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荣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检查的影响因素,并制定规避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0份尿液检查的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尿液检查的因素,包括临床用药,采集准备,标本保存,标本送检,标本检验这几个方面,统计其产生误差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规避对策。结果在这1600份尿检样本的检查结果中,存在较大误差的有72份,占比4.50%。其中临床用药时出现误差的有19份,占比26.39%;采集准备时出现误差的有14份,占比19.44%;标本保存时出现误差的有8份,占比11.11%;标本送检时出现误差的有6份,占比8.33%;标本检验时出现误差的有25份,占比34.73%。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中,要严格把关各个流程,将影响因素小化,将误差降至低,保证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耳穴压豆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方法选取7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夜间口服坎地沙坦酯;治疗组在口服坎地沙坦酯的同时加用耳穴压豆法。结果治疗后治疗能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同时坎地沙坦酯联合耳穴压豆能促使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向杓型高血压转换。结论耳穴贴压法能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曲玉梅;吴华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实施唑来磷酸注射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6例唑来磷酸注射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行静脉滴注,4 mg/次,4周/次,连续治疗4次,并采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预防感染、疼痛护理等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治疗后14例CR,18例PR,有效率达88.9%;27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率为75.0%。结论加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行唑来磷酸注射治疗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高会华;韩萍;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的颅脑采用CT与彩色型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经CT与彩超检查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价值。结果经彩超检查16例新生儿的颅内出现出血现象,CT为12例;彩超检查9例缺氧缺血类脑病,CT为12例;彩超检查20例脉络膜丛出现囊肿,CT为0例;彩超检查0例蛛网膜的幕下与下腔出血,CT为4例;彩超与CT对新生儿病灶的范围具有一致的敏感性。结论采用CT与彩超检查新生儿的颅脑疾病,对病变种类、分级及范围等有各自优势,应结合情况选择合适方法,以提高准确率。
作者:李爱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生脉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应用生脉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46例,应用硝苯地平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3.91%,具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SBP、DBP低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沛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主要的原理和概念;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⑶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⑷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⑸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⑹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冷凝集和红细胞碎片对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干扰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3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资料,抽取患者静脉血后进行37℃水浴,并以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指标,分析冷凝集和红细胞碎片影响。结果患者标本37℃水浴前的血液分析仪的结果与红细胞计数结果不符,且红细胞直方图呈多峰异常分布。结论冷凝集和红细胞碎片可能会引起血常规指标假性升高或者降低。
作者:张颜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6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小切口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术和常规开放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复位髓内钉固定术用于肱骨干骨折治疗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8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治疗,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优良93.02%优于对照组75.42%,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戴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期收治的76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各38例。实验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法莫替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效果显著,可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志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发病后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及尤瑞克林治疗后二者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采取血液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法测定NO及ET1,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NO及ET1水平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治疗后3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比较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7天,NO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ET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应用尤瑞克林能显著升高NO水平,降低ET1水平,早期改善症状,为防治脑梗死进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谭兴文;胡轶虹;刘松;戴绘;纪影实;庆疆;张征骄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两种方案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近期收治足踝关节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①组和②组,每组各75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固定疗效和术后足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②组患者固定疗效优于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患者术后足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可有效改善手术复位固定效果,提高踝关节运动功能,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
作者:陈碧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心病患者共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伴发组(n=64)和非伴发组(n=70)。比较两组患者易患因素、X线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发生率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吸烟发生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检查显示,伴发组左心室肥大和左右心室肥大的发生率分别为23.4%和14.06%,高于非伴发组10.0%和4.28%的发生率(P均<0.05)。治疗后,与非伴发组相比,伴发组好转比例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及死亡人数增加,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复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易患因素、左心室肥大及左右心室肥大发生率明显升高,且治疗转归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应综合考虑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
作者:郭睿蓉;吴明;张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32例患者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给予对照组32例患者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创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63%,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的快,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四肢深度烧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后疗效显著,治愈时间快,且皮肤功能恢复好。
作者:曹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产科门诊收治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症患者,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和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的方式进行手术麻醉,观察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以及影响。结果不同麻醉方式的手术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麻醉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是为理想的麻醉方法,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止疼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作者:吴征;齐正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采用膝关节运动康复器联合伸筋汤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运动康复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伸筋汤熏洗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运动康复器与伸筋汤熏洗联合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米诺环素的综合性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完成皮肤病患者的综合性治疗过程。方法采用皮肤诊断的相关治疗过程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皮肤感染情况、淋巴疾病、非免疫球菌的综合性泌尿炎症疾病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研究米诺环素的不同剂量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米诺环素的综合性治疗效果,实现对不同皮肤疾病的有效化治疗控制。结论采用米诺环素对各项皮肤类疾病的患者治疗过程具有较为合理化的控制管理,对综合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治疗使用价值。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在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放置3个月后,患者的痛经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月经量减少(P<0.05);子宫体积12个月内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且症状较轻。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都较高。
作者:叶新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将136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引流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患者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满意度,疗效显著。
作者:杜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并且术中无死亡病例,42例患者术后1 h内将气管内插管拔除后群补清醒,1例患者因病情加重送入监护病房。患者手术后的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优于术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对麻醉处理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来保证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刘铭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