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用药

付国兰;白玉琴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饮食控制, 妊娠糖尿病, 蛋白质含量, 餐后高血糖, 治疗目标, 正常发育, 运动, 药物, 新鲜蔬菜, 胎儿, 妊娠结局, 健康教育, 监测, 合理营养, 代谢指标, 并发症, 孕妇, 酮体, 生成
摘要: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监测几个方面.治疗目标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健康教育和代谢指标的监测来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饮食控制的原则是不引起饥饿性酮体生成,不引起餐后高血糖,提供足够热量和合理营养,保证胎儿正常发育,蛋白质含量应占20%,多食绿色新鲜蔬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吲哒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吲哒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两组,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64例,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36例,两组均用吲哒帕胺口服,疗程20天.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显效42例,有效19例,有效率为95.3%;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显效18例,有效12例,有效率为83.3%,总有效率91%.结论:吲哒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肯定,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刘秋丽;李玉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围化疗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围化疗期的护理干预影响.方法:对120例新入院肿瘤患者,通过采取护士首接负责制进行访谈、问卷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运用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围化疗期的护理干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癌、悲观及抗药等心理,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解除思想顾虑,提高治疗依从性,密切护患关系,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珍;林淑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陇西县城镇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妇女生殖健康的状况,寻找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开展城镇已婚妇女病普查普治,并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普查率低,患病率高, 生殖道感染及乳腺疾病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大对妇女健康的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妇女病的防治工作,可有效降低妇女病的发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行冠状动脉CT,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程度.同时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两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对血脂异常进行的积极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致心肌缺血发作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包春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19例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骨骼为主,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是血清学阴性引起疼痛和僵硬的脊柱关节病中常见的疾病.属于风湿病范畴.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目前非风湿专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不少病人被误诊,失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时机,导致病人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病人工作和生活.现将19例强直性脊柱炎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毕经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分析

    目的:通过对西药门诊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门诊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门诊处方34 224张,其中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处方3 124张,占总处方数的9.10%.结果:不合格处方574张,占所查喹诺酮类处方18.40%.结论:门诊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作者:周仲强;刘玉艳;张恩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保守性手术结合PC方案化疗20例分析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其在组织学上位于良性及恶性之间,又称为低度潜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15%.好发年龄20~40岁,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故我们从1995年以来采用保守性手术结合PC方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博山区2004~2007年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改善我区狂犬病暴露后的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博山区所有预防接种门诊2004~2007年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登记的8410例疫苗接种者中,男:女=1.47:1,暴露的高危年龄段为20~40岁,占58.57%;职业以工人居多,占46.87%,高发月份为每年的7、8、9月,共占37.78%.23.95%的接种者为城镇居民,76.05%来自乡村.绝大多数接种者是被犬致伤,占89.17%.伤及部位以下肢居多,占47.06%,其次为上肢.接种者中Ⅲ级暴露所占构成比高,为55.97%.暴露后未处理伤口者的比例为11.55%.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者8171例,占97.16%.10.23%的暴露者使用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城镇暴露者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使用率高于农村.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增强高危人群的狂犬病防治意识,提高暴露人群免疫预防接种率,达到真正的免疫预防效果.

    作者:郭方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在预防脑梗死再发缺血事件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生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88例分为氯吡格雷组(82例,75mg/日),阿司匹林组(106例,阿司匹林肠溶75~100mg/日).主要终点指标:①再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②经CT证实的脑出血;③外周血管血栓栓塞;④出现胃肠道、眼底或皮肤出血.结果:氯吡格雷组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发生率(6.1%)低于阿司匹林组(26.7%,P<0.05).氯吡格雷组出血发生率为7.32%,低于阿司匹林组(7.6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预防缺血事件再发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且并未增加出血性并发症.

