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344大鼠常见非增殖性病变病理学观察

尹纪业;董延生;袁本利;瞿文生;余寿忠;原野;王和枚;丁日高

关键词:大鼠, 病理学
摘要:目的 建立F344大鼠自发性非增殖性病变背景数据,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方法 SPF级F344大鼠336只,雌雄各半,8周龄,本中心屏障环境下饲养,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于6、12、18和24个月4个时间点处死动物32、64、64、176只,常规病理学取材制片后显微镜检查,观察统计四个时间点动物自发性病变的病变类型和发病率.结果 主要的非增殖性病变包括乳头肌纤维化、肺细支气管旁慢性炎症、肾脏病变包括肾小管扩张、蛋白管型、肾小管萎缩和钙沉积等,睾丸精子生成障碍、卵巢生长卵泡数量减少等生殖器官组织的退行性改变等.结论 在本中心现有条件下,随动物生存期的延长,F344大鼠自发性非增殖性疾病病变程度和发病率均有所增加.本实验丰富了F344大鼠自发性病变的背景资料,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在心肌重塑中的作用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HB-EGF是多种细胞的有丝分裂原,参与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心肌细胞肥大,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表达增多,是心肌重塑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生长因子.本文综述了HB-EGF在心肌重塑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邵海涛;张连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猴腺病毒研究进展

    猴腺病毒(simian adenovirus,SAdV)是猴类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常在病毒之一,可引起肺炎、咽炎、肠胃炎、结膜炎等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主要感染猕猴、非洲绿猴、黑猩猩和狒狒等[1]属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有学者认为SAdV感染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1],也有报道认为其种间交叉传播在非人灵长类中可能普遍发生,是动物传染病似的感染[2,3].SAdV是否感染人类尚未见报道,但已从猴的分泌物中发现了可能和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us,HAdV)发生重组的新型腺病毒[4].SAdV与HAdV亲缘关系很近,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也相似,是人腺病毒研究的理想模型.目前已经制定了研发猴腺病毒模型的目标,用于研究感染机制,促进腺病毒基因治疗和疫苗开发进程[3].但猴腺病毒自然感染流行情况的研究依然很少.本文将就SAdV的发现与分类、生物学特性、感染特点及检测方法做一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作者:张荣建;贺争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WIP1对小鼠B细胞及T细胞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WIP1基因对小鼠骨髓B细胞发育及胸腺T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骨髓B细胞及胸腺T细胞发育中各阶段的细胞比例.结果 虽然WIP1缺失小鼠骨髓B细胞发育各阶段比例正常,但骨髓总体B细胞比例下降;WIP1基因敲除小鼠胸腺发育障碍,CD8/CD4双阴性细胞比例增高,CD8/CD4双阳性细胞比例降低.结论 WIP1基因在小鼠骨髓B细胞及胸腺T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陟阳;张俊伶;马小茗;易微微;陈显达;石桂英;鞠振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吸烟对大鼠肺组织B7-1/B7-2及其相关配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吸烟对大鼠肺组织B7-1/B7-2及其相关配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在吸烟所致肺部慢性炎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不吸烟组、吸烟6周组和吸烟12周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大鼠气道周围肺间质中慢性炎症细胞胞膜B7-1B7-2、CD28和CTLA-4的表达水平.结果 吸烟6周组与吸烟12周组大鼠肺组织B7-1、B7-2、CD28和CTLA-4表达量较不吸烟组均显著增高(P<0.01),吸烟12周组较吸烟6周组表达量也均增高(P<0.01),随吸烟时间的延长各指标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吸烟可引起大鼠肺组织B7/CD28/CTLA-4表达水平的增高,提示APC可能在吸烟所致肺部慢性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洁;许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近交系小鼠过氧化氢酶-2遗传生化标记位点的研究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近交系小鼠遗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对近交系小鼠过氧化氢酶-2生化标记位点进行研究.方法 将CBA/Ca与BALB/c交配得到杂交F1代动物,同时将CBA/Ca与C57BL/6交配得到杂交F1代动物,然后通过F1代动物之间的交配,以及F1代动物与母代的回交,得到F2动物,对F2代动物进行过氧化氢酶-2生化标记检测.结果 在杂交F1代不表现的过氧化氢酶-2的b型基因,在F2代出现.结论 近交系小鼠过氧化氢酶-2遗传生化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a是完全显性的.

