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心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夏金喜;肖建民

关键词:双心模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双心模式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78例.两组均采用规范治疗,研究组另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焦虑程度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年后研究组症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模式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应用合理情绪治疗因乙型肝炎诱发焦虑的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在咨询过程中充分获取的求助者的临床材料进行整理评估,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鉴别诊断,心理诊断:乙肝诱发焦虑的严重心理问题,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来帮助求助者弄清楚自己的错误观念,改变不合理信念和认知,进而缓解焦虑情绪和紧张行为,并学会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逐步提高求助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南鹏;穆素华;李爱新;耿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药师加强临床药学教育的紧迫性和对策

    随着现代医药学科的高速发展,对医院药师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有了新的要求.临床药学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素梅;杨星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19例Ramsay-Hunt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对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19例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治愈8例,好转8例,无效3例.结论 Ramsay-Hunt综合征的预后与病损程度成正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预后较好.激素、抗病毒、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对Ramsay-Hun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陈博;赵尚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人全血培养方法筛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青藤碱衍生物

    目的 通过人全血培养方法筛选有潜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青藤碱衍生物.方法 细菌酯多糖(LPS)刺激人全血诱导TNF-α产生,加入青藤碱衍生物,ELISA法检测其对TNF-α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浓度为10~4 mol/L时,青藤碱衍生物SIN-3、SIN-33对TNF-α的抑制率分别为22.9%和31.1%,其中SIN-33的抑制作用明显比强于青藤碱(24.2%),P<0.05.结论 青藤碱衍生物SIN-33可明显抑制人全血中LPS诱导的TNF-α的生成,可作为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候选药物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悦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定位救护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风险规避研究

    目的 探讨定位救护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以减少意外,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抢救室需要转运的危重患者372例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抢救室需要转运患者346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定位的救护模式进行转运,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流程,比较两种模式的转运效果.结果 采用定位救护模式后,对照组意外发生率平均转运时间、患者及疗区的满意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定位救护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能有效规避风险,提高危重患者转运安全性.

    作者:闫君艳;初娜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双心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双心模式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78例.两组均采用规范治疗,研究组另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焦虑程度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年后研究组症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模式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夏金喜;肖建民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尿路结石手术取石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手术取石治疗尿路结石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边远基层医院,缺乏先进医疗设备条件,手术取石治疗而显得更为重要.现将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手术治疗尿路结石患者324例(其中有42例复发结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东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股骨头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影响患者恢复的问题,预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使患者尽快康复.结论 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患者长期卧床和下肢活动减少造成血流缓慢,手术和创伤本身引起血管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早期主动肢体锻炼,根据医嘱穿着弹力袜和双下肢间歇加压治疗,安全药物应用等,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高凯霞;万惠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整体护理,深入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根据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情绪稳定,交流沟通能力有所提高,自理能力也得到提高.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晓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方法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体检者各45例,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轻、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血管狭窄情况.

    作者:杨昭;赖阿娜;易永忠;夏润生;林晓清;许辉;邓立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膀胱非上皮肿瘤的诊断、治疗(附30例报告)

    目的 总结膀胱非上皮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收治的30例膀胱非上皮肿瘤临床资料.男11例,女19例.年龄6~7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盆腔肿块、排尿晕厥等.结果 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全膀胱切除术,无法手术4例,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随访10个月~15年,良性肿瘤均无复发,恶性肿瘤中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淋巴瘤3例随访1~2年至今仍存活,神经内分泌癌1例、癌肉瘤2例、小细胞恶性肿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随访2~6个月内复发、死亡.结论 膀胱非尿路上皮肿瘤临床少见,B超引导下深部活检可提高诊断率,良性肿瘤预后较好,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应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应争取全膀胱切除,结合病理特点辅助化疗或放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刘春;黄世清;徐琼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先天性脑软化1例报告

    目的 分析先天性脑软化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及预后.为先天性脑软化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报告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脑软化1例病例,其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并脑软化的CT影像学分析.结果 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治疗3个疗程,并动态随访其发育情况,大运动发育基本与同龄儿同,听力、视力正常,注意力稍差.结论 对于先天性脑软化的患儿,早期的干预治疗,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功能训练等,可促进神经脑细胞的发育,功能区的重建,从而促使患儿的大运动,社会适应行为及智力的发育.

    作者:赵晓瑞;臧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二八”法则延伸至护理管理中有效规避护理不安全隐患

    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法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发现并得出的结论,在任何一组事件中,重要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二八定律在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存在,不仅适用于经济学也可延伸应用到管理工作.管理者遴选出一小部分重点的内容进行管理,便能够在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二八法则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汇报如下.

    作者:巩越丽;秦艳玲;袁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乳晕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60例

    目的 探讨乳晕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切除手术法,观察组60例采取乳晕入路切除手术法.结果 两组在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明显性差异,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乳晕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温杏花;曾宪良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药学服务

    目的 了解本院多重耐药感染的基本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菌的药学服务.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分析本院多重耐药菌的状况,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结果 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及危害.结论 临床药师成为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团队中真正的一员,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安玉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7例

    目的 观察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 对57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行平衡针针刺治疗.结果 痊愈31例,显效15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本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孙东华;曲小娜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holter对2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218例有缺血型ST改变(91.6%),其中72.48%的缺血性ST改变阵次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占27.52%.结论 holter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临床上应高度重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并积极治疗.

    作者:陆娟;陈永清;谭兴普;王士强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的含量

    目的 探讨采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的含量,色谱柱:HE XP ODS-A色谱柱(4.6mm×250.0mm,5.0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35∶65∶0.4);流速:1.0 ml/min;柱温:26℃;波长:203nm.结果 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的线性回顾方程为Y=781023X-16783.3,r=0.9999,在0.99~28.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采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升麻药材中升麻苷H-1含量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操作比较简单,而且准确性较高,是控制升麻药材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郭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在职已婚女干部妇科体检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 对在职已婚妇女干部的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以及相关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由某部军区医院医务人员对她们进行常规的妇科B超、阴道镜检查、宫颈糜烂分度、妇科检查、引导分泌物检查、乳腺B超[1].结果 在2010年对空军某部下属的三十九个单位,参与普查的人数达到938例,其中妇科常见病的总患病率达到35.06%,其中宫颈糜烂的患病率达到23.54%,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是2.5%,阴道炎的患病率是4.8%.在21到30岁之间,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是高的,可以达到31.03%,51到56岁期间的发病率是低的,仅为10.78%[2].结论 对健康的意识应该进一步提高,使妇女的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得到有效降低,使妇女的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陈婷;张守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经尿道钬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1例男性尿道患者经尿道狭窄段疤痕钦激光切除.因尿道损伤、前列腺术后,医源性损伤等因素致尿道狭窄,尿道球部狭窄14例,膜部13例,前列腺部4例,狭窄段长度<1.0 cm者20例,1.0~1.5 cm者8例,>1.5 cm者2例,完全闭锁者1例.结果 31例手术均成功,无大出血、尿外渗、直肠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8例获随访3~18个月,其中3例行定期尿道扩张,1例钬激光行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钬激光是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因为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作者:赵玉迪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