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激素(GH)异常增高致垂体瘤1例报告

谢育昌

关键词:血清生长激素, 垂体瘤, 患者, 核磁共振, 附属医院, 肿瘤, 医学院, 头颅, 门诊就医, 昆明市, 肢端肥大症, 部分切除术, 医院就诊, 医生, 头痛, 病历资料, 糖尿病, 实验室, 高血压, 分辨力
摘要:病历资料患者,男,35岁.系昆明市东川碧谷镇王家村农民,十五六岁时诉头痛,17岁时被家人带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垂体瘤引起肢端肥大症,曾动过垂体瘤部分切除术.现患者再发头痛、高血压(180/100mmHg)、糖尿病(血糖25mmol/L),被家属陪送,于2005年7月26日再次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门诊就医,现患者身高2.34m,驼背.肿瘤门诊医生诊断:垂体瘤.为了查出病因,提高实验室分辨力,肿瘤门诊医生开单:①头颅核磁共振(患者因头颅过大、凸背睡平不了,头无法伸进去做核磁共振),仅做了头颅CT片;②查血清生长激素(GH).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ABO溶血蓝光照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ABO溶血患儿蓝光照射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0例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过程中进行光疗前护理、光疗时护理、出箱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0例蓝光照射患儿无1例护理并发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ABO溶血患儿蓝光照射过程中有效护理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作者:于艳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中药加针刺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证治心得

    资料与方法血栓性静脉炎多发于阳热体质,血脉瘀阻不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以实证居多,或实中挟虚.实者以血瘀,湿热毒结为主,虚者多气虚,阳虚.血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治疗原则:急性期多见血热壅滞,络损致瘀,治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遇风热或温热致瘀者治以祛风,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慢性期多见气虚瘀留,治以益气活血利湿,兼以清毒.

    作者:曹改杰;郝现军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积液穿刺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526例住院病人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的临床资料.结果:2526例胸腔积液在超声引导下均1次穿刺成功,术中发生出血18例,气胸21例,出现胸膜反应27例,复张性肺水肿11例,恶性肿瘤皮下种植4例,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2%.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虽属微创手术,但开展此项技术时加强并发症的防治至关重要.

    作者:刘静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利用晨会提问提升护士专业水平

    基层卫生院护士几乎没有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同时临床护士配置不足,护士日间忙于繁琐的日常护理工作,因而整体培训时间不多,加上学习主动性相对较低.实际临床工作中如何使护士掌握好护理基本理论,促进护理专业水平提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是基层医院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2009年是等级医院复审的一年,借助这个契机,护理部制定在全院各护理单元中开展5~10分钟晨会,提问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全院护理人员知识提升取得了满意成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唐志云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护士承担住院患者生活护理现状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和探讨护士承担住院患者生活护理工作的现状,为提高生活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现象学观点构成的方法,访谈10名当班护士.结果:通过类属分析、归纳、比较得出影响护士承担住院患者生活护理工作的三大原因,角色定位不准确、护士待遇差、护士工作负荷大等三方面原因.结论:改善住院患者生活护理质量事在必行,应唤起社会,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对住院患者生活护理的重视,通过改善护士工作待遇、强化护士角色定位等,不断提高住院患者生活护理质量.

    作者:杜潇利;梁青;王志凡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胎盘植入22例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1996~2008收治胎盘植入患者22例,平均年龄20~39岁(平均28.7岁),经产妇18例,初产妇4例,有剖宫产史12例,本次妊娠前人流者有15例,引产史7例,药物流产史2例.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19例.

    作者:谢茹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中药联合长效抗菌材料治疗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损害特点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目前治疗湿疹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钙剂、及含激素类外用药,婴幼儿口服药不太方便,长期或不当使用含激素类外用药可引起激素类不良反应,笔者针对婴儿的特点采用中药联合长效抗菌材料外用的方法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钟征明;何耀华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配合颌间固定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配合颌间固定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完成110例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配合颌间固定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应用经验.结果:110例中109例软组织创口Ⅰ期愈合.口内咬合关系正常.无口角下垂症状.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周围骨质无疏松,吸收现象.治愈率为99%.结论:坚强内固定配合颌间固定治疗颌骨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程卫林;丁喜发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维吾尔族妇女白带涂片快速染色多项检查结果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8~2009年收治有阴道炎症状如白带增多、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的维吾尔族妇女1280人,年龄20~65岁,行宫颈刮片后,涂片进行快速染色检查;同时选取就诊的汉族妇女2160例行对照检查,年龄21~60岁.试剂选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液.方法:刮取患者宫颈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均匀涂于载玻片后1/3处,涂片厚薄均匀,涂片无须固定,自然晾干.

