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O溶血蓝光照射护理体会

于艳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 蓝光照射,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ABO溶血患儿蓝光照射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0例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过程中进行光疗前护理、光疗时护理、出箱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0例蓝光照射患儿无1例护理并发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ABO溶血患儿蓝光照射过程中有效护理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蛔虫症脐嵌顿2例报告

    肠虫症是因为人体进食了蛔虫卵污染的食物,蛔虫卵在人体小肠内生长发育,寄生于肠道损害人体的病症,此病在农村为常见多发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肠穿孔病例较少见,发生脐嵌顿者更少见,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蛔虫症肠穿孔、脐嵌顿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祖荣;杨菊玲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其血胰岛素抵抗及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对5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组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能显著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诱发因素之一.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作者:刘睦胜;付小田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维吾尔族妇女白带涂片快速染色多项检查结果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8~2009年收治有阴道炎症状如白带增多、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的维吾尔族妇女1280人,年龄20~65岁,行宫颈刮片后,涂片进行快速染色检查;同时选取就诊的汉族妇女2160例行对照检查,年龄21~60岁.试剂选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液.方法:刮取患者宫颈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均匀涂于载玻片后1/3处,涂片厚薄均匀,涂片无须固定,自然晾干.

    作者:妮沙克孜;阿曼古丽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中医脊柱绷拉摇晃治疗后关节紊乱的临床观察及其发病机制讨论

    资料与方法2007年以来运用脊椎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22~62岁,平均40岁.32例为初次发病,18例为重复发病,发病前均有不典型负重,扭动或姿势不协调诱因.发病时间短1小时,长1周,18例腰椎X线片检查,腰棘突偏歪8例,其余均无特殊发现.

    作者:唐大伟;彭树森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社区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脊柱活动不利. 其病程长、显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质量.许多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而出院,但很快又复发.为解决这种问题,我们重视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后的社区康复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琴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自制输液桌和凳在输液厅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输液桌和凳在输液大厅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应用.方法:将1200例门急诊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600例),采用环抱式输液位置行头皮静脉穿刺,试验组(600例)采用放于自制输液桌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观察两种不同位置进行穿刺的方法,对穿刺成功的影响.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相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试验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问题,从而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郑珊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老年吸入性肺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吸入性肺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老年人发病多,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为多见的一种肺部并发症[1],特别是老年人基础病变多而复杂,当发生吸入性肺炎时极易造成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2].

    作者:刘永萍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青光眼误诊误治分析

    目的:培养社区医师全面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重视社区医师首诊诊断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内科、急诊科和基层医院转来的青光眼误诊患者24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青光眼早期症状不典型,易在基层误诊.常见的误诊科室为急诊科和内科.24例患者中误诊为脑血管疾患7例,老年性白内障7例,急性胃肠炎5例,急性虹膜炎3例,急性角膜炎2例.结论:加强对社区医师的培养,养成重点、系统询问病史的习惯,逐步向全科医师转型.防止诊断片面性,尽量减少误诊误治,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高立敬;高阳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生长激素(GH)异常增高致垂体瘤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男,35岁.系昆明市东川碧谷镇王家村农民,十五六岁时诉头痛,17岁时被家人带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垂体瘤引起肢端肥大症,曾动过垂体瘤部分切除术.现患者再发头痛、高血压(180/100mmHg)、糖尿病(血糖25mmol/L),被家属陪送,于2005年7月26日再次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门诊就医,现患者身高2.34m,驼背.肿瘤门诊医生诊断:垂体瘤.为了查出病因,提高实验室分辨力,肿瘤门诊医生开单:①头颅核磁共振(患者因头颅过大、凸背睡平不了,头无法伸进去做核磁共振),仅做了头颅CT片;②查血清生长激素(GH).

