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

田景利;刘畅

关键词:小切口, 白内障摘出, 手术中并发症, 后囊膜破裂
摘要:目的:探讨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眼行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5眼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论: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中各步骤.仔细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获得较好视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VD,STD).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胎盘传播而发生胎传梅毒.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可侵犯人体全身器官,既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体征,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

    作者:孙朋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汕头市公私立小学新生预防接种现况调查

    结论:加强入学新生儿童的预防接种查验工作,对提高疫苗接种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金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促肠动力药治疗老年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106例临床观察

    化病人的血清内毒素水平,提示其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益.

    作者:辛洪英;宫祥峰;郭素玲;王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手术室实习护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及对策

    对象与方法2005年7月~200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六所院校的护校学生99例,女96例,男3例,其中本科生5例,大专生54例,中专生40例,年龄18~22岁,平均20岁.

    作者:朱晓霖;孙秋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诊治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5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0例,其中男1例,女29例,年龄18~60岁,平均37.7岁,40岁以下24例.

    作者:李志彬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反应停(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发生过敏反应1例

    典型病例患者,男,50岁,2008年2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2008年2月10日开始,反应停单药治疗,起始剂量是200mg/日,根据能否耐受逐渐加量.患者服用第10天时,出现头痛,右肋下皮肤瘙痒以及全身不适.

    作者:徐丽;徐隽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细致护理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50例观察组产妇的细致护理措施,对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孕妇,在产前及时纠正并发症,产时加强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严密观察和正确处理各产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催产素及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产后特别是2小时内,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产妇实施严密的观察和细致护理,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

    作者:李爱英;贺腊慧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稳心颗粒+胺碘酮片,对照组(44例)口服胺碘酮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片用量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可减少胺碘酮的用量.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法:选择30例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HBV-DNA载量变化.结果:HBV-DNA载量降低,HBV-DNA载量<103拷贝/ml者由6例增加至24例.

    作者:李岐;赵存忠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针刀结合红外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红外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的68例患者分别使用了针刀切割分解术和红外线照射治疗.结果:经过1~3次治疗,68例中治愈45例,显效1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刀结合红外线治疗膝骨性关节治疗确切,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张菊;郑典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断乳期饮食添加时间对婴儿语言发育的影响

    <0.05).结论:及时添加断乳期饮食,对婴儿语言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林芸;陈亦旋;赵雨香;刘才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质量检测在供应室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医院供应室是为临床科室提供各种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与医疗安全息息相关,而加强质量控制与检测尤为重要,我科于2008年6~12月对各项指标进行连续监测,效果满意.

    作者:刘瑞晓;李海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自愿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为胰岛素皮下泵组(CSⅡ)24例;B组为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Ⅱ)22例.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中位数有显著性差异,而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CSⅡ治疗更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并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作者:冯秀荣;赵云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医疗无过错赔偿中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疗无过错赔偿中护理缺陷问题.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医疗赔偿中关于护理缺陷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杜绝护理差错和隐患,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徐晓鹃;陈春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抑郁型胃肠神经官能症的心理康复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4年11月以来收治抑郁型肠神经官能症患者67例,男29例,女38例;平均32岁.结果61例治愈,6例好转.

    作者:王冬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低位置直肠癌TME手术保肛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TME手术后保肛的效果.方法:将8例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等作了总结.结果: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并发切口咸染与排尿困难各1例,治愈;阴茎勃起障碍1例,好转;后排便次数增加,治疗后均减少.住院15~35天安全出院.3年后随访无复发.结论:TME手术保肛良好,有正常排便功能,还可减低癌症的复发率,是低位直肠癌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王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脉冲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在评价川崎病患儿心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

    测量左、右房室环Tei指数对川崎病心功能评价具有敏感、准确、简便易行、无创、重复性好等优点,提供较可靠的诊断参考依据.

    作者:赵云曾;刘乔建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五常法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原理,对人的言行、物品的摆放、手术室环境等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和规范改进,将五常法活动按标准要求,逐渐从形式化向习惯化推进.结果:五常法管理的应用,改善了手术室环境,增加了空间的可用性,物品定位摆放清楚,手术器械、贵重仪器、急救药品以及手术室护理质量等明显得到改善,提高了手术患者和手术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论:五常法能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方法和环境,确保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手术室的形象.

    作者:王佩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疗体会

    资料与方法近年来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70余例.首发症状为疼痛,其中以阵发性腹部绞痛转为持续性剧痛者占80%,有恶心呕吐者占100%,伴体克者占75%,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积液者占51%,白血胞分类及总数增高者占97%.3%患者白血胞分类及总数下降.血尿淀粉酶增高者占87%,13%血尿淀粉酶下降.临床治愈78%,有部分患者留有假性胰腺囊肿,死亡3例,多以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为主.手术清除病灶占56%,保守治疗44%.

    作者:马广义;褚亮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24例临床分析

    误诊率.一经确诊,应马上手术抢救,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林海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