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78例。常规组服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治疗组注射兰索拉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7.4%,高于常规组有效率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人数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流血患者运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杨雅阁;陈清亮;王静;李鸿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MRI技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胃肠道间质瘤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CT检查,观察组行MRI检查,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胃肠道间质瘤病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胃肠道间质瘤疾病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证实结果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MRI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价值显著。
作者:杨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对收治的150例宫颈病变的患者,先门诊行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或宫颈刮片检查,对可疑病变患者再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组织检查,然后应用HPV-DNA进行检测,分析患者的HPV分型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检出HPV阳性120例,阳性率为80.0%;其中高危型51例,低危型27例,中国人常见型7例;复合型35例;而高危型的HPV 16、58,低危型HPV 11以及复合型的感染率比较高;50岁以上的患者感染HPV的几率高。结论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亚型的16、58和11比较高,因此在预防和治疗中要引起相关的注意。
作者:李君;何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添加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消化系统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恢复评分(124.5±12.6)分、对照组(111.4±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芍益胃汤能有效提升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治疗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高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COPD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10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COPD加重期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在实施吸氧、抗炎和平喘等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观察组患者实施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沙丁胺醇单药吸入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呼吸方式包括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VE)及主观呼吸困难评分(Borg Score)。结果治疗4周后FEVl、FVC、IC、BS评分及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RR、Vt及VE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治疗中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能提高COPD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
作者:张淑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本文就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病因进行探讨。中医认为月经过少病因有虚有实,虚者多因肾虚、脾虚、血虚、肝肾阴虚,实者多因气滞、寒凝、血瘀、痰湿。现代医学认为月经过少的发生与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受体、子宫螺旋动脉、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微环境相关。
作者:郭琴琴;王晓滨;郭蓉蓉;刘歌;戴玉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且中位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宋振民;李慧;强亚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心病呼吸功能。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0例,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语言障碍、行为障碍、思维障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现出的精神症状较多,发病年龄也多为低龄,发病急,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相对较轻。
作者:刘琳琳;王东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方式。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自我能力评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患者全面实现分级管理,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景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索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结肠癌患者,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淋巴结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张智斌;赵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各55例,A组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B组围手术期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均长于B组(P<0.05),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海敏;刘焱;张姣姣;王云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单份、双份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常规的监测,评价采单份或双份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本站2015年9月份的单份、双份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各30例,用血小板计数仪分别检测其采集前、后的血常规,并对血小板血常规的主要参数(Hb、Hct、Plt)进行分析。结果采单份或双份血小板的献血者采集前、后的血常规分别比较,其中血红蛋浓度(Hb)、红细胞比容(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采双份血小板,外周血的血小板相对下降较多,但仍在正常范围。结论采集单份或双份血小板都是合理可行的,对献血者身体健康无明显影响,对缓解临床血小板供应的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芳;龚宏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93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51例急诊患者分组依据为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采取护理措施的不同;观察组:分诊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分诊过程中实施传统护理;通过对比护理工作满意度以突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在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有效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显著,可以确保医院的形象良好,终显著提高医院急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盖纳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