    作者:谢育昌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82例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四肢多处骨折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进行四肢骨折手术治疗后,平均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标准,且X线片检查证实术后骨折部位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四肢多处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措施及准确的病情监测,是四肢骨折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芳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经验方治疗乳腺增生症62例

    乳腺增生症多见于中青年妇女,由于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用中医药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有效途径.2005年3月~2010年3月笔者应用自拟经验方治疗乳腺增生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翁舸;富齐英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宫术宁胶棒用于绝经期取器的临床观察

    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可逆的长效节育方法,是我国育龄妇女采用的主要避孕措施[1].妇女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缺乏,生殖器官萎缩,宫颈狭窄导致取器困难,因部分绝经妇女缺乏医学常识或对取出宫内节育器心存畏惧,常在绝经后数年才决定取出宫内节育器,造成施术困难.我们于2005年10月~2007年12月采用术前宫颈放置宫术宁胶棒用于绝经期取器,效果良好.

    作者:胡青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3年2484例小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回顾分析

    目的:通过对2484例小儿腹泻回顾分析方法: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结果:2484例小儿腹泻由A群轮状病毒感染856例,感染阳性率36.21%.结论:近年来轮状病毒是引起的小儿胃肠道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且非常有季节规律性,高峰期在10~12月份,其次在1~3月份,与文献报道的3~5月份略有时间差异.

    作者:马建芳;洪国才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护士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与调适策略

    抑郁情绪是护士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护士的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遇事缺乏信心;思维抑制,反应迟缓,行为被动,自我封闭;交往中感到自卑.护士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身的人格因素、职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心理卫生知识等.从加强内部自我调适和增强外部教育功能两方面能够缓解、消除护士的抑郁情绪.

    作者:姚桂英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鄱阳地区支原体肺炎相隔5年的变化

    目的:探讨鄱阳地区近5年支原体肺炎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3年和2008~2009年收治的肺炎病例,比较两个阶段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并对其临床特征及年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2~2003年收治肺炎3221例,诊断支原体肺炎139例(4.31%).其中3岁以下34例,3~14岁105例;2008~2009年收治肺炎5625例,诊断支原体肺炎698例(12.40%).其中3岁以下230例,3~14岁468例.小婴儿肺炎以喘憋为主的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增多,年长儿以胸腔积液和叶间积液增多,取代了以往细菌性肺炎和结核菌胸膜炎的病因.结论:近5年来本地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增加,并且以小婴儿为主.临床表现小婴儿和年长儿特征有所差别,值得重视.

    作者:潘天波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胆石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预测与评估

    目的:通过胆石病的B超声像图指标,指导胆石病的手术方式选择,评估LC手术难度.方法:根据胆石病的不同声像图特征,确定分类标准,选择手术方式、预测手术难度并与临床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方式符合率达97.7%,手术中转率3.5%,误诊率2%.结论:胆石病的B超声像分类指标对LC手术难度评估、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片红;黄小云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护理风险及安全对策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如有的患者不遵守医院规定擅自离院,使治疗护理不能正常进行;还有的患者擅自回家后病情发生变化而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引起不良后果而造成纠纷.现在很多医院的条件有限,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求家属陪护,而家属不能配合,发生患者在如厕或病区活动时不慎跌伤等.

    作者:李建华;任莲花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血塞通治疗脑出血早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脑出血早期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133例中小剂量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给予有改善血液循环作用三七皂苷类制剂静滴.结果:治疗2周、4周后,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估的结果表明,治疗组优于常规组(P<0.01,P<0.05).结论:脑出血的病人早期应用有改善血液循环效应的三七皂苷类药物, 可以促进血肿吸收, 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提高脑出血疗效.

    作者:袁魁珍;张芳;何慧君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急诊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

    急诊科室,人员复杂、病情危急,需争分夺秒进行救治,故常常来不及为其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和必要的检查(如肝功化验)就进行手术,因此,空气污染相对较重.为探讨能让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室内活动的环境下进行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更好地做好空气消毒工作,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现就我院急诊手术室各种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配合颌间固定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配合颌间固定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完成110例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配合颌间固定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应用经验.结果:110例中109例软组织创口Ⅰ期愈合.口内咬合关系正常.无口角下垂症状.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周围骨质无疏松,吸收现象.治愈率为99%.结论:坚强内固定配合颌间固定治疗颌骨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程卫林;丁喜发 刊期: 2010年第20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