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候诊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

林淑端

关键词:焦虑情绪, 环境, 年龄, 忙闲, 关联性
摘要:环境,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稳心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28例临床观察

    目的:稳心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方法:稳心颗粒0.3g/kg体重,1日3次,30天为1疗程.结果:有效率93%.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常见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尤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疗体会

    资料与方法近年来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70余例.首发症状为疼痛,其中以阵发性腹部绞痛转为持续性剧痛者占80%,有恶心呕吐者占100%,伴体克者占75%,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积液者占51%,白血胞分类及总数增高者占97%.3%患者白血胞分类及总数下降.血尿淀粉酶增高者占87%,13%血尿淀粉酶下降.临床治愈78%,有部分患者留有假性胰腺囊肿,死亡3例,多以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为主.手术清除病灶占56%,保守治疗44%.

    作者:马广义;褚亮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手术室实习护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及对策

    对象与方法2005年7月~200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六所院校的护校学生99例,女96例,男3例,其中本科生5例,大专生54例,中专生40例,年龄18~22岁,平均20岁.

    作者:朱晓霖;孙秋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抑郁型胃肠神经官能症的心理康复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4年11月以来收治抑郁型肠神经官能症患者67例,男29例,女38例;平均32岁.结果61例治愈,6例好转.

    作者:王冬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对症处理、合用中药肠粘连松解汤加味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必要时中转手术.结果:临床治愈67例,总有效率83.7%;无效13例,无效率16.25%.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标本皆治,疗效确切、经济、无痛苦,而且无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平;李玉镯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四肢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

    目的:分析四肢软组织肿块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四肢软组织肿块的MRI表现,其中良性11例,恶性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良性肿块中神经纤维瘤病2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血肿2例,脂肪瘤1例.恶性肿块中纤维肉瘤3例,转移瘤1例,神经鞘瘤2例,血管内皮瘤2例,淋巴瘤1例.结论:MR可明确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对良性肿块可以明确诊断,对良恶性软组织肿块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达进;王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初诊T2DM患者39例,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皮下注射控制空腹血糖,同时三餐前服用瑞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治疗3个月后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以及空腹胰岛素、C肽、餐后两小时胰岛素及C肽.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较前明显下降P<0.01,胰岛功能较前明显好转.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血糖改善β细胞功能,且使用安全.

    作者:赵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发热门诊工作的环节控制

    人员出入环节发热门诊的建立:独立的区域,合理布局.发热门诊设在医院大门口,通风良好且与住院病房及普通门诊有一定距离,标识醒目,采取全封闭就诊流程.

    作者: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五常法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原理,对人的言行、物品的摆放、手术室环境等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和规范改进,将五常法活动按标准要求,逐渐从形式化向习惯化推进.结果:五常法管理的应用,改善了手术室环境,增加了空间的可用性,物品定位摆放清楚,手术器械、贵重仪器、急救药品以及手术室护理质量等明显得到改善,提高了手术患者和手术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论:五常法能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方法和环境,确保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手术室的形象.

    作者:王佩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的经皮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对18例胸部病变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技术及病理检查.结果:经手术、临床证实为恶性肿瘤15例,良性病变3例,并发症低,发生气胸1例.结论:CT导引下的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安全有效、经济、准确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少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新疆巴州焉耆县0~4岁儿童10年死亡情况分析

    资料与方法1999~2008年焉耆县辖区内的活产儿0~4岁儿童死亡的新生儿、婴儿、1~4岁年龄死亡的儿童报告卡,进行核实.

    作者:李刚玲;李惠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克拉玛依市2005~2008年血液报废原因调查与分析

    材料与方法材料:从供血科待检库模块统计2005~2008年9月血液报废总体情况,以及不同报废项目的比例.方法:把检验项目及脂肪血、过期血等本质内因导致报废的血液统计到血液正常报废;把人为因素及设备等外因造成血液报废的血液统计到血液异常报废.

    作者:潘杰;李景挺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浦东唐镇社区3958名退休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社区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慢性病疾病谱,为针对性地开展本社区慢性病防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健康体检与既往史询问相结合的办法,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958名受检人员体检结果异常者占99.6%,前五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脂、高血压病、肥胖症、脂肪肝、冠心病,其检出比率分别为89.29%、65.49%、51.82%、27.67%、21.73%.结论:定期健康体检对慢性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意义,慢性病是危害退休人员的主要疾病,高血脂居发病之首,应予以重点防治.

    作者:沈磊;陈建峰;罗良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剖宫产1145例指征分析

    剖宫产是解决部分孕妇无法实施阴道分娩和处理各种难产的一个补救措施,掌握好手术指征,是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使孕妇和胎儿免遭不必要的损害,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孕期应加强自然分娩好处的宣传,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对无绝对指征应给试产机会,提供陪伴和无痛分娩,这样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岩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PACS、HIS、RIS系统的应用体会

    通过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实践,改善影像科现状,在确保医学影像和医疗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实现影像存储与管理、图像调用和后处理等功能.终实现无纸化,无胶片化,提高影像等科室的检查、诊断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梁子贤;王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子宫出血573例诊断分析

    血的初筛手段,结合宫腔镜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金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妇科盆腔阴式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40例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阴式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8年妇科盆腔阴式手术后40例LEDV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LEDVT的发生率占妇科盆腔阴式手术的1.14%(40/3512).40例全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经用低分子右旋糖苷、复方丹参注射液、肝素钠注射液,或加用阿司匹林、活血化瘀中药治疗,39例治愈出院.结论:重视妇科盆腔阴式手术后LEDVT并发症临床表现,结合彩超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邓小明;林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

    目的:探讨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眼行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5眼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论: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中各步骤.仔细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获得较好视力.

    作者:田景利;刘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简析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肋骨外伤中的应用

    因此,应结合X线、SCT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避免漏诊及误诊.

    作者:芦杰;谢扎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阑尾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服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后略好转.

    作者:刘冠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