    作者:孙迎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晨尿微量蛋白测定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晨尿微量蛋白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82例高血压患者与53例健康体验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α1微球蛋白.结果: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α1微球蛋白排泄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α1微球蛋白排泄量显著高于健康体验者,对高血压患者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α1微球蛋白,是发现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淑玲;曾双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创静脉化疗稳固保温装置

    肿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时,药物腐蚀性大,刺激性强,往往选择前臂静脉穿刺化疗.但由于化疗时间长,前臂皮肤暴露在外,尤其在寒冷季节,患者感觉不舒适,且因咳嗽、进餐、排便时易造成穿刺部位渗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出于人性化服务,根据人体解剖学及力学原理,为此设计制作静脉化疗稳固保温装置.

    作者:郑黎明;郭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健康教育

    目的:使患儿家长系统掌握高热惊厥有关知识,避免惊厥反复发作造成脑细胞损害,影响智力发育.方法:对20例高热惊厥患儿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的教育.结果:随防19例家长能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正确掌握物理降温及退热用药知识,无惊厥再发生.1例因忽视体温观察超过39℃致使惊厥再次发生,家长对健康教育掌握及知晓率为95%.结论:做好高热惊厥患儿的出院健康教育,对预防高热惊厥再次发生,防止脑损害有积极重要意义.

    作者:杨树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因服拉米夫定致乙肝病毒ymdd变异或对拉米夫定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均为服用拉米夫定后基因检测出现ymdd变异或HBV-DNA降低后又升高),按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A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贺维力)10mg/日口服、拉米夫定重叠应用3个月,疗程6个月,B组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g/日,疗程6个月,治疗后检测乙肝患者ALT、HBeAg、HBV-DNA变化.结果:6个月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ALT复常率,A组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DNA及HBeAg阴转率,A组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对因服用拉米夫定致乙肝病毒ymdd变异或对拉米夫定耐受的患者有效.

    作者:杨永锐;李惠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首诊责任护士的护理模式建立与实施

    目的:建立首诊责任护士的护理模式,强化落实整体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建立首诊责任护士的护理模式、职责与内涵,并进行培训.通过科、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考核及住院患者的调查问卷,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经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首诊责任护理是强化落实整体护理,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许亚平;张晓芳;张淑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生与医疗纠纷

    医院的主体工作是诊疗病人,使病人从身体及心理得到治疗.疾病有它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并不是医学生在学校及书本上所学到的普遍存在的症状及体征.而病人一定要求医生对他们的诊断及治疗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病人的健康理念,社会对医疗界的误解,均因诊疗过程中的不理想而导致医疗纠纷.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行冠状动脉CT,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程度.同时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两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对血脂异常进行的积极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致心肌缺血发作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包春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颈锥切术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对66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的有8例,其中5例与宫颈锥切术病理相符,2例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级别上升,1例病理级别下降;Ⅱ级有23例,有9例与宫颈锥切病理相符,3例宫颈锥切病理级别上升,11例病理级别下降;Ⅲ级有35例,其中有16例与宫颈锥切病理相符,7例宫颈锥切病理级别上升,12例病理级别下降.结论:阴道镜下活检,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宫颈锥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缺陷.

    作者:方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30例临床分析

    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MTX)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30例,成功25例,占83.33%,5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内出血,或血、尿HCG持续不降甚至有上升趋势,行腹部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赵翠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张家港市207名学龄前儿童智力测试结果分析

    我们于2003年11月20日~2004年4月30日,对我市西张镇207名农村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试,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城市用).智力测试人员由经北京大学医学部统一培训后的市妇幼保健所专业人员承担.

    作者:周亚萍;陶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半圈纵缝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窝缘口上半圈纵缝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3例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采用5、7点动脉缝扎,窝缘口上半圈纵行缝合,导尿管气囊压迫腺窝与膀胱腔隔离.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7分钟,出血量平均120ml,术后冲洗液转清时间平均3小时.结论:本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较为理想的窝缘口缝合方法.

    作者:刘平民;魏福奎;王光明;张鹏;海军;孔德军;王耀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