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汕头市公私立小学新生预防接种现况调查

蔡金英

关键词:预防接种, 学校儿童
摘要:结论:加强入学新生儿童的预防接种查验工作,对提高疫苗接种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的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积分和6MWT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苏慧敏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医院消毒质量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各科消毒灭菌的现状,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院20个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高压蒸汽灭菌效果、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采样监测.结果:2008年全院空气消毒合格率91.8%,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分别是87%、80.9%,使用中的消毒液、高压蒸汽灭菌、透析液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结果:应加强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合理利用监测资料,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秋芳;张孟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法:选择30例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HBV-DNA载量变化.结果:HBV-DNA载量降低,HBV-DNA载量<103拷贝/ml者由6例增加至24例.

    作者:李岐;赵存忠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

    目的:探讨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眼行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5眼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论: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中各步骤.仔细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获得较好视力.

    作者:田景利;刘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有效地减少护患纠纷.方法:通过对3年来心血管内科发生的护患纠纷,从患者及家属与护理人员两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即加强学习,规范行为,严格制度,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护患沟通,制定相应预案,并与经济挂钩.结果:我院心血管内科第三、四季度护患纠纷明显下降.结论: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对有效地减少护患纠纷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屈香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COPD肺功能康复142例指导体会

    目的:探讨观察基层医院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提供肺功能康复指导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我院接受肺功能康复指导,观察其依从性并对比肺功能康复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及活动耐力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总体依从性较好,达到94.4%;肺功能及活动耐力指标在康复治疗后明显提高,与康复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基层医院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治疗指导,简单易行,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崔广芸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稳心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28例临床观察

    目的:稳心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方法:稳心颗粒0.3g/kg体重,1日3次,30天为1疗程.结果:有效率93%.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常见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尤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早期脑室穿刺引流加阿替普酶内注入治疗脑室出血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16例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系统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系统出血6例,脑实质损伤轻微.采用早期(发病后8小时内)行脑室穿刺引流加脑室内注射r-tPA(阿替普酶)溶解血凝块治疗.结果:经治疗后16例患者预后良好10例,中残4例,死亡1例(死于再出血,脑疝形成),并发脑积水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无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脑室出血早期行脑室穿刺引流加脑室内r-tPA注入,与常规注入尿激酶相比,具备更强的溶解血凝块的作用,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贾颐;张丽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价值

    甲状腺癌症和肿瘤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癌症和肿瘤约占全身恶性癌症和肿瘤的1%.病理学上分为乳头状癌症和肿瘤、滤泡状腺癌症和肿瘤、未分化癌症和肿瘤和髓样癌症和肿瘤四类.评价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应用超声显像检测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结论显示超声二维图像对占位病灶的检出率为100%,但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缺乏有力依据,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英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闭合穿针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患者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方法:采取闭合手法整复或撬拨复位,应用骨圆针内固定并石膏外夹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结果:18例均获随访1~3年,骨折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畸形发生,踝关节功能优良率72.2%.结论:闭合复位穿针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允许相邻关节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方法有效.

    作者:杨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炎症性肠病的微生物因素及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治疗

    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溃疡性结肠炎(UC)和Crohn病(CD)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包括肠道黏膜的原发损害及炎性反应扩大两个阶段.

    作者:方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关系,对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作者:马新力;郭彩虹;卜月菊;张世英;李建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福尼亚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分析福尼亚FORNIA型胰岛素泵安置前后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6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技术、家庭等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和随访.结果:6例患者用此胰岛素泵后血糖控制接近正常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及降低并发症发生,更好地控制黎明现象,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此胰岛素泵在强化治疗糖尿病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强化治疗的佳手段.

    作者:董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小儿烧烫伤86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烧烫伤期间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86例小儿烧烫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在住院期间通过有效治疗与整体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治愈79例,治愈率92.2%,平均住院天数10.5±3.3日.结论:小儿烧烫伤治疗期间,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救治小儿烧烫伤的基本保障,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治愈率,从而缩短病程.

    作者:赵华;洪玫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自愿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为胰岛素皮下泵组(CSⅡ)24例;B组为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Ⅱ)22例.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中位数有显著性差异,而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CSⅡ治疗更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并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作者:冯秀荣;赵云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对症处理、合用中药肠粘连松解汤加味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必要时中转手术.结果:临床治愈67例,总有效率83.7%;无效13例,无效率16.25%.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标本皆治,疗效确切、经济、无痛苦,而且无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平;李玉镯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干预,仅给常规治疗护理,通过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依从性、症状改善情况、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及各项检查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情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印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的一项基本操作,使临床给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穿刺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患儿的治疗,病情的转归,也是赢得患儿及家长信任的关键,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是值得我们护理人员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韩冬梅;刘彦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喉罩在紧急气道开放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喉罩在紧急气道开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3例患者分成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对插管前准备耗时、插管耗时、成功率、血氧饱和度改变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人工气道的建立,在插管成功率和血氧饱和度改变上无统计学差异,而在准备耗时和插管耗时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喉罩在紧急气道开放中操作简便快捷、效果确实可靠,能有效解除患者的通气障碍.

    作者:徐尚刚;梁隆斌;廖颖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通过对20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溶栓过程正确护理的作用,提高溶栓患者冠脉再通成功率,对早期下床活动、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有益.

    作者:杜秀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