.67%、93.33%,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率分别是81.33%、76.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顾红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方式。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自我能力评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患者全面实现分级管理,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景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浅谈急诊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风险与预防策略

    目的:对我院急诊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我院急诊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将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5月完成的所有急诊高压氧治疗中所遇到的各类陪舱护理风险进行研究,提出并实施相对应的防护策略。结果通过制定实施防护策略,急诊护士的护理质量以及预防护理风险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有效降低了急诊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的风险。结论着重关注急诊高压氧治疗护理风险防护工作,并对护士开展相关的培训、质控,可以有效的提升高压氧治疗中护士的工作安全性及积极性,并且对于降低急诊高压氧治疗陪舱护理风险有着显著的效果。

    作者:于亚娟;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100例消化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初步探讨

    目的:针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产生感染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为有效防控患者产生感染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9月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有关资料,采用分析比较方法探讨产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产生医院感染症状,感染率为10%。其中4例患者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0%;病原菌共分离出18株,其中13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2.1%;2株为革兰阳性杆菌,占11.1%;1株为真菌,占5.6%;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感染各有1株,分别占5.6%。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患有糖尿病、机械插管等都是产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产生感染的比例较高,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患有糖尿病、机械插管等都是产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对预防控制呼吸道疾病提高重视程度,抗菌药物的应用应正确合理,才能降低感染率。

    作者:张继晔;孙秀芝;汪宁宁;苏加强;牟文玲;刘喜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管与引流管拔除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促进肠道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静文;范玉静;唐亚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手术护理的配合研究

    目的:研究对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手术护理和配合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疾病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胆囊疾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胆囊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丁卫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超声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于我院妇科肿瘤诊断的患者2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对照组106例,观察组行超声诊断,对照组行CT诊断检查妇科肿瘤,后将所有患者行病理学检查进行证实,比较两组总妇科肿瘤诊断情况。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对妇科肿瘤的诊断率为91.51%(97/106),其中卵巢癌的诊断率为89.04%(65/73),对照组诊断率分别为78.30%(83/106)、69.86%(51/7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妇科肿瘤的诊断率及卵巢癌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妇科肿瘤诊断优于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靖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淋巴囊肿发生率是5.88%,对照组淋巴囊肿发生率是19.61%,观察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