    作者:王洪;刘双环;王淑菁;岳秉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Cu2+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急性毒性影响

    目的 研究Cu2+和SDS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存活率的影响,了解裸项栉鰕虎鱼的毒性敏感性.方法 实验选取了五个不同日龄的仔鱼,设置了8个不同Cu2+浓度水平和7个SDS浓度水平,实验时间为96 h.结果 日龄、Cu2+浓度和SDS浓度均对裸项栉鰕虎鱼仔鱼的存活率产生影响,随日龄的增加,各处理组仔鱼存活率均升高.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裸项栉鰕虎鱼用于生物毒性检测,具有比同类生物更宽的适用范围、更适宜的毒性敏感性.

    作者:王国栋;徐科凤;黄韧;郑琰晶;陈琳;林忠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IL34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和表型分析

    目的 建立白介素34转基因小鼠,研究该基因在小鼠中表达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 把人的IL34基因插入CMV启动子下,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IL34转基因C57BL/6J小鼠.PCR鉴定IL34转基因小鼠的基因表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IL34蛋白的表达水平,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34转基因小鼠重要器官的病理改变.结果 建立了2个品系的IL34转基因小鼠.转入的人IL34基因在脾脏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内源性IL34.组织学分析显示IL34转基因小鼠各重要器官如脑,心,肝,肾,肠等的形态结构均正常,但脾脏的生发中心比较活跃,白髓的范围比野生型小鼠大.结论 成功建立了IL34转基因小鼠,IL34基因的过度表达对免疫系统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杨青;全雄志;廉虹;张旭;马春梅;张连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淫羊藿素体外抗淋巴瘤细胞增殖效应

    目的 本实验以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株为模型,研究淫羊藿素(icaritin,ICT)是否抑制瘤细胞增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透射电镜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CT对EL-4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RT-PCR技术、比色法分析ICT的作用机制.结果 ICT对EL-4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及时效关系.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ICT可诱导EL-4细胞凋亡.RT-PCR显示,ICT作用于EL-4细胞后,bcl-2、P21基因的mRNA表达下调,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显著增强.结论 ICT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系通过下调bcl-2、P21 mRNA表达,激活Caspase-3、Caspase-9蛋白等途径实现的.

    作者:范双翼;余英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未净化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繁育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目的 分析未净化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繁育和生长指标,并利用直接测序法分析其遗传稳定性.方法 随机选择40对Z:ZCLA长爪沙鼠,记录其繁殖胎次、产子数等指标,分析其仔鼠的生长发育情况.遗传稳定性分析选择Z:ZCLA长爪沙鼠非同胞、非亲代个体33只,提取肝脏基因组DNA,PCR扩增D-Loop序列,产物纯化后双向测序,测序结果与Z:ZCLA长爪沙鼠标准序列比对.结果 Z:ZCLA长爪沙鼠每胎产仔7只,胎间隔多在20~60d间,雄性体重高于雌性.遗传稳定性分析检测发现33只Z:ZCLA长爪沙鼠序列与标准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Z:ZCLA长爪沙鼠群体内未发现遗传多态性,说明该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作者:李长龙;石巧娟;卢领群;柯贤福;戴方伟;萨晓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豆异黄酮对雌鼠初情期等生殖性状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雌鼠初情期等生殖性状的影响,为母鼠的安全饲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本实验选用210只21日龄ICR雌鼠随机分成3组,饲喂含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0 mg/kg、50 mg/kg、400 mg/kg)的饲料.每日检查母鼠阴道开张和阴道栓情况.采集母鼠45和65日龄时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雌激素含量,并统计45、65日龄体重和子宫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上皮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 雌鼠阴道开张的平均日龄分别为27.2 d、26.1 d和25.8 d,400 mg/kg组显著早于剂量为0mg/kg的对照组(P<0.05);雌鼠平均初次配种时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到45日龄和65日龄时400mg/kg组雌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8周后两个试验组在子宫间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腺上皮中400 mg/kg组显著高于50 mg/kg组和对照组(0 mg/kg);但是在腔上皮中,各组间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饲喂每公斤含40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可以刺激初情期前母鼠阴道的开张,提高雌鼠的体重,降低65日龄时血清雌激素含量,并在饲喂8周后影响子宫间质和腺上皮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而饲喂每公斤含5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仅对小鼠45日龄体重及饲喂8周后子宫间质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有所影响.

