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力;郭彩虹;卜月菊;张世英;李建荣
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25%,1.5%~8%患者可发生肝硬化[1].但许多降脂药可能驱使血脂更集中于肝脏进行代谢,反而促使脂质在肝内的蓄积,并损害肝功能[2,3].调整饮食被认为是治疗大多数慢性脂肪肝的基本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初诊T2DM患者39例,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皮下注射控制空腹血糖,同时三餐前服用瑞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治疗3个月后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以及空腹胰岛素、C肽、餐后两小时胰岛素及C肽.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较前明显下降P<0.01,胰岛功能较前明显好转.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血糖改善β细胞功能,且使用安全.
作者:赵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配方及制法黑蚯蚓膏:以红色瘦长蚯蚓,装于陶罐中饲养备用,用时以冰糖适量,放入清洁容器中,捉活蚯蚓数条,放入冰糖中,密闭容器20~30分钟,二者溶解化为汤剂,在加适量青黛,搅匀成糊状,即可使用.
作者:康心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女性不孕患者235例,年龄20~47岁,平均29.3岁,其中26~30岁116例(49.4%).不孕年限2~17年,平均5.38年.其中原发不孕症137例(58.3%),继发不孕症98例(41.7%),并均排除男方不育因素.
作者:谢广妹;倪亚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资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8年7月胰腺癌病人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8~76岁;临床表现为乏力和消瘦、持续而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饱满、闷胀和隐痛、有黄疸和腹水症状突出、发热、腹部可触及肿块、消化道也有症状.
作者:余文俊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眼行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5眼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论: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中各步骤.仔细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获得较好视力.
作者:田景利;刘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通过对53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术后早期严密监测呼吸循环功能,对心脏功能的适当支持和对呼吸道的正确护理是保证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顺利恢复的关键.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甲状腺癌症和肿瘤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癌症和肿瘤约占全身恶性癌症和肿瘤的1%.病理学上分为乳头状癌症和肿瘤、滤泡状腺癌症和肿瘤、未分化癌症和肿瘤和髓样癌症和肿瘤四类.评价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应用超声显像检测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结论显示超声二维图像对占位病灶的检出率为100%,但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缺乏有力依据,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英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溃疡性结肠炎(UC)和Crohn病(CD)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包括肠道黏膜的原发损害及炎性反应扩大两个阶段.
作者:方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提高超声诊断异常多胎妊娠患者的准确性和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采用超声诊断异常多胎妊娠的16例患者资料.结果:多胎妊娠异常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大部分异常多胎妊娠在妊娠中期采用超声检查时,都可以被发现.其中双胎中一胎有异常10例,双胎中两胎儿发育异常3例,双胎输血综合征3例.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异常多胎妊娠的主要方法,且无创、简便、安全、可靠,为目前产前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游宜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介入逆流溶栓及经足背静脉加压顺流溶栓治疗,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溶栓的观察与护理,并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治愈率83.3%,有效率100%,无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精心的护理为患者早日治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梁凤娟;吴翠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高频彩超检查76例疑有乳腺肿块女性患者,其中54例乳腺增生未手术治疗,22例乳腺肿块均手术后病理证实彩超诊断价值.结果:22例乳腺肿块全部经高频彩超检出,检出率100%,与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测结果符合率95.5%.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乳腺肿块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和选择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祁友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关于放射科常规X线数字化摄影设备的合理配置.方法:针对医院放射科常规X线数字化摄影设备的配置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X线数字化摄影设备后,今年以来X线检查人次为37500例,放射科工作效率及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结论:合理配置常规X线数字化摄影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医院及科室的运营成本,提高放射科的整体效率,提高临床诊断质量.
作者:钟易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吸烟对骨折愈合速度及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寻找骨折病区吸烟患者的护理限制依据.方法:选择196例经外部固定或钢板螺钉、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连续的闭合或一级开放的下肢骨折患者,主要为股骨、胫腓骨骨折患者,在相同康复治疗下观察88例吸烟患者和108例不吸烟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吸烟者平均愈合时间明显长于不吸烟者,功能康复效果有明显差异,优良率明显低于不吸烟者.结论:吸烟延长骨折愈合时间且明显影响骨折后的功能康复.
作者:贺光春;漆信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剖宫产是解决部分孕妇无法实施阴道分娩和处理各种难产的一个补救措施,掌握好手术指征,是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使孕妇和胎儿免遭不必要的损害,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孕期应加强自然分娩好处的宣传,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对无绝对指征应给试产机会,提供陪伴和无痛分娩,这样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岩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内关穴为临床针刺治疗呃逆的效穴,但对顽固性呃逆单纯采用针刺的方法却不奏效.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内关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朝霞;白映军;洪东芹;郭景贤;刘婧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自然分娩的38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积极处理第三产程组及期待治疗组,以观察两组产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结果:积极处理第三产程组孕产妇的平均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在减少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病率和第三产程时间方面优于期待治疗组.
作者:孙素丽;史伟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多,有趋向年轻化的趋势,这与现代人体力活动越来越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看电视、扶案工作越来越多,以及不良的睡眠姿势悬枕等因素密切相关.颈椎病的X线诊断,过去研究已很多,但其早期X线表现研究却很少,我们从事影像工作20多年,现就个人多年的体会叙述以下几点.
作者:赵元礼;胡湘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及其与放射角度的相关关系胸腔横断面观,心脏长轴指向左前,与矢状面呈45°~60°角.左斜位60°时,视线是从心尖穿过.右前斜30°时,看到的是心脏侧面,视线恰巧垂直通过心脏长轴.左前斜60°和右前斜30°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中常用的体位,所对应影像是心脏的正面观和侧面观.心脏在胸腔中的空间定位及各种放射角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确定、改变放射角度的关键.
作者:高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应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影像分析.方法:对789例孕妇剖宫产术后行常规超声检查,多个切面观察子宫、宫腔、宫旁及腹壁情况.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三级及宫腔积血和腹壁血肿、腹壁脂肪液化.结果:B超所见宫腔积血、宫旁血肿、腹壁血肿及脂肪液化、切口愈合欠佳、均不能从术后体温反应且多无明显临床征象,只有在切口未愈合并感染的情况下,才有体温升高及明显临床征象.结论:剖宫产术后实际存在的并发症较临床诊断者高,剖宫产术后B超检查能起早期诊断和监护作用,及时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丁爱娟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