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李国明;雷亚克;杨朝晖;张婷;占建波
目的 探索连云港农村45 ~ 75岁高血压人群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riglycerid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TG/HDL-C)和肾小球高滤过的关联性.方法 对2008-2009年参加中国连云港农村开展的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调查的17 145例45 ~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及实验室指标检测;采用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将大于eGFR残差值(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后)90%分位数定义为肾小球高滤过.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每增加一个单位Log-TG可使肾小球高滤过的发生风险增加4.45倍(95% CI:3.96 ~5.02);同样,每增加一个单位Log-TG/HDL-C比值可使肾小球高滤过的发生风险增加3.10倍(95% CI:2.85~3.38).HDL-C和肾小球高滤过在女性人群中呈负相关.结论 TG及TG/HDL-C比值和肾小球高滤过呈独立正相关关系,而HDL-C和肾小球高滤过仅在女性人群中呈负相关.
作者:钟碧燕;汪月娟;秦献辉;李幼宝;唐根富;王滨燕;臧桐华;徐欣;徐希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唐山市玉田县居民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腰围身高比(waist-to-hight ratio,WHtR)、身体脂肪率的一般信息及超重/肥胖患病现状,并探讨超重/肥胖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唐山市玉田县抽取1 900人,通过现场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年龄、性别、血压、身高、WC、体重、身体脂肪率、VAI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终可用分析调查者1 869人(98.4%),BMI超重645人(34.5%)、肥胖336人(18.0%)、WC指标中心型肥胖1 037(55.5%)、VAI≥10者790人(42.3%)、WHtR≥0.5者1 145人(61.3%)、身体脂肪率肥胖590人(31.6%);不同超重/肥胖指标均值受年龄、性别影响,不同指标超重/肥胖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MI≥28 kg/m2、WHtR≥0.5、中年、老年、VAI≥10、身体脂肪率超重/肥胖都是本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调查地居民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指标判断超重/肥胖患病现状存在差异;BMI、WHtR、年龄、VAI、身体脂肪率均与高血压患病相关.
作者:杨名洋;张志坤;张晓慧;李芳;田玉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阜阳市孕妇叶酸服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该市孕妇叶酸服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阜阳市4个县区的农村地区所有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叶酸服用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3 964名孕妇,2 085名服用了叶酸(52.6%),其中停经前至少3个月开始服用为562人,停经前1~2月服用为410人,停经后服用为1 113人.孕妇的学历越高(OR=0.553,95% CI:0.324~0.941),有自然流产史(OR=0.710,95% CI:0.544~0.927),丈夫为其他职业(OR=0.103,95% CI:0.013 ~0.815),以及丈夫饮酒者(OR=0.662,95% CI:O.583 ~0.751),其更倾向于服用叶酸;而孕妇年龄(OR=1.205,95% CI:1.054~1.378)和丈夫的年龄(OR=1.162,95% CI:1.020 ~ 1.324)越大,以及孕妇为其他职业(OR=1.467,95% CI:1.041~2.068),其更倾向于不服用叶酸.结论 阜阳市农村孕妇的叶酸服用率较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相关部门应全面的对叶酸服用加强宣传,提高叶酸服用率.
作者:王星;李修德;杜涛;李享;仝菲;王程成;张秀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灵璧县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其近年来变化趋势.方法 数据来源于2005-2013年灵璧县死因数据.通过与全国水平比较,确定灵璧县高发癌种.通过趋势分析,观察主要恶性肿瘤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灵璧县恶性肿瘤报告死亡率为142.7/10万,在报告的恶性肿瘤死亡中,肝癌排名第一,其次为肺癌,然后依次为胃癌、食管癌和肠癌.2005-2013年死亡率趋势分析发现,肝癌、胃癌、食道癌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胃癌下降幅度大,其次为食管癌和肝癌,肺癌则呈平稳状态.结论 灵璧县消化道肿瘤呈明显下降趋势,但肝癌死亡仍远高于全国水平,需高度关注.
