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部骨折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手术治疗(附27例报告)

陈雄国

关键词:髋部, 骨折, 慢性肾功能不全,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发生髋部骨折时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髋部骨折病人2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9例,采用全髋置换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闭合复位微创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3例.股骨粗隆骨折8例,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6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2例.结果:伤口均甲级愈合,住院期间无死亡.髋关节置换病人功能恢复良好,股骨粗隆骨折病人骨折愈合时间5~6个月.结论:髋部骨折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手术前行血透治疗,股骨颈骨折首选关节置换,粗隆骨折病人可行骨折内固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开胸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开胸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及时发现患者镇痛时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佳止痛效果.方法:90例开胸病人随机分组,使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护理.结果:通过对术后不同镇痛疗效的观察,应用镇痛泵能达到有效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夏华;詹进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Mimics在骨科术前应用研究(附81例报告)

    目的:探索Mimics在骨科的临床应用,为骨科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方法:用Mimics对81例骨关节CT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评估骨科伤病细节,模拟骨折复位及固定、模拟截骨、用于术前讨论、术前医患沟通等.结果:Mimics能获得清晰三维图像,并可旋转、拆分、切割及测量,有利于准确诊断,作精细的术前计划,有效的术前交流.结论:Mimics在骨科可用于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演练,能提高手术安全性、成功率,有益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汪海洋;王琪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检测及分析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病,并常常伴有肠道外表现.为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对心肌的影响,我们于2008年9月~2008年12月对在我院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继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围术期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6年6月~2008年8月对26例肾囊肿患者行后腹膜腔肾囊肿去顶术,男16例,女10例;46~62岁,平均54岁;单纯性囊肿19例,多发性肾囊肿3例.

    作者:马爱青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环磷酰胺急性过敏1例

    环磷酰胺常用于恶性淋巴癌、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等的治疗,属细胞周期性非特异药物,由于其为免疫抑制剂,故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亦常应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膀胱纤维化,导致过敏性休克临床上极为罕见.

    作者:刘云聪;谭诗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中药贴敷治疗小儿泄泻160例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门诊患儿160例,男90例,女70例;其中2个月~1岁101例,1~3岁37例,3~7岁22例,年龄2个月~7岁.观察证型有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湿热泻.其中伤食泻34例,风寒泻36例,脾虚泻18例,脾肾阳虚泻10例,湿热泻62例.

    作者:成淑凤;张鹏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手机电磁波对三类代表性的检验仪器结果影响研究

    资料表明[1,2],手机电磁波属于微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在空间传播时形成电磁波,通常情况下频率在 800~2 100MHz之间,发生功率<2W.那么,手机电磁波是否对工作中的检验设备,特别是精密检验设备微小电信号的放大、整理等产生影响和干扰呢?笔者就这一问题,选择采用电阻抗原理的血液分析仪,使用离子电极的电解质分析仪,使用磁场推动钢珠的凝血分析仪等三种实验室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工作原理又不同的仪器,进行了手机干扰对比研究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孟阳;吕中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针刀疗法结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针刀疗法结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①针刀闭合治疗法:平行于患椎棘突中点旁后正线2横指(约4.5cm)作进针点.②神经根封闭治疗法:在棘突下缘旁开1~1.5cm.封闭用药常为确炎舒松10mg,2%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 0.5mg.结果:针刀疗法结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总有效率92%.结论:针刀疗法结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效果,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作者:沈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接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盐酸美西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再加用心悸宁丸口服.结果:2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安全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的手术治疗

    目的:通过探讨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30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26例存活,4例死亡,20例有不同的功能障碍.结论: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病情危重,掌握好治疗方法和时机可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智达;文陆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腹膜后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64排CT动态增强影像特征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64排CT诊断,提高少见部位神经节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副神经节瘤12例CT表现,讨论其影像特征.结果:12例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中,均沿腹主动脉两侧交感神经节分布,2例发生于膀胱壁.共同影像学特点: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沿腹主动脉两侧交感神经节分布,直径均>3.5cm,呈卵圆形,有完整包膜,呈较均匀低密度或欠均匀,部分病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钙化.结论:副神经节瘤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和特定的定位征象,对诊断有决定性价值.

    作者:郝玉喜;陈清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11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肛门部熏洗配合电灼切除术治疗肛周尖锐湿疣118例.结果:一次性治愈110例,复发8例,经二次手术切除及中药熏洗后痊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曹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自制小钩刀微创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98例

    2001年10月~200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手部狭窄性腱鞘炎患者98例,采用自制小钩刀经皮切割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98例(107指),男24例,女74例,年龄5~68岁.左侧26例,右侧72例;拇指 69例,中指23例,环指9例,示指6例,(其中9例系2指).

    作者:徐长德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臭氧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分组将86例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臭氧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理疗、口服止痛、活血化瘀药物.结果:经过联合治疗,治疗组:显效29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有效率68%.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28例,无效8例,有效率16%.结论:联合治疗对改善和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膝骨关节炎性疼痛,防止关节畸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荆玉峰;张乃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液基超薄细胞技术对宫颈病变诊断的研究

    目的:探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 003例患者进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9 003例涂片中检查异常涂片452例(5.02%),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187例(2.0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03例(2.2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1例(0.46%),鳞状细胞癌(SCC)3例(0.03%).30~39岁,异常涂片高178例(39.38%),其次40~49岁126例(27.88%),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与病理检查符合率分别为LSIL 71.00%、HSIL 94.00%、SCC 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T技术结合TBS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配合阴道镜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作者:米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一起肉毒梭菌引起家庭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查明本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得力措施.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6例中毒患者中,3例死亡,3例治愈出院.结论:一起B型肉毒梭菌引起的家庭食物中毒.

    作者:李崇高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糖尿病水疱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水疱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对56例糖尿病水疱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控制血糖、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及对水疱局部进行处理,大部分病例治愈.结论:糖尿病水疱病多见于病程长、病情控制不良及伴有多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末梢神经病变者.高血糖损害是糖尿病水疱病发生的病理基础,采取积极措施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医学影像发展的新过程

    介绍医学影像发展的历程,CT成像技术的优势和影像技术在数字化中的发展,说明PACS系统基本原理与结构及采用这种体系结构的意义;指出影像学的发展对医学诊断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相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并妊高征患者28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伴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2008年2月28例妊娠期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产前、产时和产后的有效护理.结果:在28例孕妇中,顺产10例,剖宫产18例;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1分钟时,6例5分,8例7分,14例9分;出生5分钟时均为10分.结论:精心细致的护理,对妊高征伴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奕銮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胃动力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刺加枳实消痞汤疗法改善胃动力不足的机理.方法:80例运动障碍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吗丁啉和西沙必利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痞满证分级组间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8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1 8例,好转1 5例,总有效率为85%.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中MTL、GAS含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相应治疗后,其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明针刺加枳实消痞汤疗法促进胃动力作用明显优于口服西药吗丁啉和西沙必利治疗,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患者血液中MTL、GAS含量,兴奋胃肠运动,达到改善胃肠动力不足的目的.

    作者:雷海燕;丁建江;邓丽霞;郭正权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