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心电图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价值

刘涛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不明原因, 晕厥,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52例原因不明的昏厥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分析其昏厥的引发原因.结果 52例患者中有20例出现了晕厥发作,占38.5%,有22例发生心律失常,占42.3%,有16例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占30%,尤其与R-R间期的长短关系密切.16例晕厥的患者中,R-R间期≥3s的共有42次,其中有28次发生了晕厥症状,2s≤R-R间期<3 8的共有172次,无1例发生晕厥症状.结论 原因不明的晕厥症状的发作多是由于患者心律不齐造成的,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于不明原因的晕厥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慎独”精神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作用

    护理工作中的“慎独”精神,是指护士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职业道德和做人原则之事.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一次性医疗耗材的采购发放工作,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也是院内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被要求建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更加重视内部质量管控,其工作人员更加需要培养“慎独”精神.

    作者:康坦坦;张权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介入科护理人员对职业安全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择取本院介入科内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参考对象.结果 通过对职业安全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严格执行有效的防护对策,使护理人员的感染率降低到低,使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得到保障.结论 根据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制定健全的职业安全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医疗的职业安全.

    作者:夏远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手辅助腹腔镜腹部肿瘤切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手辅助腹腔镜腹部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行腹部肿瘤切除术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HALS组手术时间少于L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组缺口长度显著短于HALS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治疗腹部肿瘤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是腹部肿瘤切除的良好术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王军保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短期喂养大鼠蓝莓叶黄素对其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短期喂饲蓝莓叶黄素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1.67、1.25、0.84g/kgBW三个剂量的蓝莓叶黄素分别溶入植物油,按1.0 ml/100 g体重的量灌胃给予各剂量组大鼠,连续30 d,另设植物油对照组,实验第31天,空腹下腔静脉取血进行生化学指标测定.结果 ALT、AST、BUN、CR、GLU、TP、CHO、TG、ALB等生化指标,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短期喂饲大鼠蓝莓叶黄素,对其生化指标未见不良的影响.

    作者:隋自洁;孙兰;张晶莹;宋昕恬;吴晓刚;孟令仪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为主进行TACE治疗,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有效率(50.0%)高于对照组(45.0%),疾病控制率(8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上,观察组在1年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神经系统毒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基础上,为中晚期肝癌行TACE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组合方案,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永裕;张晓霞;刘永华;张泽富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关于中药的合理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关于中药如何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辨证、对比手法进行探讨说明.结果 结合相关病症的具体情况从选用适当药物制定给药剂量,针对病情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服药禁忌等几方面做出探讨.结论 通过本次探讨分析,从中药使用,辨证论治,因人施药以及药物服用的禁忌等几方面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中药的合理应用的相关问题.

    作者:肖学秀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7例

    目的 观察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 对57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行平衡针针刺治疗.结果 痊愈31例,显效15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本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孙东华;曲小娜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的患者,采用氟米特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及临床、免疫指标;治疗前后进行肾脏活检,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后,患者各项活动指标均有所改善,3个月后病情缓解明显,一年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并且维持稳定,SLEDAI评分明显改善,肾脏活检患者有6例发生了病理转型,由重转轻,其余病情均表现出稳定好转,无发现有肾复发病例.结论 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经济的免疫抑制剂.

    作者:孟庆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胃管的应用及护理

    胃肠减压管的原名收利文氏管,是由美国医生发明并首先提倡使用,其使用目的是为了抽空胃内积液、积气,减轻腹胀及毒素的吸收,从而保持胃肠道空虚,防止呕吐、积血,减轻消化道压力,有利于胃肠道的恢复.实践证明,自胃管应用以来,抢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增加了胃肠道手术的安全性.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胃管的应用范围不断在扩大,其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和改进.现就胃管的使用和护理体会叙及如下.

