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丽;史伟丽
2005年1月~2008年11月发生医疗纠纷183起,通过对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与防范措施,医疗纠纷呈现下降趋势.
作者:王继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甲状腺癌症和肿瘤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癌症和肿瘤约占全身恶性癌症和肿瘤的1%.病理学上分为乳头状癌症和肿瘤、滤泡状腺癌症和肿瘤、未分化癌症和肿瘤和髓样癌症和肿瘤四类.评价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应用超声显像检测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结论显示超声二维图像对占位病灶的检出率为100%,但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缺乏有力依据,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英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数字X线摄影(DR)在影象技术诊断与鉴别诊断工作中的优势.方法:采用本院DR胸片和普通X线胸片各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二者在曝光条件、图像质量、工作效率、诊断与鉴别诊断效能、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异.结果:DR可明显降低曝光条件,减少病人和医师辐射损伤,提高图像质量,降低成本.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论:DR比传统X线摄片对于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例,具有强大的优势,数字化X线机必将替代传统X线机.
作者:李艳秋;杨世强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草酸二铵,对照组56例用甘草酸二铵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14~28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永良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总结结、直肠癌合并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结直肠癌合并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吻合口瘘1例,均行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并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选择合适病例,在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合理、梗阻性结直肠癌并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渭东;卜智斌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红外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的68例患者分别使用了针刀切割分解术和红外线照射治疗.结果:经过1~3次治疗,68例中治愈45例,显效1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刀结合红外线治疗膝骨性关节治疗确切,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张菊;郑典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其余均健康生存.结论:Mirizzi综合征,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选用适合不同个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可减少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李俊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安全输血是血库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输血必须要保证每一环节过程的安全.
作者: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在X线和经胸超声(TTE)监测下经皮穿刺股静脉放置封堵器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术后即刻及1、3、6个月行TTE、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本组36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经皮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运;袁义强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唐镇地段0~3岁儿童进行调查,对肥胖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实施预防保健,为控制肥胖发病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8年出生的接收系统管理儿童中抽取肥胖儿童,就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进行调查,找出发病原因,制订对儿童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方案.结果:经过针对性干预后,肥胖儿童肥胖程度下降或好转.结论:0~3岁肥胖儿童经过儿保医生的指导,家长的配合,通过对肥胖儿童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干预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肥胖的发生.
作者:金红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在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检测66例HDCP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结果:HDCP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HDCP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参与HDCP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爱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诊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更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作者:弓开弦;付强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剖宫产是解决部分孕妇无法实施阴道分娩和处理各种难产的一个补救措施,掌握好手术指征,是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使孕妇和胎儿免遭不必要的损害,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孕期应加强自然分娩好处的宣传,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对无绝对指征应给试产机会,提供陪伴和无痛分娩,这样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岩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介入逆流溶栓及经足背静脉加压顺流溶栓治疗,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溶栓的观察与护理,并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治愈率83.3%,有效率100%,无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精心的护理为患者早日治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梁凤娟;吴翠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P值与FINS水平间均有线性回归关系,而与腰围、TG、SBP等则均无线性回归关系.结论:糖调节正常代谢综合征患者,同样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的改变,且其炎性程度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李涵志;曾裕宏;郎江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资料与方法1997年10月~2007年10月下颌痤疮伴白带异常患者2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5例,对照组100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高压氧舱是一个特殊的高压密封治疗环境,舱内物理状态及舱内的工作要求与常压下的工作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高压氧医学的普及和应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病人涉及到临床各科,因而从事高压氧专业的护理人员逐渐增加,而大部分人员未接受过正规的在高压密封特殊环境中的工作训练.本文着重介绍舱内输液及各种引流管的特殊护理.
作者:华毛加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通过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实践,改善影像科现状,在确保医学影像和医疗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实现影像存储与管理、图像调用和后处理等功能.终实现无纸化,无胶片化,提高影像等科室的检查、诊断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梁子贤;王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环境,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淑端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评价阿米替林合并中药舒血宁对老年抑郁症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8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合并中药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的4、8、12周末,HAMD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3.95%和61.90%(P<0.05).结论:阿米替林合并中药舒血宁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治疗.
作者:李梁;潘丽妹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