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心理探讨与护理

罗国碧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心理护理
摘要:我院曾经收30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病例,年龄均为45岁以上,多数肥胖,且病前多数健康.突然患病后心理较为复杂,因而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和细心的心理护理.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HF)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48例心功能Ⅲ~Ⅳ级HF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适量洋地黄、足量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胺碘酮治疗,观察终点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化、心脏猝死,及转归等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HF伴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彭刚;李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对34 例各型跟骨骨折,男27 例,女7 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必要时植入髂骨.随访11~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全组优良率91%,其中Ⅱ型骨折优良率为99%,Ⅲ型骨折优良率为94%,Ⅳ型骨折优良率为67%.结论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刘挺;柳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儿童EB病毒感染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科医师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确诊EBV感染的65例儿童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2.30%、咽痛咽峡炎78.46%、淋巴结肿大81.53%、咳嗽55.38%、肝脏肿大18.46%、脾脏肿大16.92%、皮疹15.38%、眼睑浮肿12.30%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占47.69%,淋巴细胞>50%占50.76%,传单中变异淋巴细胞>0.10占16.92%,肝脏、心肌受损率高.结论 儿童EBV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为主,预后良好,荧光定量PCR对EBV检测有助于诊断.

    作者:孙雅军;方红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室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门诊输液室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降低感染发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并发生感染的561患者,分析门诊输液室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与治疗时间及感染与输液室环境关系等.结果 561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比例为7.01%.其中呼吸系统感染340例,比例为57.00%,消化系统感染140例,比例为26.06%,合并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感染者有80例,比例为16.94%.治疗时间5~10 d及>10 d,患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67%,18.74%,均显著高于治疗时间<5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输液室感染发生率<10岁者比例为27.12%,显著高于>10岁者的5.6%.存在基础疾病者发生感染的概率(16.87%)高于未合并者(3.1%).结论 门诊输液室内感染与治疗时间、年龄及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有密切关系,应该完善相关输液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以降低门诊输液室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宋瑞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理角色转换与健康人际

    人际关系从倒三角形转换为正三角形,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良好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

    作者:李涤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治疗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及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复诊的宫颈分泌物,采用导流杂交法检测宫颈上皮内HPV感染基因型.结果 1216例检测标本中612例HPV阳性,感染率为50.39%;其中多重感染227例,占18.7%,单一感染385例,占31.7%单一亚型感染主要基因型为HPV16,其次为HPV18、HPV52、HPV31、HPV33等亚型.结论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HPV感染率仍较高,因此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为临床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基因预后奠定了分子学指标基础,对预测残留或复发有重要价值.同时,有利于患者随诊复检,给受检者可靠的风险提示.

    作者:李冰;郭珊;杨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48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4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治愈46 例,并发手足搐搦2例,无死亡、无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结论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和护理能够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杨爱梅;刘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近年临床开展的一种治疗良性胆囊病变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它是在全麻下,在患者的上腹部作3个0.5~1.0 cm的小切口,建立CO2人工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器械在电视监视下行胆囊切除术[2],是一种较受欢迎的手术方式.

    作者:秦丽红;李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全程式健康教育用于产后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程式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登记的孕妇16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全程式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组),比较两组孕36周,产后3 d、42 d的抑郁症的检出率.结果 两组孕36周,产后3 d抑郁症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42 d干预组产后抑郁症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式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卜庆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84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HBO组)4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2对照组用阿斯匹林100 mg/1次/d;尼莫地平30 mg/3次/d,加用降糖、调脂、降压等基础药物;HBO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法.观察头痛缓解率及用TCD检测治疗前后颅内各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2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用TCD技术,分别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治疗前后评价症状改善评分水平.结果 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HBO治疗组一疗程后,治疗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停止发作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TIA可有效地改善脑血流循环,控制和改善TIA症状作用优于单纯药物组,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杨驱云;梁钊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绿豆冷敷用于新生儿液体外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绿豆冷敷用于新生儿液体外渗的效果研究,方法将新生儿病房30例发生静脉液体外渗的新生儿采用绿豆冷敷.结果 通过对30例患儿的临床观察,不同程度的静脉液体外渗在早期应用绿豆冷敷均有效.结论 绿豆冷敷用于新生儿静脉液体外渗的效果较好,可快速减轻局部组织水肿与坏死,杜绝外渗后水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宏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洁净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方法回顾多年来我院科室洁净手术室工作资料,规范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采取严密措施.结果 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达到佳,使细菌无载体传播,空气检测合格率达到100%.结论 加强对手术室人力、物力以及空气净化等多方面的管理,可有效预防手术感染,保证层流手术的安全进行.

