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花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患者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方法:采取闭合手法整复或撬拨复位,应用骨圆针内固定并石膏外夹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结果:18例均获随访1~3年,骨折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畸形发生,踝关节功能优良率72.2%.结论:闭合复位穿针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允许相邻关节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方法有效.
作者:杨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0.05).结论:及时添加断乳期饮食,对婴儿语言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林芸;陈亦旋;赵雨香;刘才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医院在从事医疗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医疗污水、废气和医疗废弃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携带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和化学有害物,在向外排放时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为防治医院环境污染,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源头治理污染物外流.医院应采取以下作法.
作者:谭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采用化痰祛瘀汤治疗痰瘀阻滞型脑血栓160例,结果痊愈94例,显效31例,好转32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8.1%.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可视化教学系统用于家庭病房技术支持的效果观察.方法:对远程可视化教学系统的功能、运用形式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采取远程可视化教学系统同医疗技术的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基层医护人员的诊断与医疗水平,缓解了医院病房床位紧张的局面,而且还有效地降低了医疗费用,满足了老干部的保健需求.结论:远程可视化教学系统,在医学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了全新的联系,可使病人在原地或原医院,即可接受远程专家的会诊与指导,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从而节省了医生和病人的大量时间,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费用.
作者:朱凤华;马玉华;戴卫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5).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低度恶性的卵巢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等因素均影响预后,有远期复发可能,要终身随访.
作者:范淑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提高超声诊断异常多胎妊娠患者的准确性和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采用超声诊断异常多胎妊娠的16例患者资料.结果:多胎妊娠异常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大部分异常多胎妊娠在妊娠中期采用超声检查时,都可以被发现.其中双胎中一胎有异常10例,双胎中两胎儿发育异常3例,双胎输血综合征3例.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异常多胎妊娠的主要方法,且无创、简便、安全、可靠,为目前产前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游宜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PGE1)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6例,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结果:治疗后超声右房、右室内径不同程度缩小,三尖瓣反流速度也明显降低,据此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亦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GE1是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极为有效的血管扩张剂,通过测量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是精确、简捷的方法.
作者:袁国胜;杨兴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1例.黄韧带肥厚23例,厚度范围4~8mm.项韧带钙化51例,受累部位在C5~C7颈椎水平.结论:颈椎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椎间隙及小关节间隙狭窄是颈椎病典型的X线征象之一,CT扫描更能清楚显示椎间盘膨(脱)出的范围和程度,以及脊髓或颈椎动脉的受压迫情况.X线平片是诊断颈椎病的首选方法,充分利用CT扫描更能提高颈椎病的准确率,弥补X线平片不足.
作者:岑裕铭;李建全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服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后略好转.
作者:刘冠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资料与方法1998年3月~2008年6月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0例,同期内收治子宫肌瘤患者800例,妊娠合并肌瘤者占子宫肌瘤7.5%.孕妇年龄25~42岁,平均32.5岁,其中25~34岁(66.7%);初产妇36例占60%,经产妇24例;孕龄<28周20例,≥28周40例(66.7%).
作者:张同美;孙瑞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对象与方法2005年7月~200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六所院校的护校学生99例,女96例,男3例,其中本科生5例,大专生54例,中专生40例,年龄18~22岁,平均20岁.
作者:朱晓霖;孙秋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年龄的增长,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年老不是病,但因衰老而引起的机体的各种脏器功能降低,对环境适应能力和代谢功能下降,使衰老的机体容易患病.且大多数又同时罹患多种病症,往往病因、病情也较复杂,从而导致治疗时多药同用.老年人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超剂量用药、错用药、不重视自己的体质和药物的致敏作用.因此,在我国老年人中不合理用药较为普遍,这种药物的滥用导致老年人的药物依赖和药源性疾病增多,危害较大.为了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应合理用药.
作者:贾东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状分析法,通过和服务人员、育龄群众访谈,现场调查.结果:宣传教育形式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内容更加全面、系统,宣传效果比较明显.不足之处:宣教形式比较单一,宣教人员专业知识尚需提高,宣传工作应更加具有针对性.建议: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特别是专业人员的培训.改进宣传方式,使群众更容易接受.
作者:陶新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资料与方法2004年6月~2007年5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男16例,女9例;20~30岁1例,30~40岁6例,40~50岁8例,50~60岁5例,60岁以上5例;发病前明确有高血压病史15例;体力劳动者15例,脑力劳动者10例.
作者:袁吉华;马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儿烧烫伤期间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86例小儿烧烫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在住院期间通过有效治疗与整体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治愈79例,治愈率92.2%,平均住院天数10.5±3.3日.结论:小儿烧烫伤治疗期间,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救治小儿烧烫伤的基本保障,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治愈率,从而缩短病程.
作者:赵华;洪玫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的一项基本操作,使临床给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穿刺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患儿的治疗,病情的转归,也是赢得患儿及家长信任的关键,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是值得我们护理人员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韩冬梅;刘彦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眼行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5眼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论: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中各步骤.仔细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获得较好视力.
作者:田景利;刘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研究表明,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有密切关系.按照生物周期性变化,以及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代谢等情况设计临床给药方案,以顺应人体生物节律性变化,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
作者:檀立群;安喜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内关穴为临床针刺治疗呃逆的效穴,但对顽固性呃逆单纯采用针刺的方法却不奏效.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内关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朝霞;白映军;洪东芹;郭景贤;刘婧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