作者:郭启高;赵辉;陶海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患者长期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心理状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方向.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其中初次注射胰岛素组41例,已接受胰岛素注射患者组39例,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测评每例患者,比较SAS分值及SDS分值的组间差异,分析差异指标与患者年龄、病程、经济情况及胰岛素注射时间的关系,了解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已接受过胰岛素注射患者的SAS和SDS分值均显著高于初次注射胰岛素患者(SAS:47.85±9.48 vs 42.27±11.09,P=0.018;SDS:52.18±10.90 vs 46.90±11.81,P=0.04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AS分值受患者年龄及胰岛素治疗时间影响明显,SDS分值受病程及胰岛素治疗时间影响明显,它们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表现,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加强对高龄、长病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和监测,及时干预负性情绪,以提高他们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高华;陈华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microRNA靶序列白素介-13(interleukin-13,IL-13)基因多态位点对大肠癌发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其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并探讨多态位点与饮食因素的联合和交互作用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随访309例大肠癌患者,探讨其多态性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croRNA靶序列IL-13基因多态位点,为rs847、rs848和rs1295685.TaqMan探针方法对513例病例和576例对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IL-13基因多态性与饮食因素的联合和交互作用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3个多态位点携带突变基因与隔夜食品的摄入有协同交互作用,其OR值分别为rs847 (G/A)(OR=1.25,95% CI:1.08 ~ 1.43),rs848(G/T)(OR=1.24,95% CI:1.08~1.42),rs1295685(C/T)(OR=1.21,95% CI:1.05~1.39).预后研究表明,IL-13基因的3个位点与大肠癌预后无统计学关联,但是大肠癌的大体分型,Dukes’分期和是否转移都与大肠癌预后生存有关.结论 IL-13基因多态性与饮食因素(隔夜食品和刺激性食品)的联合和交互作用与大肠癌的易感性有关.
作者:于燕明;周军德;迟强;崔滨滨;赵亚双;王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间人群筛查结果.探讨和改善新型流感流行期间监测模式.方法 比较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群筛查结果,并与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各筛查医院在筛查期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64 358例,占相关监测科室病人就诊数的1.15%.实际进行人群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胶体金试剂检测或甲型流感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的共有20 368例,甲型流感通用阳性率为1.15%;县级及以上筛查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均高于县以下筛查医院,而在非哨点医院中,高级别医院该比例也高于低级别医院;苏南县级及以上筛查医院甲型通用检测阳性率高于县以下筛查医院,苏中和苏北地区不同级别筛查医院该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结论 人群筛查特异性低于哨点监测,当新型流感病毒人间流行后,是否开展人群筛查需综合考虑监测病种的感染谱和流行状态.
作者:葛爱华;王笑辰;戴启刚;吴莹;刘文东;李媛;梁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水平与其接种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关系.方法 选择98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足月分娩新生儿,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和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分别检测母儿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和HBV血清学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检测新生儿外周血IL-10、IL-12水平.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随访至12月龄,检测血清抗-HBs水平.结果 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为32.65%.单因素分析,新生儿外周血IL-10和IL-12水平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有关(均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母亲HBeAg、母亲HBV DNA、新生儿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等因素,新生儿外周血IL-10水平<174.05 pg/ml者易发生乙肝疫苗免疫无或弱应答(OR=8.35,95% CI:1.83 ~38.14).分级分析,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随IL-10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x2趋势=4.41,P =0.036).结论 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肝疫苗免疫无或弱应答可能与其新生儿期外周血IL-10水平低下有关.
作者:王婷;高怡;温海秀;郭健;汪波;丰淑英;王素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Ⅲ期、Ⅳ期肺腺癌患者的生存现状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南通市肿瘤医院214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分别用Log-rank检验与Cox回归模型.结果 全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2、24、36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0.0%、28.0%、19.9%.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TNM(tumor node metastasis)分期、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治疗方案、吸烟史与预后有关(均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以Ⅳ期为对照组,ⅢA、ⅢB期的患者相对死亡风险降低了62.4%(RR =0.38,P<0.001)、27.8%(RR =0.72,P=0.083);CY-FRA21-1阳性组的相对死亡风险比阴性组增加了38.9%(RR=1.39,P=0.044);以对症治疗为对照,手术、化疗、放疗、放化结合、综合治疗的相对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34.1%(RR =0.66,P=0.378)、64.9%(RR =0.35,P<0.001)、30.0%(RR =0.70,P=0.298)、60.3%(RR =0.40,P=0.001)、75.2%(RR =0.25,P=0.002);有吸烟史的相对死亡风险比无吸烟史增加了64.5%(RR=1.65,P=0.011).结论 TNM分期、CYFRA21-1、治疗方案、吸烟史是Ⅲ期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彬鋆;肖静;吴桂云;高月霞;沈康;沈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全面分析咸宁市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实施的效果,客观评价该项目取得的成绩,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咸宁市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项目执行期间相关资料,建立患者信息数据库、项目活动数据库、患者信息统计表,整合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截至2014年5月底,共筛查耐多药结核病可疑患者2 120例,经检测确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211例,纳入治疗161例,纳入治疗率为76.3%.疗程达到6个月的患者135例,痰培养阴转88例,6月末痰培养阴转率65.2%.对完成疗程的59例患者进行分析,治愈27例,治愈率为45.8%.结论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咸宁市初步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耐多药结核病管理模式,间接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该市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徐江红;谷陟震;徐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二级医院门诊患者对抗生素耐药性认知及使用偏好等相关情况,以期为今后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1 26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 214份,其中25.6%的患者未听说过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会产生耐药性,而年龄、文化程度是抗生素耐药性知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医生处方或自主用药过程中,28.1%的患者有使用抗生素的偏好,而文化程度、1年内到医疗机构就诊次数、职业是对抗生素有使用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应加强宣传力度,调整宣传策略;加大对医师教育培训及药店的监管.
