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臭氧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荆玉峰;张乃春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 消炎镇痛液, 臭氧, 联合, 膝关节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分组将86例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臭氧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理疗、口服止痛、活血化瘀药物.结果:经过联合治疗,治疗组:显效29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有效率68%.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28例,无效8例,有效率16%.结论:联合治疗对改善和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膝骨关节炎性疼痛,防止关节畸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短暂性脑缺血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预后分析

    血清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敏感性标志物,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血栓形成的危险信号,短暂性脑缺血(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为此,本研究通过对 TIA 患者动态检测其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TIA预后与脑梗死关系.

    作者:杨玉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96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对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展急性期和康复期的护理.结果:基本痊愈82例,部分恢复9例,死亡5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减低致残率.

    作者:周春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应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妇科疾病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5-3(CA15-3)5种肿瘤标志物(TM)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中应用价值.方法:用罗氏E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237例妇科疾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结果:子宫颈恶性肿瘤10例,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5项结果均为阴性.子宫恶性肿瘤5例,2例可见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3例检测结果阴性.子宫内膜恶性肿瘤4例,1例CA19-9升高,1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卵巢恶性肿瘤8例,3例CA12-5升高,3例CA12-5和CA19-9同时升高,2例阴性.结论:统计妇科恶性肿瘤27例,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仅10例(37.0%),存在阳性率较低的问题.适当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提高所观察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有一定价值,各肿瘤标志物间有明显的互补性,但无明显组织特异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符晓琴;李叶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分析308例妊娠糖尿病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特点,分析孕妇对GD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孕19~38周孕妇口服50g葡萄糖进行筛查,1小时血糖>7.8mmol/L的孕妇进行OGTT试验.结果:308例GDM孕妇中160例(51.9%)空腹血糖异常,264例(85.7%)1小时血糖异常,222例(71.4%)2小时血糖异常,只有70例(21.7%) 3小时血糖异常,其中66例(94.3%)伴有另外1项或者3项血糖异常.结论:口服糖耐量试验中,取消3小时血糖检测,因其对孕妇GDM的诊断影响甚微.

    作者:王俊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其中男94例,女56例,年龄30~72岁,平均51岁.化疗方案为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

    作者:张雪梅;王慧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再论硝苯地平在非循环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讨论硝苯地平(NF)在非循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参考1996年以来有关文献,归纳总结硝苯地平的非循环系统作用.结论:硝苯地平在非循环系统中有着广泛的临床用途.结果:硝苯地平用于非循环系统疾病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不为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围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80例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简单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分别于入院时和手术前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血压、心率、术后头痛等指标差异.结果:两组焦虑、手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术后头痛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血压、心率的稳定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减轻术前焦虑、减少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

    作者:谭美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听神经鞘瘤38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38例听神经鞘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并强调加强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和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8例中,32例治疗后痊愈出院,5例好转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围手术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章春红;陈妙华;周玉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髋部骨折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手术治疗(附27例报告)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发生髋部骨折时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髋部骨折病人2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9例,采用全髋置换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闭合复位微创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3例.股骨粗隆骨折8例,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6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2例.结果:伤口均甲级愈合,住院期间无死亡.髋关节置换病人功能恢复良好,股骨粗隆骨折病人骨折愈合时间5~6个月.结论:髋部骨折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手术前行血透治疗,股骨颈骨折首选关节置换,粗隆骨折病人可行骨折内固定.

    作者:陈雄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新生儿惊厥35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和急救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5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常见病因及有效治疗方法.结果:痊愈26例,好转出院5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1例.新生儿HIE仍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感染是新生儿惊厥的第二原因.治疗重点在于止痉,药物首选鲁米那钠,根本在于病因治疗.结论:HIE、感染、低血糖、低血钙是导致新生儿惊厥主要病因,鲁米那钠是首选抗惊厥药物.

    作者:郭艳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接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盐酸美西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再加用心悸宁丸口服.结果:2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悸宁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安全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臭氧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分组将86例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臭氧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理疗、口服止痛、活血化瘀药物.结果:经过联合治疗,治疗组:显效29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有效率68%.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28例,无效8例,有效率16%.结论:联合治疗对改善和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膝骨关节炎性疼痛,防止关节畸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荆玉峰;张乃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7例护理体会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治疗6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心理护理、入舱前护理、治疗中护理、出舱后的指导等,效果满意.

    作者:谢艳卿;李福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80例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资料及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VH)80例为研究组,同期经腹子宫全切术(TAH)80例为对照组.其共同特征:①均有阴道足月分娩史;②有手术切除子宫的指征;③均属子宫良性病变;④子宫活动度好,无粘连;⑤排除宫颈及卵巢恶性病变.两组均经B超及仔细的妇科检查.准确测量子宫大小、肌瘤数目、肌瘤部位.两组平均年龄、孕产次,子宫大小,术前血红蛋白,有无附件囊肿,腹部手术史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殷思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吸入给药:吸入激素的局部抗炎作用强,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大部分被肝灭活,因此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小.所以吸入激素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作者:任占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自制小钩刀微创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98例

    2001年10月~200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手部狭窄性腱鞘炎患者98例,采用自制小钩刀经皮切割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98例(107指),男24例,女74例,年龄5~68岁.左侧26例,右侧72例;拇指 69例,中指23例,环指9例,示指6例,(其中9例系2指).

    作者:徐长德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表现

    目的:动脉硬化性脑病(SAE)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3例动脉硬化性脑病CT表现.结果:CT特点为双侧脑室外上方云片状低密度区,边缘不清,伴小梗死灶髓质萎缩.

    作者:王东;马小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以尽量降低对助产士身心健康的危害,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及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作者:林家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青年脑出血43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青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年轻人脑卒中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一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787例脑出血中43例青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与中老年脑出血无显著差别,大部分预后较好.结论:控制危险因素是降低卒中发生率、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生活习惯应从青少年期抓起.

    作者:杨止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7年11月~2008年12月收治DM并发AMI老年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8~79岁,平均60.32±2.71岁,均为2型糖尿病.入院时血糖为11.5±4.8mmol/L.DM病程3~25年.临床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出汗、心律失常、休克等.实验室检查示:心肌酶升高,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增高;心电图示:ST段抬高或压低明显,T波直立并抬高或倒置或出现病理性Q波.

    作者:袁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