    作者:妮沙克孜;阿曼古丽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耐药菌感染的治疗

    针对现阶段细菌耐药情况,采用以下药物治疗耐药菌感染.链阳霉素类主要产品是奎奴普丁与达福普汀马30:70(w/w)组成的制剂.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后者还能引起核糖体构型改变,增强前者与核糖体的亲合力,两者并用有明显协同作用,并能增大水溶性,可注射使用.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很强抗菌作用.抗MRSA的活性比万古霉素强,MIC为0.13~1mg/L.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作用也强于万古霉素,MIC为0.25~1mg/L.抗屎肠球菌活性较强,4mg/L时可抑制97.8%的菌株,但抗粪肠球菌作用较差,4mg/L时仅抑制1/3的菌株.对部分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属、脆弱拟杆菌和个别的革兰阴性菌如卡他莫拉菌、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也有作用,但对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作者:邓琳;马晓娥;张力红;李博禹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胆道术后早期夹闭T管对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病因及其治疗护理策略.方法:200例胆道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早期间断夹闭T管,对照组按传统护理T管.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快,疲劳程度较轻并改善快,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适当病例进行早期间断夹闭T管,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从而改善术后疲劳综合征,有助于尽早康复.

    作者:李蓉定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3年2484例小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回顾分析

    目的:通过对2484例小儿腹泻回顾分析方法: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结果:2484例小儿腹泻由A群轮状病毒感染856例,感染阳性率36.21%.结论:近年来轮状病毒是引起的小儿胃肠道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且非常有季节规律性,高峰期在10~12月份,其次在1~3月份,与文献报道的3~5月份略有时间差异.

    作者:马建芳;洪国才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膀胱俞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膀胱俞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2009年7月收集的10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臀部肌注.分析比较两组排尿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俞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可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赖葱葱;王玉华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发足背动脉栓塞1例

    目的:总结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的方法.结果:动脉栓塞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帮助极大,该病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蜀芸;郭苏云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V感染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对2003~2008年收治的5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肝五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54例其他非霍奇金肿瘤患者(原发肝细胞肝癌除外),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乙肝阳性率分别为27.5%、16.8%和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HBV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和一般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细胞癌除外).

    作者:石宝琳;王聪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体缺损的应用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寻找出复合树脂的优缺点,以便更合理地把复合树脂应用于临床的牙体缺损中.方法:取门诊牙体缺损患者100例,正规牙体制备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观察.结果:100例患者中观察2年,完好无损者87例(87%),脱落5例(5%),折裂4例(4%).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用于牙体缺损的修复,不仅能覆盖前牙病损,还能填补窝洞等,牙体在接受预备操作中磨耗少,方法简便,颜色逼真,聚合度较高,气泡少,可磨光,抗张度强等,深受广大医师及患者的欢迎.

    作者:魏玉芬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盖诺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癌症患者97例,男58例,女39例;年龄35~73岁,肺癌56例,转移性乳腺癌26例,鼻咽癌8例,胃癌6例,肝癌1例.方法:对所有接受盖诺治疗的患者进行外渗原因分析以及外渗的综合对策护理.

    作者:翟慎华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患者输液中的应用与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08年10月住院治疗的病人128例,男68例,女60例;年龄4~9岁,平均6.8岁;体重19~38kg.疾病种类不做特殊限定.操作方法:准备齐输液用物,包括静脉留置针、输液消毒盘和应输入的药物,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并排尽空气备用.选择好浅表静脉(包括浅表手背、足背静脉和头皮静脉).

    作者:申玉梅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从药物的不同性能(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加入不同辅料、采用不同的加工炮制等方面论述.结论:中药炮制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0年第20期

  •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在胆道梗阻性疾患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胰胆管水成像(MRCP)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胆道梗阻性疾患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110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恶性胆道梗阻病例的MRCP及DWI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道结石65例;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11例,壶腹部癌及胰头癌21例;肝门部癌13例.结果:110例胆道梗阻性病例中,经MRCP检查对胆道梗阻性扩张均显示明确,梗阻部位均能准确定位;其中胆道结石于MRCP原图及三维重建图显示清晰,均表现为低信号影,在DWI中呈低信号;胆道肿瘤性病变在MRCP中梗阻征象及梗阻部位显示清晰;胆道肿瘤性病变在DWI中呈高信号,显示清晰;胆管炎性狭窄在MRCP中梗阻征象及部位显示明确,在DWI中呈等信号.结论:在进行MRCP检查的同时,辅以DWI检查有助于提高胆道梗阻性疾患诊断的准确性.应用MRCP结合DWI应成为诊断胆道梗阻性疾患的推荐方法.

    作者:马恩潭;赵国胜 刊期: 2010年第20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