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昕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情况、耐药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45例MRSA医院感染病例资料.结果:气管切开21例(46.7%),使用呼吸机28例(26.2%),使用广谱抗生素44例(97.8%),使用糖皮质激素38例(84.4%),中老年43例(95.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严密监控MRSA医院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对16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定位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165例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98%,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符合率90%,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89%,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66%. 结论:宫腔镜对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准确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杜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笔者从2005年开始采用腹针及按摩治疗单纯性腹部肥胖症47例获得一定的疗效.
作者:宋建宁;杨卫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动脉硬化性脑病(SAE)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3例动脉硬化性脑病CT表现.结果:CT特点为双侧脑室外上方云片状低密度区,边缘不清,伴小梗死灶髓质萎缩.
作者:王东;马小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我院作为担负机关保健的医疗单位,始终着眼保健康就是保发展、保稳定、保和谐、保效益、保战斗力,坚持以人为本抓服务,贴近实际求质量,不断完善服务,促进了医疗保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任元富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胰腺损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闭合性胰腺损伤21例,开放性损伤2例,均合并其他脏器损伤.Ⅰ~Ⅱ级损伤13例;Ⅲ~Ⅳ级损伤9例;Ⅴ级损伤1例.治愈21例,死亡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1例,以胰瘘为主.结论:重视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术中仔细探查,根据患者伤情选择合理、安全、个性化的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朱志红;闫明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前列解毒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疗效判断、症状改善状况、尿流动力学检查观察前列腺康复的治疗效果.结果:有效率94.52%,症状改善疼痛占89.30%、滴白93.54%、排尿障碍96.35%.尿动力学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前列解毒汤对抗炎抑菌,改善尿动力学有理想的效果.
作者:许新;管凤刚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急救危重病人中的运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8例患者,采取胫骨粗隆内侧下方1~2cm平坦处行骨髓穿刺,待成功后输入各种液体和急救药物的资料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危重患者在循环衰竭,外周静脉难以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时,均能在1~3分钟内建立输液通道.结论: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快速、有效、佳的方法,尤其是用于儿童及婴幼儿的急救,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春花;卢柏春;文昌思;陈语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认知治疗是一种短期心理治疗方法,是以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正确认知为目标,通过向患者介绍有关胃肠解剖及生理知识,让患者了解有关IBS的科普知识,纠正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曲解,正确认知自己所患疾病的良性本质,缓解或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治疗信心.
作者:刘鹏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与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42例晚期恶性肿瘤随机分为两组,平消胶囊加化疗组(治疗组)74例,于化疗前3天予平消胶囊口服;化疗组(对照组)68例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WBC减少56.7%,对照组79.4%,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PLT减少及贫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明显(P>0.05).治疗组KPS评分上升率37.8%高于对照组23.5%(P<0.05).结论:平消胶囊具有保护造血功能、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用药期间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王兴远;周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回顾2003~2008年5年间在对5000余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具体实施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实施情况,现总结如下.传授基础知识,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低血糖基本知识.
作者:周艾玲;张周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带状疱疹是病毒引起皮肤、神经炎症反应性皮肤病.现代医学无特效治疗药物,特别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更是束手无策.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医辨证、西药对症口服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50例,疗效很好,报告如下.
作者:雷进功;霍艳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资料与方法2006年6月~2008年8月对26例肾囊肿患者行后腹膜腔肾囊肿去顶术,男16例,女10例;46~62岁,平均54岁;单纯性囊肿19例,多发性肾囊肿3例.
作者:马爱青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采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超选择脾动脉栓塞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一次栓塞控制在50%~60%.结果:15例患者脾功能亢进得到明显改善.3~6个月随访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海藻酸钠微球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增超;刘会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新模式下的护理理念自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护士对护理程序有一定的认识及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新的责任制为主体的整体护理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郭兰;管琳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63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B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及二尖瓣血流峰速E/A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组同常规治疗组A组比较,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LVEF增加,E/A比值增加,临床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B组比A组疗效更为显著.结论:缬沙坦治疗DCM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肖映芳;林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托品注射液在治疗药酒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自服药酒(具体中药及量不详)中毒患者12例,常规按中毒抢救流程处理.仍有流涎,心电监护下频发室性早搏及窦性心动过缓者,给阿托品1~2mg静脉注射.其中4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立即给予心脏捶击复律,利多卡因、乙胺碘肤酮(可达龙)注射液治疗.短阵室速、心室颤动者行心脏电除颤.结果:4例药酒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心电图及心电监护示恢复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未再出现室行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治疗5~8天痊愈出院.结论:药酒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为提高窦房结兴奋性、纠正室性心律失常;有时必须使用阿托品注射液.但在使用中必须从极小剂量开始,间断静脉注射,根据根据心率、心律失常情况调整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同时应联合应用控制室性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黄文全;孙逵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分析青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年轻人脑卒中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一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787例脑出血中43例青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与中老年脑出血无显著差别,大部分预后较好.结论:控制危险因素是降低卒中发生率、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生活习惯应从青少年期抓起.
作者:杨止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7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加强术前原发病、并存症的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术后对重要系统脏器功能监测结果及护理,合理输注药物,加强引流管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重营养支持等做综合分析.结果:痊愈72例,自动出院2例(急性肾脏功能衰竭1例,放弃手术治疗1例).结论:加强老年急腹症术前、术后护理,可减少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孙以秀;张疑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资料与方法2007年4月~2008年8月收治乳腺增生患者79例,年龄21~46岁,病程1个月~3年.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月经前胀痛加重,经后减轻,肿块呈片块、结节、条索、砂粒等形状,其形态不规则,质地中等,活动、不粘连,边界不清或部分清楚.临床检查:均在月经后3~4天先触诊检查再进行乳腺红外线扫描,确诊为乳腺小叶增生病.
作者:肖田;热孜丸·亚森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