    作者:杨茸;刘慧鑫;刘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胸部CT检查在肺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体会

    肺结核是常见的胸部疾病之一.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在肺结核病诊断过程中,放射诊断是仅次于痰检诊断的主要方法.胸部影像检查具有清晰、可长期保存、利于前后对比等优点,是诊断肺结核、观察治疗效果及病程演变的重要手段[1].肺结核的影像检查方法有常规X线胸片、CT、HRCT等.而胸部CT在肺结核的诊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建国;姜新林;张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HBV-DNA载量慢性乙肝患者血清MIF和IL-17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HBV-DNA载量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意义.方法 106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HBV-DNA载量分为三组,高载量组29例,中载量组46例,低载量组37例,测定患者血清MIF和IL-17.结果 高载量组和中载量组患者血清MIF和IL-17明显高于低载量组(P<0.01),高载量组MIF和IL-17均明显高于中载量组(P<0.05,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MIF、IL-17与病毒载量有密切关系.

    作者:邹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心肌病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以及LV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缬沙坦可以有效的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某中学住校学生疥疮及手足癣感染情况调查

    了解某中学住校学生疥疮及手足癣感染情况.对某中学2008~2010年间入校的住校学生疥疮及手足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受检的住校学生中,总感染率为6.77%.疥疮感染率2.02%;手足癣感染率为4.56%;疥疮与手足癣感染率0.19%.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χ2分别为5.54和10.97,P均小于0.01).

    作者:高新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86例中学生拔牙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中学生是一般社会人群中身体总体素质较高,口腔疾病发生很少的群体,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使人们的口腔卫生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集中体现着中学生人群中,以往较少拔牙的中学生在口腔门诊渐渐多见,呈逐年增加之势,在我院口腔门诊接诊的中学生患者中,从主诉上看多数是牙齿龋坏后疼痛或经常发生食物嵌塞后来就诊,其余原因包括口腔异味、出血、外伤、牙列不齐等.其中,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口腔内科、牙结石清洗和常规正畸治疗即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他患者只有通过拔牙来处理病变牙齿.本文取自08年7月1日至12年6月30日在我院口腔门诊拔牙中学生286例,对其病因以及预防措施试加以分析.

    作者:沈华;戴云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对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对护理进行探讨,归纳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介入手术患者32例,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进行分析,在次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和心理护理疏导,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手术完成顺利.结论 对介入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有效的实施心理疏导,缓解和消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接受治疗,不但顺利的完成了介入手术,而且减少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毕淑军;谭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GDF-5诱导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软骨样细胞

    目的 原代分离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s),应用生长分化因子-5(GDF-5)进行诱导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检测软骨细胞相关指标,评价其分化为软骨样细胞的能力.方法 取成人除皱术后的皮肤组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s,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用100ng/ml GDF-5的成软骨诱导液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及分泌GAG的能力.结果 hDFs呈长梭形,P10以后仍保持较强的增殖潜能,Ⅰ型胶原表达阳性.诱导后的hDFs逐渐成为圆形、多角形,并聚集生长形成软骨样结节;诱导第21 d的细胞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阳性,GAG被甲苯胺蓝染成蓝色.结论 hDFs经100ng/ml 的GDF-5诱导培养可分化为软骨样细胞.

    作者:王艳秋;高阳;张曼;李德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Ⅱ型糖尿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Ⅱ型糖尿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Ⅱ型糖尿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健康宣传,观察组除按常规宣教外,由专人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在按时服药、自我监测血糖、合理膳食等方面较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健康教育,可提高Ⅱ型糖尿患者的知识水平,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

    作者:李明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