    作者:尹艳云;鲍文玉;倪和民;刘云海;郭勇;张鸿波;王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F344大鼠常见非增殖性病变病理学观察

    目的 建立F344大鼠自发性非增殖性病变背景数据,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方法 SPF级F344大鼠336只,雌雄各半,8周龄,本中心屏障环境下饲养,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于6、12、18和24个月4个时间点处死动物32、64、64、176只,常规病理学取材制片后显微镜检查,观察统计四个时间点动物自发性病变的病变类型和发病率.结果 主要的非增殖性病变包括乳头肌纤维化、肺细支气管旁慢性炎症、肾脏病变包括肾小管扩张、蛋白管型、肾小管萎缩和钙沉积等,睾丸精子生成障碍、卵巢生长卵泡数量减少等生殖器官组织的退行性改变等.结论 在本中心现有条件下,随动物生存期的延长,F344大鼠自发性非增殖性疾病病变程度和发病率均有所增加.本实验丰富了F344大鼠自发性病变的背景资料,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

    作者:尹纪业;董延生;袁本利;瞿文生;余寿忠;原野;王和枚;丁日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MicroRNA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microRNA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细胞的蛋白质表达,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功能行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脑内microRNA的表达发生改变,异常表达的microRNA可从多种途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对microRNA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疾病发病机制的诠释也有利于microRNA调控机制的探讨.

    作者:梁春联;秦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种关于建立家兔人工气道方法的评价

    目的 比较关于家兔三种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AA)建立方法,为实验中快速建立家兔人工气道选择较好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共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气管切开法、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法建立人工气道,比较各组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首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法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明显短于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法和气管切开法,首次成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气管切开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法、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为(10±5)%,气管切开组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10)%,(30±10)%.结论 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是现阶段建立家兔人工气道时值得优先考虑的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

    作者:李晓霞;郎中兵;陈楠;徐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重组疫苗预防免疫减轻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行为学损伤

    目的 研究轴突生长抑制因子重组DNA疫苗对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预防治疗.方法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重组DNA疫苗肌肉注射APP/PS1双转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设野生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疫苗组.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差别.结果 疫苗组小鼠在4.5月龄水迷宫实验中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对照及空载体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肌肉注射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重组疫苗能够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玲玲;马全红;杨武林;刘颖;马春梅;黄澜;徐艳峰;朱华;邓巍;肖志成;秦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动物学科教学初探

    本文总结了在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实验动物学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了有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等方面的建议.希望为八年制医学生未来的科研工作搭建一座有效的桥梁,培养他们出色的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岳敏;张嘉宁;王万山;顾为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鼠对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HspX融合基因的免疫反应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HspX融合基因的免疫原性.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NS组、BCG组、pcDNA-HspX组和pcDNA-Ag85B-Esat6-HspX组,每组10只.BCG组只在0周时皮内注射卡介苗1次.NS组、pcDNA-HspX组及融合基因组分别于0、2、4周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重组质粒DNA,共免疫3次.在免疫的第2周,4周及后一次免疫后2周检测体血清中的总IgG水平.同时,后一次免疫后2周,取脾细胞检测细胞免疫反应.结果 构建的融合基因重组质粒DNA免疫动物后能产生针对结核杆菌特定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HspX融合基因可作为DNA疫苗进行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袁伟;董娜;张丽芳;林树柱;向志光;乔红伟;秦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IL-19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IL-19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大鼠进行雾化卵清蛋白,制备哮喘模型大鼠.提取哮喘大鼠ASMCs进行培养,分别以1 μg/L、10 μg/L、100μg/L IL-19干预ASMCs生长.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ASMCs增殖情况,观察不同浓度IL-19对ASMCs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鼠相比,慢性哮喘大鼠ASMCs增殖明显,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经10μg/L、100μg/L IL-19干预后,慢性哮喘大鼠ASMCs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增殖亦减弱.且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而经1μg/L IL-19干预后,慢性哮喘大鼠ASMCs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及增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一定浓度的IL-19可能抑制慢性哮喘大鼠ASMCs的增殖.

    作者:李年珍;张焕萍;柴景伟;张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