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分析

王春晓;包颖;张莹;吴丽姝;裴丽杨;马天好;王丹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宫颈上皮内瘤变
摘要: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行LEEP术的CI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术前均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均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PV转阴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研究组患者HPV转阴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治疗CIN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HPV的转阴率,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B超显示甲状腺内钙化对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利用B超施以甲状腺内钙化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甲状腺结节内伴钙化灶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术前对患者施以B超检查,终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50例患者中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26例(52.00%):表现出微小钙化患者7例(26.92%);表现出粗大钙化患者19例(73.08%);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24例(48.00%):表现出微小钙化患者14例(58.33%);表现出粗大钙化患者10例(41.67%).恶性病变患者中微小钙化患者明显多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施以病理学检查发现,50例患者中,表现出微小钙化的患者10例(20.00%);所有患者均未呈现出粗大钙化的情况.临床通过施以B超检查,终发现表现出微小钙化的患者15例,表现出粗大钙化的患者35例.临床通过施以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针对表现出微小钙化的15例患者,呈现出乳头状癌阳性的患者11例(73.33%);35例粗大钙化患者,呈现出乳头状癌阳性的患者5例(14.29%);通过B超检查发现,微小钙化患者出现乳头状癌例数明显高于粗大钙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结节内伴钙化灶的患者施以B超检查,对于患者表现出的甲状腺内钙化情况可以进行有效明确,从而可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孙美英;刘晓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抗VEGF药物临床路径与护理路径的研究

    本文对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路径与护理路径进行分析.抗VEGF药物临床路径与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显著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视力,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贾玉叶;梁敏;李玲丽;纪惠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研究组患者实施PVP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 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VP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林壁鸿;黄海安;洪汉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其罕见且具有不同混合形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男性化、月经不规则、闭经或腹部肿块,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卵巢两性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探讨卵巢两性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叶萍;叶秀仙;彭靓;谢晓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手术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手术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1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学龄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等待手术以及麻醉诱导时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以及患儿的麻醉诱导配合程度.结果 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时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等待手术、麻醉诱导时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合作量表(ICC)评分为(1.84±1.32)分,低于对照组的(2.96±1.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分为(15.47±4.31)分,高于对照组的(13.21±3.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护理对将行手术治疗的学龄前患儿进行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儿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儿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并提高患儿麻醉诱导的配合程度.

    作者:辛映卿;彭文丽;徐沛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护理价值

    目的 针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4.57±1.77)分低于对照组的(48.21±1.12)分,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2.35±1.67)分低于对照组的(43.54±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有效心理护理,能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能起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效果.

    作者:王东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所以对于该药品的管理应该采取相关的管理制度.做好对于西药房的检查工作,对于药房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同时在进行应用的时候,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需要做好高危用药的安全性管理,减少高危药物的错用和滥用,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在医疗过程当中的安全性.本研究分析总结西药房的高危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并且对一些管理措施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可行参考.

    作者:王宏举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实施开胸肺叶切除与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9月 ~2016年9月收治的28例NSCLC患者作为实验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另随机选择本院2008年9月 ~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28例NSCLC患者作为常规组(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肺功能指标、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为(65.35±6.74)%、心率(HR)为(81.20±14.35)次/min、大自主通气量(MVV)为(72.51±1.03)%,均分别优于常规组的(71.54±4.32)%、(98.36±10.58)次/min、(64.46±0.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3.58±11.54)min、引流时间为(4.23±0.42)d均短于常规组的(142.56±10.42)min、(6.47±0.63)d,实验组患者手术失血量为(98.69±26.75)ml少于常规组的(157.45±39.52)ml,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为(5.12±1.74)分低于对照组的(8.84±1.21)分,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 低于常规组的28.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SCLC治疗中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应用效果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值得推广.

    作者:韦武芝;刘宝珊;吕文强;曾贵青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不良消化道症状的效果,阐述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和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加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5.33%(143/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7%(121/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2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3%(47/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5.21±7.56)分,观察组为(32.41±5.9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化疗后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临床价值高,值得推行.

    作者:李莉;李碧秀;陈立敏;李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和分析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体检的体检健康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5.95±5.46)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为(6.52±1.25)μmol/L、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为(9.43±1.15)μmol/L、尿酸水平为(275.95±25.44)μmol/L.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1.45±3.23)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为(4.75±0.98)μmol/L、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为(6.70±1.26)μmol/L、尿酸水平为(371.54±33.24)μmol/L.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验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冯佩青;朱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62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高压氧治疗,以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31例.A组高压氧治疗患者予以普通护理,B组高压氧治疗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A组的77.42%(2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55%(29/31),明显高于A组的74.19%(23/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辅以综合护理,可大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的应用对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184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2例.两组患者均在检查评估后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一般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2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4%,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的应用能更有效提高骨科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感染发生率,规范和完善骨科手术患者预防感染治疗的管理.