作者:卞城;王珩;吴静雅;赵允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妊娠梅毒感染状况、治疗情况及妊娠结局,为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2014年4月河南省1 725例确诊感染梅毒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孕产妇梅毒年均检测率为93.27%、感染率33.80/10万.孕前、孕14周前诊断者分别为3.42%、37.86%.隐性梅毒达58.84%,丈夫或性伴目前的感染状况未检测者达52.41%.规范治疗、不规范治疗者不良结局及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均低于未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河南省妊娠梅毒在提高检测率的同时应不断提高规范治疗,加强宣传并实施妊娠梅毒的早期检测、诊断并进行规范的治疗及丈夫或性伴的同查同治,有效减少妊娠梅毒及先天梅毒儿的感染.
作者:张欢;赵悦淑;张展;崔世红;屈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对日本血吸虫氧化还原蛋白(peroxiredoxi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SjPrx)的表达、纯化,接种小鼠和体外刺激脾细胞,研究SjPrx Ⅰ在体内外诱导免疫应答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GenBank获取SjPrx编码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质粒,通过转化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入感受态细胞,然后小量扩增菌株,电泳检测克隆成功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验证融合蛋白后大量表达纯化.将重组SjPrx Ⅰ通过腹腔注射BALB/c小鼠,本科联免疫吸附实验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结果 成功构建了SjPrx Ⅰ-pET28a质粒,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后得到可溶性SjPrxⅠ,纯化后的SjPrx Ⅰ免疫小鼠,其淋巴细胞高水平表达Th2细胞分泌的IL-4(t =6.69,P<0.001)、IL-10(z =3.18,P=0.001)和IL-13(t =4.21,P=0.001).结论 制备了重组SjPrx Ⅰ,初步认为其具有Th2型免疫调节功能,但并不能显著抑制体内业已存在的Th1的偏移.
作者:张奕;陈鹤;刘芳;谢园园;王书书;沈继龙;徐元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筛选法洛氏四联症患儿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探索法洛氏四联症潜在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 收集法洛氏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健康人血清各20例,等量混合后使用多重亲和去除系统去除高丰度蛋白,经iTRAQ试剂标记后应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利用质谱技术对样品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筛选出置信度>95%的蛋白共292种,其中差异表达蛋白有37种,法洛氏四联症组较室间隔缺损组和健康组表达量均上调>1.3倍的蛋白有16种,下调<0.77倍的蛋白有21种.结论 本研究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技术合MALDI-TOF/TOF MS筛选出包括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玻连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等在内的差异表达蛋白37种,这些蛋白可作为法洛氏四联症血清蛋白标志物的重要候选因子.
作者:张永波;仇小强;何敏;余红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安徽省合肥市农村中老年人群睡眠质量指数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5月在安徽省合肥农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别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以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人群完成相应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测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777名人群完成所有资料收集,纳入到此次横断面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在校正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白蛋白、尿酸、尿素氮、肌酐、抑郁得分、体重指数、吸烟史、体力劳动以及既往疾病史等后,以PSQI总得分的第一分位组(25.5±4.7)作为参照,PSQI总得分的第三分位组中人群MMSE得分降低(23.3±5.3,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和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中PSQI总得分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β=-0.14,s(x)=0.05,P=0.004;β=-0.19,s(x)=0.06,P =0.002).结论 本研究提示在合肥农村地区人群尤其是女性和6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呈现显著负相关.
