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杨晓莲;刘丽香;陈雪

关键词:老年患者, 跌倒,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保障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对老年患者可能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防范措施.结果 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建立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老年患者的安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头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影响患者恢复的问题,预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使患者尽快康复.结论 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患者长期卧床和下肢活动减少造成血流缓慢,手术和创伤本身引起血管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早期主动肢体锻炼,根据医嘱穿着弹力袜和双下肢间歇加压治疗,安全药物应用等,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高凯霞;万惠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痹证的临床治疗体会

    痹证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临床主症.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是引起痹证的外因,主要病机是外邪流注经络关节,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亏虚是正气不足引发痹症的内因,主要责之于肾、肝、脾等脏器.临床上除针对风、寒、湿、热等痹症要对症治疗外,还应对脏器病灶予以辨证施治,以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波;王洪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1802例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据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3.26%,我国也已进入人口老年化社会行列[2].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和死亡原因,加强对老年疾病的防治,为开展老年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临床资料,现对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07~2012年60岁以上老年住院死亡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李玉子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关于中药的合理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关于中药如何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辨证、对比手法进行探讨说明.结果 结合相关病症的具体情况从选用适当药物制定给药剂量,针对病情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服药禁忌等几方面做出探讨.结论 通过本次探讨分析,从中药使用,辨证论治,因人施药以及药物服用的禁忌等几方面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中药的合理应用的相关问题.

    作者:肖学秀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绝经相关的激素补充治疗研究进展

    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针对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而采取的医疗措施,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在这七十年中,人们对HRT的认识经历了崎岖的过程,观念不一,现结合《2009 HRT指南》及临床实际工作给予概述.1 HRT的适应证1.1 血管舒缩症状(潮红潮热、睡眠障碍,情绪易激动、焦虑、紧张等).1.2 泌尿生殖道萎缩 如阴道干涩、性生活疼痛、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

    作者:刘云梅;谷丽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大脑后动脉第一段动脉瘤破裂因素分析和栓塞体会

    目的 对本院2010年以来治疗的6例大脑后动脉第一段(P1段)动脉瘤易破裂的因素和栓塞体会回顾性分析.方法 6例患者均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有两例患者入院后发生二次破裂.结果 有4例患者栓塞后恢复较好,1例患者栓塞后偏瘫伴偏盲,1例患者造影时2次破裂,急诊动脉瘤栓塞后,CT复查发现出血量较大,后引起脑疝,经去骨瓣减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P1段动脉瘤多见于年轻人,动脉瘤均较大,易发生2次破裂,急诊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减少2次破裂出血几率.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庆伟;喻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在职已婚女干部妇科体检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 对在职已婚妇女干部的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以及相关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由某部军区医院医务人员对她们进行常规的妇科B超、阴道镜检查、宫颈糜烂分度、妇科检查、引导分泌物检查、乳腺B超[1].结果 在2010年对空军某部下属的三十九个单位,参与普查的人数达到938例,其中妇科常见病的总患病率达到35.06%,其中宫颈糜烂的患病率达到23.54%,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是2.5%,阴道炎的患病率是4.8%.在21到30岁之间,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是高的,可以达到31.03%,51到56岁期间的发病率是低的,仅为10.78%[2].结论 对健康的意识应该进一步提高,使妇女的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得到有效降低,使妇女的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陈婷;张守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拔牙引起面部感染、颅内感染伴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感染性休克多见于严重感染,体内毒性产物吸收所致.目前,由于无菌技术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拔牙导致严重感染的病例较为少见.现将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一例拔牙后导致面部感染、颅内感染引起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减退并发感染性休克病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小松;宋利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采用薄层色谱法控制延生胶囊的质量

    延生胶囊为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制剂,由当归、白芷、制何首乌、独活、羌活、川芎、荆芥、苍术、防风、柴胡、麻黄、甘草、细辛十三味中药材组成,具有软坚散结、疏通经络,清洁血液,凉血化瘀,促进免疫细胞、增强提高NK细胞肿瘤杀伤活力的作用,对于肝癌、胃癌、肠癌、乳癌、宫颈癌患者,有明显的抗癌效果.中药治疗具有价格低,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的优势.深得广大患者的青睐.该制剂目前没有质量检验标准,为了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作者应用薄层色谱法,分别用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对制剂中主要药味防风、麻黄进行鉴别.用来控制处方中防风、麻黄的质量.