    作者:苏亚秋;陈艳;陈金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和功能活动障碍等不良后果.方法 根据2009年5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患者46例,制定详细的术后康复锻炼计划,进行分阶段的康复锻炼.结果 46例肱骨近端骨折行LPHP内固定的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总体优秀率为89.3%,患者对手术后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 通过全面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周密细致的护理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是提高患者肩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重要辅助治疗.

    作者:池洋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护理绩效量化在临床的应用

    绩效量化是从临床实际情况出发,兼顾专科特点及科室当前状况,以实际完成工作质量及数量计算护理工作量.不以年龄、职称作为主要量化指标,充分调动了各职称护士的积极性,促进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护理绩效量化是护理分配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出勤,调动护士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作者:苗晶;刘鹏;于妍;孙静巍;李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变化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血小板的关系.方法 观察分析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0例心绞痛(AP)患者、10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数目变化,患者均选在发病后的第二天采血.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数目减少,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减少更为显著(均P<0.01).结论 临床验证血小板数量变化可能直接参与冠心病的发病.

    作者:徐亚男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治疗10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40例(40.0%),显效25例(25.0%),有效25例(25.0%),无效10例(10.0%),总有效90例,总有效率90.0%.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防治小儿脑瘫的方法,也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春笑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方法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体检者各45例,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轻、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血管狭窄情况.

    作者:杨昭;赖阿娜;易永忠;夏润生;林晓清;许辉;邓立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乳头瘙痒症症状表述方法初探

    目的 寻找一种科学、实用的乳头瘙痒症症状描述方法.方法 针对乳头瘙痒症症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州市机团单位女职工1073人进行分析.结果 ①“乳头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症状,与月经来潮没有明显的相关性.②“瘙痒指数”对乳头瘙痒症症状描述直观、科学、简便.结论 “瘙痒指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衡量瘙痒程度的方法.

    作者:杨烨;梁秋芬;马毅敏;李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肠梗阻病因的良恶性判定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肠梗阻病因的良、恶性判定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肠梗阻磁共振成像资料,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双盲法阅片,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肠梗阻的定位和病因的良恶性判定价值.结果 磁共振对于89例肠梗阻的定位诊断符合率100%,对肠梗阻病因的良、恶性判定符合率为97.8%(87/89).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肠梗阻致病因素的良恶性具有很高的判定价值,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贾海龙;刘典夫;盖风;曲林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

    目的 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FD、MBI与MMSE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疗效显著,可大幅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大幅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的含量

    目的 探讨采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的含量,色谱柱:HE XP ODS-A色谱柱(4.6mm×250.0mm,5.0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35∶65∶0.4);流速:1.0 ml/min;柱温:26℃;波长:203nm.结果 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的线性回顾方程为Y=781023X-16783.3,r=0.9999,在0.99~28.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采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含量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操作比较简单,而且准确性较高,是控制升麻药材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郭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膀胱非上皮肿瘤的诊断、治疗(附30例报告)

    目的 总结膀胱非上皮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收治的30例膀胱非上皮肿瘤临床资料.男11例,女19例.年龄6~7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盆腔肿块、排尿晕厥等.结果 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全膀胱切除术,无法手术4例,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随访10个月~15年,良性肿瘤均无复发,恶性肿瘤中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淋巴瘤3例随访1~2年至今仍存活,神经内分泌癌1例、癌肉瘤2例、小细胞恶性肿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随访2~6个月内复发、死亡.结论 膀胱非尿路上皮肿瘤临床少见,B超引导下深部活检可提高诊断率,良性肿瘤预后较好,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应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应争取全膀胱切除,结合病理特点辅助化疗或放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刘春;黄世清;徐琼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舒适护理在女性患者电子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女性患者电子肠镜检查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例女性患者行电子肠镜检查时,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舒适护理,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在女性患者电子肠镜检查中进行舒适护理,使患者焦虑感与恐惧感明显减轻,减少患者的痛苦,使肠镜检查顺利完成.结论 在电子肠镜检查中实施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使患者检查时身心愉悦,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苏宏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