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7例

孙东华;曲小娜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 平衡针, 针刺, 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 对57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行平衡针针刺治疗.结果 痊愈31例,显效15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本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很好的疗效.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介入科护理人员对职业安全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择取本院介入科内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参考对象.结果 通过对职业安全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严格执行有效的防护对策,使护理人员的感染率降低到低,使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得到保障.结论 根据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制定健全的职业安全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医疗的职业安全.

    作者:夏远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舒适护理在女性患者电子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女性患者电子肠镜检查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例女性患者行电子肠镜检查时,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舒适护理,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在女性患者电子肠镜检查中进行舒适护理,使患者焦虑感与恐惧感明显减轻,减少患者的痛苦,使肠镜检查顺利完成.结论 在电子肠镜检查中实施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使患者检查时身心愉悦,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苏宏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门诊输液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对策

    防范静脉输液并发症,减少护患纠纷.根据门诊患者特点,疾病谱分布广,门诊患者多等特点,认真分析输液外渗的原因、危害、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避免医源性损害,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孙晓娟;王大威;魏淑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思连康联合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思连康联合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单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连康,观察两组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黄疸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连康联合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景晓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23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23例,评估桡神经损伤的程度及经手术治疗后的效果评价.结果 23例患者术后回访6~36个月,平均16.5个月,所有患者桡神经功能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早期手术探查松解桡神经并予以适当骨折固定,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尚保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银杏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知网文献,对银杏叶提取物在抗氧化作用临床应用综述.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对冠心病、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肾纤维化均有药理活性,且涉及多种作用机制.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协同其他药理作用,对多系统疾病均有治疗作用,应进一步加强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

    作者:刘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本院门诊60例符合条件的子宫肌瘤患者,自经期开始的第2天口服米非司酮,1次/d,10mg/次,于晚饭1h后服用,3个月为1疗程.B超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在用药前后的体积,并进行血液检测.结果 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明显缩小,且贫血状况得到改善、激素水平下降,但复发率高.结论 米非司酮可以作为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方案.

    作者:徐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在职已婚女干部妇科体检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 对在职已婚妇女干部的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以及相关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由某部军区医院医务人员对她们进行常规的妇科B超、阴道镜检查、宫颈糜烂分度、妇科检查、引导分泌物检查、乳腺B超[1].结果 在2010年对空军某部下属的三十九个单位,参与普查的人数达到938例,其中妇科常见病的总患病率达到35.06%,其中宫颈糜烂的患病率达到23.54%,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是2.5%,阴道炎的患病率是4.8%.在21到30岁之间,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是高的,可以达到31.03%,51到56岁期间的发病率是低的,仅为10.78%[2].结论 对健康的意识应该进一步提高,使妇女的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得到有效降低,使妇女的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陈婷;张守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基层医院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探讨

    如何提升护理质量,夯实基础护理,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怎样才能达到“三好一满意”本科“深入开展责任制”转变护理人员观念、理清思路、提高认识,加大基础护理投入力度,院方加大支持,责任到人,目标明确,落实护士分层管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绩效考核,提高大家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取得一些经验.

    作者:任红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通过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水平变化,探讨它们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妊娠组38例和妊娠期糖尿病组39例分别检测,采用t检验分别测试受试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HCY(同型半胱氨酸)、FBG(空腹静脉血糖)、FINS(胰岛素)、HOMA-IR(计算稳态模型(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指数)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HCY、FGB、FINS,HOMA-IR的浓度均用((x-)±s)表示,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FBG、FINS、HOMA-IR与hs-CRP、HCY水平较健康妊娠组明显增高,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hs-CRP与HCY、FGB、FINS、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因此,hs-CRP、HCY的水平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密切关系,并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病情发生发展的预测因子.

    作者:张靖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19例Ramsay-Hunt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对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19例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治愈8例,好转8例,无效3例.结论 Ramsay-Hunt综合征的预后与病损程度成正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预后较好.激素、抗病毒、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对Ramsay-Hun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陈博;赵尚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方法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体检者各45例,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轻、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血管狭窄情况.

    作者:杨昭;赖阿娜;易永忠;夏润生;林晓清;许辉;邓立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护理体会

    总结肺癌术后乳糜胸护理经验.总结分析本院收治的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护理需注意观察临床症状,监测胸腔引流液,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必要时进行胸腔灌注治疗.

    作者:吴秋霞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1例应用合理情绪治疗因乙型肝炎诱发焦虑的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在咨询过程中充分获取的求助者的临床材料进行整理评估,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鉴别诊断,心理诊断:乙肝诱发焦虑的严重心理问题,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来帮助求助者弄清楚自己的错误观念,改变不合理信念和认知,进而缓解焦虑情绪和紧张行为,并学会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逐步提高求助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南鹏;穆素华;李爱新;耿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55例无偿献血者献血心理指导与献血后饮食调理

    目的 探讨55例无偿献血者献血心理指导与献血后饮食调理,消除无偿献血者的心理障碍,以利于顺利采血及身体恢复.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对55例无偿献血者献血心理指导与献血后饮食调理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指导可消除无偿献血者的心理障碍及献血后献血者的身体恢复.结论 采取有效的心理指导及献血后合理的饮食给予无偿献血者帮助.

    作者:李爱新;武俊霞;耿岚;南鹏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双心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双心模式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78例.两组均采用规范治疗,研究组另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焦虑程度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年后研究组症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模式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夏金喜;肖建民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动态心电图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52例原因不明的昏厥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分析其昏厥的引发原因.结果 52例患者中有20例出现了晕厥发作,占38.5%,有22例发生心律失常,占42.3%,有16例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占30%,尤其与R-R间期的长短关系密切.16例晕厥的患者中,R-R间期≥3s的共有42次,其中有28次发生了晕厥症状,2s≤R-R间期<3 8的共有172次,无1例发生晕厥症状.结论 原因不明的晕厥症状的发作多是由于患者心律不齐造成的,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于不明原因的晕厥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为主进行TACE治疗,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有效率(50.0%)高于对照组(45.0%),疾病控制率(8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上,观察组在1年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神经系统毒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基础上,为中晚期肝癌行TACE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组合方案,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永裕;张晓霞;刘永华;张泽富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提高实习生静脉输液操作的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多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实习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时感兴趣的就是技术操作,但是,许多护士实习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静脉穿刺的要领.如何有效的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操作教学效果,让护生不但敢于进行静脉输液,并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能是临床教学的关键,同时由实习生转变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对治疗疾病、挽救生命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龚智婧;朱玉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1802例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据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3.26%,我国也已进入人口老年化社会行列[2].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和死亡原因,加强对老年疾病的防治,为开展老年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临床资料,现对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07~2012年60岁以上老年住院死亡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李玉子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