作者:张骏;宋瑞远;苏明宏;田仰华;汪敬业;汪安勇;汪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海洛因吸食量患者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生活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及九江市3个美沙酮门诊2010年1~6月所有新人组的海洛因依赖者为对象,分别在人组治疗前后1年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生活质量量表(QOLDA-61)调查.结果 平均每天海洛因吸食量<1g者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家庭关系与社会支持、毒品依赖及总体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平均每天海洛因吸食量1~2g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毒品依赖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平均每天海洛因吸食量>2g者家庭关系与社会支持及日常生活活动与经济状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治疗期间家人的精神支持和经济支持、尿检阳性次数等对部分指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坚持MMT一年可以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生活质量.家人的精神支持、家人用于治疗费和生活费等经济支持、朋友经济支持、吸毒时间长短和海洛因吸食量等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影响显著.
作者:颜兴伟;杨玉金;龚俊平;闵建华;李国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2013-2015年安徽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为该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流行病学相结合方法收集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资料,采集病例、密接、禽类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位年龄为61.95岁,5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占80.00%,男女性别比为11.5∶1.病例发生于2~5月,报告病例多的为安庆市占24.00%,其次为滁州市占16.00%;84.00%的病例报告伴有基础疾病史;病例发病到首诊中位时间为l天,发病到住院中位时间为4天,发病到确诊中位时间为7天,发病到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间为6天;64.00%的病例发病前有明确活禽或活禽市场接触史,环境标本中标本阳性率为6.85%;病例毒株测序比对结果显示2013年与2014年仍高度同源.结论 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安徽省呈现散发态势;老年男性,特别是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是安徽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高危人群;感染来源可能与活禽或活禽交易市场暴露有关,暂无证据支持病毒的入际间传播.
作者:吴家兵;侯赛;何军;胡万富;曹明华;张进;史永林;宋丹丹;龚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早期控制结核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南京市2011-2013年确诊的8 129例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描述患者就诊延迟相关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南京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32 d,就诊延迟率4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青年、城市、非重症患者相比,老年(OR=1.86,95% CI:1.64~2.10)、郊区(OR =1.46,95% CI:1.32~1.61)、重症患者(OR=1.36,95% CI:1.03~ 1.80)就诊延迟风险更高,非农民(OR=0.65,95% CI:0.59~0.72)、患者来源为转诊(OR =0.88,95% CI:0.80 ~0.98)和追踪者(OR=0.84,95% CI:0.72 ~0.98)、痰检涂阴者(OR =0.76,95% CI:0.70~ 0.84)就诊延迟风险分别低于农民、因症就诊者和痰检涂阳者.结论 南京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象较严重,年龄、职业、居住地区、患者来源、痰检结果、是否重症是南京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荣;李晨;杨晨;孙照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5岁儿童轻、重型腹泻患病构成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7月,对北京市城区、近郊区和远县的3个儿童专科医院1 142名腹泻儿童进行患病情况调查,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儿童轻、重型腹泻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涉及的腹泻儿童中,轻型987名(86.4%),重型155名(13.6%);农业户籍(OR=2.70,P<0.001)、外地户口(OR=1.90,P=0.044)、轮状病毒感染(OR =4.12,P<0.001)、杯状病毒感染(OR=1.97,P=0.010)、非发病当天就诊(OR =2.61,P=0.002)、在9~12月的高发月份发病(OR=1.86,P=0.002)均为重型腹泻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和住址区域均不构成影响.结论 预防重型腹泻病的发生,重点在于改善生活环境和卫生习惯、减少肠道传染病传播、患病后及时就诊等.
作者:郭丹丹;李洪军;刘潇潇;梁研;高志勇;王全意;贾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在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中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PubMed,EMBAS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语种不限.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对照研究,然后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优势比(OR)和95%的可信区间(95% CI),并且进行异质性检验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总共纳入12项研究,840名病例,其中MTHFR C677T研究的文献有12篇,只有其中的8篇是关于MTHFR A1298C的研究.MTHFR C677T多态性与总体毒性(TTvs.CC+CT:OR=3.21,95% CI:1.02~10.13,P=0.047)、贫血(TT vs.CC+CT:OR=1.92,95%CI:1.01~3.66,P=0.046)、骨髓抑制(TTvs.CC+ CT:OR =3.52,95% CI:1.39 ~8.92,P=0.008)、胃肠道反应(TTvs.CC+ CT:OR =5.09,95% CI:1.32~19.62,P=0.018)和皮疹(TT+ CTvs.CC:OR=3.34,95% CI:1.09~ 10.18,P=0.034)有密切关系.A1298C在总体毒性(CC+ACvs.AA:OR=0.20,95% CI:0.09~0.45,P<0.001)的模型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677CC+ CT相比,突变基因型677TT更容易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A1298C突变型基因1298CC+ AC在总体毒性上呈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洋;夏江宝;何晓东;沈佐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