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注射与手法训练联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研究

杨艳艳;王景涛;杨柯

关键词:穴位注射, 手法训练, 小儿脑瘫,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穴位注射与手法训练联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小儿脑瘫患儿,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穴位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利用经络穴位理论,同时在特定穴位注入营养神经药物,可提高手法训练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培酮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研究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联用组(30例)与对照组(32例).联用组采用利培酮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两组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来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联用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治疗7、14 d后对兴奋、冲动、情感活跃的症状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联用组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培酮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症状的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杨富菊;刘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膈下逐瘀汤联合拉米夫定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对膈下逐瘀汤联合拉米夫定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的效果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膈下逐瘀汤和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独服用拉米夫定对化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学标志物阴转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学标志物阴转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膈下逐瘀汤+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降低纤维化,临床应用方面价值很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庆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4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电灼治疗后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待创面愈合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仅给予电灼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0.93%和5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中均感局部麻醉时较疼痛,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许衍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258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对照组实行产褥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抑郁水平.结果 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产褥期产妇实行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水平,并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漏斗胸行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8 min,均于术后5~7 d出院.患者胸廓畸形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朱红军;曹纪伟;刘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8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合并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健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脑钠肽对房颤消融术效果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前脑钠肽(pro-BNP)对房颤消融术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219例行电生理检查和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其远期复发情况分为消融成功组和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内pro-BNP水平.结果 随访12个月后发现,219例患者复发率为35.2%,消融成功组患者pro-BNP水平呈现出降低趋势,而复发组患者pro-BNP水平呈现出升高趋势,消融成功组与复发组患者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ro-BNP水平的降低可作为房颤消融术远期治疗成功的标志.

    作者:白中乐;陶海龙;孟哲;秦奋;李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好转1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好转11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0.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红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试论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

    牙周病主要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其是口腔科中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主要有累积牙龈组织的牙龈病以及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两类.由于早期牙周病的症状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导致牙周组织长期处于发炎、感染的状态,从而使炎症不断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找出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14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结果 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获得知识的渠道有限,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认识模糊;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发应时过于紧张而自行中断治疗;社会支持不足、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年龄因素4项原因占70.6%,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主要相关因素.其他因素占19.40%.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耿晓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和收缩压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心率加快、收缩压明显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丽霞;张运金;蓝寿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穴位埋线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15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其肿瘤类型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对照组在每次化疗前均采用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组在首次化疗前于双侧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及中脘穴行穴位埋线防治.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为0度的为50.65%,显著多于对照组的1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为Ⅲ度的为10.39%,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且操作简单、 作用时间持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容焕兰;余伟冰;吴春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

    目的 研究门诊患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12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退热、呕吐消失及腹泻消失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门诊秋季腹泻患儿优质护理,能够增进护患沟通、改善患儿症状、 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牛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护理方法 ,为临床护理气管插管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 进行气道湿化或吸痰.观察并记录呼吸机各项参数变化和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调整通气量和吸氧浓度.结果 所有患者病情均在5 d内得到有效控制,通气时间为4~21 d,平均通气时间为(9±4)d.机械通气过程中,无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气管插管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状态,对呼吸道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于预防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廉兰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肥胖患者手术后近期预后指标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肥胖患者手术后近期预后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209例接受胸部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按术前是否肥胖分为肥胖组(77例)和对照组(13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近期预后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肥胖组患者心肺脑并发症发生频次、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入住天数、住院总天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接受胸部手术治疗的NSCLC肥胖患者术后发生心肺脑并发症较多,各项肺功能指标较差,近期预后不好.

    作者:宋署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恢复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78.9%)(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正常,治疗组仅1例患者轻微恶心,未做特殊处理自行好转.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胃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对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早期预后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与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及早期预后情况.方法 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治疗方案)、对照组(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方案),各50例.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案,比较治疗中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切口长度、各项指标和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切口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饮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疗效可靠,术中出血量小、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泉海;李金平;温志强;郭琳;史宪杰;张志涛;鲍英涛;杨荣;赵志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应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穴位贴敷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体征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研究组LOT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认知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峰菊;王晓雪;刘欣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第1天予以氯吡格雷治疗,第2天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 d后改氯吡格雷长期维持;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至出院继续服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有4例复发5次,3例复发1次,2例第2天仍有发作,总复发9例(22.5%);4例单肢无力,3例肢体麻木,2例言语含糊,2例偏瘫,脑梗死相关症状总共发生11例(27.5%).实验组有1例复发4次,1例复发2次,2例复发1次,总复发4例(10.0%);1例(2.5%)发生偏瘫.实验组总复发率及脑梗死相关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比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更有效.

    作者:庞义三;闫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