    作者:王晓平;白岩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舒适护理在女性患者电子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女性患者电子肠镜检查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例女性患者行电子肠镜检查时,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舒适护理,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在女性患者电子肠镜检查中进行舒适护理,使患者焦虑感与恐惧感明显减轻,减少患者的痛苦,使肠镜检查顺利完成.结论 在电子肠镜检查中实施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使患者检查时身心愉悦,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苏宏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效果评定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控制共28例,所占比例为70.0%;显效共5例,所占比例为12.5%;有效共5例,所占比例为12.5%;无效2例,所占比例为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控制共20例,所占比例为50.0%;显效共5例,所占比例为12.5%;有效共6例,所占比例为15.0%;无效9例,所占比例为2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索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药学服务

    目的 了解本院多重耐药感染的基本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菌的药学服务.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分析本院多重耐药菌的状况,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结果 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及危害.结论 临床药师成为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团队中真正的一员,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安玉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其护理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其护理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研究,内容包括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出院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等方面.结果 依据调查结果了解患者及患者照顾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从而制定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结论 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方法.结果 62例中,再通47例占75.8%,其中1~3 h内19例,再通率30.6%,3~6 h内20例,再通率32.3%,6~12h内8例,再通率12.9%,未通15例占24.2%.再通组死亡2例,死亡率4.3%;未通组死亡3例,死亡率20%.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STEAMI疗效确切,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为下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作者:李萍;陈汉武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护理绩效量化在临床的应用

    绩效量化是从临床实际情况出发,兼顾专科特点及科室当前状况,以实际完成工作质量及数量计算护理工作量.不以年龄、职称作为主要量化指标,充分调动了各职称护士的积极性,促进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护理绩效量化是护理分配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出勤,调动护士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作者:苗晶;刘鹏;于妍;孙静巍;李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先天性脑软化1例报告

    目的 分析先天性脑软化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及预后.为先天性脑软化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报告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脑软化1例病例,其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并脑软化的CT影像学分析.结果 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治疗3个疗程,并动态随访其发育情况,大运动发育基本与同龄儿同,听力、视力正常,注意力稍差.结论 对于先天性脑软化的患儿,早期的干预治疗,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功能训练等,可促进神经脑细胞的发育,功能区的重建,从而促使患儿的大运动,社会适应行为及智力的发育.

    作者:赵晓瑞;臧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全血采集中神经症1例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1],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分离症状、转换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由于无偿献血广泛的开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公民参加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而患有神经症的人员参加无偿献血,因其症状具有隐蔽性,医护人员在体检、征询时不易判断,这给无偿献血健康检查带来一定的困难[2].2012年度工作中,作者曾遇到1例神经症患者参加献血,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秦强国;冯春;吕珂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和功能活动障碍等不良后果.方法 根据2009年5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患者46例,制定详细的术后康复锻炼计划,进行分阶段的康复锻炼.结果 46例肱骨近端骨折行LPHP内固定的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总体优秀率为89.3%,患者对手术后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 通过全面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周密细致的护理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是提高患者肩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重要辅助治疗.

    作者:池洋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19例Ramsay-Hunt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对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19例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治愈8例,好转8例,无效3例.结论 Ramsay-Hunt综合征的预后与病损程度成正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预后较好.激素、抗病毒、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对Ramsay-Hun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陈博;赵尚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浅谈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是指直接或间接暴露的作用使头皮、颅骨以及颅内组织损伤.即使浅表的伤口出血,往往使患者和亲属恐慌紧张.另有一部分患者就医时症状不重,似乎没有多大问题,但因颅内损伤病理变化发展,经过一定时间病情突然急剧恶化,甚至是医生措手不及.

    作者:张晓云;闫静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