    作者:罗盛珍;敖立想;敖咏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住院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住院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200例GDM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保持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严格控制饮食、自我血糖监测、坚持锻炼及定期产检保持率分别为95%、90%、85%、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0%、70%、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全程健康教育联合常规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行为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欧阳丽芬;韩凤琼;谢元莉;叶思趣;陈理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行LEEP术的CI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术前均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均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PV转阴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研究组患者HPV转阴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b凝胶治疗CIN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HPV的转阴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晓;包颖;张莹;吴丽姝;裴丽杨;马天好;王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血清胱抑素C对慢性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早期诊断慢性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64例慢性肾病患者设为慢性肾病组,同期体检健康人64例设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两组CysC、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并比较慢性肾病组患者3项指标异常检出率.结果 慢性肾病组患者BUN、CysC、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49、36.652、20.963,P<0.05).慢性肾病组患者血清CysC检测48例异常,占75.0%;血清SCr检测37例异常,占57.8%;血清BUN检测31例异常,占48.4%,血清CysC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高于血清SCr与BUN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7、9.556,P<0.05).结论 检测血清CysC可早期诊断慢性肾病,有利于临床尽早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刘付敬樟;文丽斯;何赖长;莫冬梅;陈海金;繆旭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电子病案首页缺陷分析及其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电子病案首页缺陷的原因及相应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出院患者的1600份电子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将未采用干预措施的800份作为对照组,将采用干预措施的800份作为观察组.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两组电子病案首页缺陷内容进行归类、统计、对比,同时根据比较结果分析首页缺陷原因.结果 对照组800份病案中,缺陷病案220份,缺陷率27.50%;观察组800份病案中,缺陷病案55份,缺陷率6.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缺陷项目统计各项信息显示,两组病案缺陷率排列前三位的均是基本信息错误、疾病诊断选择错误、入院病情判别错误.观察组各项缺陷项目信息的缺陷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建立病案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加强病案首页填报培训、增强临床医师责任心等干预措施应用于电子病案首页填写中,可以有效控制缺陷率.

    作者:罗小丽;沈炽强;王素芬;张扬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66例H型高血压患者(Hcy>10μmol/L)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6例入院体检的健康者(Hcy<10μmol/L)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Hcy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同危险患者Hcy水平.结果 入院时、1个月后、3个月后,观察组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高危组患者Hcy水平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罹患高血压的几率升高,且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也增高,且危险性越高.

    作者:王炜;姚惟昊;卢丽云;张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措施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完全依从20例(50.0%),基本依从18例(45.0%),不依从2例(5.0%),依从率为95.0%(38/40).对照组完全依从19例(47.5%),基本依从11例(27.5%),不依从10例(25.0%),依从率为75.0%(30/40).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作者:李威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前列腺癌中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2α)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在前列腺癌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前列腺病理切片,其中30例确诊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组),28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增生组),58例标本均进行拓扑异构酶Ⅱα 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拓扑异构酶Ⅱα 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前列腺癌组Gleason评分与拓扑异构酶Ⅱα 表达的关系.结果 拓扑异构酶Ⅱα 表达情况:前列腺癌组中26例(86.7%)阳性表达,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中5例(17.9%)阳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560,P=0.000<0.05).前列腺癌组Gleason评分≥7分时,拓扑异构酶Ⅱα 阳性表达为16例;而Gleason评分<7分时,拓扑异构酶Ⅱα 阳性表达为10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P<0.05).结论 应用拓扑异构酶Ⅱα 检测有助于辅助前列腺癌的诊断,而Gleason评分增高,拓扑异构酶Ⅱα 的表达增高.

    作者:牛吉瑞;于茵;邢兆辉;张睿;唐蕊;孙士恒;王锋;王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潍坊市昌邑地区2005~2012年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潍坊市昌邑地区2005~2012年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005年1月1日 ~2012年12月31日潍坊市昌邑地区3个街道、6个镇的8424例有生育行为的家庭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严格质控.结果 共调查了7142个家庭,婴幼儿7524例,出生缺陷儿53例,发生率为0.70%(53/7524).出生缺陷儿与无缺陷儿2005~2008年出生、孕检全程覆盖、孕妇初中及以下文化、服用叶酸、孕期密切接触动物、有妊娠合并症、乡镇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缺陷呈明显下降趋势,多发生在乡镇、孕检全程覆盖不佳、文化水平不佳、接触危险因素的对象.

    作者:于淑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