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杨秀芬

关键词:手术后, 术后疼痛, 患者, 组织损伤, 住院时间, 药物镇痛, 修复过程, 心理护理, 心理反应, 疼痛原因, 疼痛控制, 睡眠不足, 术后康复, 止痛剂, 特点, 生理, 人体, 情绪, 结果
摘要: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不住,而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结果必然加强患者对止痛剂依赖,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在结合药物镇痛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根据疼痛原因特点,困人施护,受到患者的认可.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3~6月在门诊进行体检的6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其正常和溶血血清中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酸激酶(CK)、谷氨酰转肽酶(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钙(Ca)、无机磷(IP)、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葡萄糖(GLU)含量,数据采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的统计方法分析.结果 TBIL、DBIL、TP、ALB、CK、GT、ALT、AST、ALP、ACP、α-HBDH、UA、GLU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G、IP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Ca的值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对很多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临床上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溶血的出现.

    作者:杨振东;姚文思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取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77例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CIK细胞治疗,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75例,满意度97.40%.结论 在CIK细胞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沟通,严格的无菌操作、输注护理中掌握输注的速度、观察过敏及溶血反应.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偏瘫患者,以前在护理上只注意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多翻身,防褥疮.近年来,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所引起偏瘫的患者观察,觉得这些患者度过昏迷阶段清醒之后,心理状态都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不良的心里反应.不良的心里状态时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所以护士除给予治疗几多方面的基础护理之外,还必须做好心理护理-分析产生不良心理变化的因素,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改变他的不良心理状态.使他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增加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产生了对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的毅力,取得提早康复出院的效果.

    作者:王合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娩的临床效果、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116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58例实行活跃期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对照组58例实行自然分娩,不用任何镇痛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明显缩短(P<0.01).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出生时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好,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技术.

    作者:封维恭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40例脑膜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40例脑膜瘤患者行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收入院的40例脑膜瘤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中36例采取手术全切除,4例采取手术次全切除,28例治愈,8例好转,4例出现并发症,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及综合护理,使病情缓解,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针对围术期易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科学、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使手术成功率提高、并发症减少,在促进患者康复中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刘疆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脑延髓池穿刺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60例分析

    目的 评估小脑延髓池穿刺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经CT证实的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行小脑延髓池穿刺术,部分配合侧脑室引流术.其中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37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14例,桥脑出血破入脑室9例,超早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手术各4、36和20例.结果 8例死亡;存活者中随访3月以上,ADL评分Ⅰ、Ⅱ、Ⅲ、IV和V级者分别为28、18、4、1和1例.结论 该手术可有效降低继发性脑室出血病的死亡率.

    作者:曲川珍;张海军;王孝升;吴世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沙棘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沙棘果粉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效果.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沙棘果粉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阴道毛滴虫,在光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前后阴道毛滴虫的形态变化,并记录药物作用后不同时间阴道毛滴虫死亡率.结果 沙棘果粉作用后,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阴道毛滴虫体内充满大量颗粒和空泡,部分虫体裂解、内容物外溢.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阴道毛滴虫死亡率增高.沙棘果粉杀灭阴道毛滴虫的低有效浓度为50 mg/ml.结论 沙棘果粉具有抗阴道毛滴虫作用.

    作者:陈建芳;闫艳;刘金燕;李文慧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1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患者选取合适的手术切口进入腹腔,显露胆囊,找到Calot'S三角,切除胆囊.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平均住院4.5 d;术后出现胆瘘2例,切口感染1例,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操作方便,对患者创伤小,能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其治疗费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戚发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 总结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科2007~2010年度发生的护患纠纷,从护理工作人员、家属及患儿、其他三个方面分析其纠纷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儿科护理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性,应注意护患纠纷的预防,并采取相应措施.结论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加强护患沟通,可有效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Orem自护理论在尿毒症患者内瘘首次穿刺前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尿毒症患者内瘘首次穿刺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使用新内瘘的尿毒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内瘘首次穿刺前后接受常规护理程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Orem自护理论进行护理.结果 首次穿刺1w后两组相比较,试验组在内瘘使用情况、掌握内瘘保护知识及自护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rem自护理论在尿毒症患者内瘘首次穿刺前后的应用,能够帮助尿毒症患者积极主动学习内瘘保护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增加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首次透析综合征的发生,尽快提高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清;于汪伯;孙玉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4例临床救治经验总结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5至2010年1月5日我院儿科病房诊治的4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用咽拭子取呼吸道标本,冰壶保存立即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室,以实时逆转录核酸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4例患儿发病早期均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无特异性表现.4例均有发热,轻微咳嗽,肺部炎症体征不明显.2例有咽痛.所有病例均无呕吐腹泻症状.从起病到临床症状加重的时间为2~4 d,表现为呼吸困难.4例均有Ⅰ型呼吸衰竭,采用CPAP面罩无创通气.血常规起病时3例白细胞计数减少,仅1例明显增高.3例起病3~4 d,胸片示一侧肺部片状阴影,2 d后片状阴影大面积融合;1例起病第2天,胸片和肺部CT示左肺上叶肺不张、左中下肺炎、左侧胸腔积液.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 肥胖是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5~9岁的患儿容易成为重症病例.提高认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曲新栋;梁冬梅;郭志丽;许培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健脾疏肝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8例疗效观察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出现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厌食症发病率也在逐步增多,给小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影响.本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厌食患儿有脾虚肝旺气血两虚表现,运用健脾疏肝,益气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淑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男:28例 女:20例,胆管癌23例,胰头癌14例,胆囊癌3例,肝门区转移癌8例,共置入胆道内48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48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胆道内支架均获得成功.44例先 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1~2周再放置金属内支架,4例因梗阻较复杂金属支架植入后仍保留引流导管3~6周后拔除引流管;44例黄疸消退满意,本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支架植入后加局部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结论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配合动脉内灌注化疗可提高恶性阻塞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许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指导

    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骨一科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10例为对象,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选择1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大年龄92岁,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6岁.进行康复护理.

    作者:姜咏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腹膜透析的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延长了腹膜透析患者生命,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日益增多.腹膜透析过程中营养不良的问题日趋突出,患者营养不良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以及对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

    作者:邱艳虹;鞠维学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MRI对诊断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RI对诊断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癫痫患者行垂直于海马长轴的斜冠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快速SE(FSE)T1WI、T2WI序列MRI扫描.结果 21例患者中,1例为双侧海马硬化,20例为单侧海马硬化(左侧13例,右侧7例),2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21例22个患侧MR显示海马体积缩小;FSET2WI(18侧)和FLAIR成像(22侧)信号增高;21个海马头部浅沟消失;8个患侧白质萎缩;3个患侧颞叶萎缩;9个患侧颞角扩大.结论 MRI是检测海马硬化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作者:华勇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存在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存在问题,制定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管理对策,改革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教育模式及管理方式,开展系统、全面、规范的基础护理技术培训.结果 规范培训过程,完善培训管理体系,进行系统、规范、全面的培训后,新招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熟练应用基础护理技术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结论 认为改革培训教育模式和管理办法,可有效提高新招聘护士培训的效果,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谢稚梅;唐素琼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脑血管病偏瘫的早期康复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目前中青年患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这种病的致残率可高达8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意义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据有关资料表明,脑血管病患者经康复训练后,第一年末60%的患者可以达到日常生活自理,其中30%处在工作年龄的患者还能恢复较轻的工作[1].

    作者:鲁晓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Ⅰ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知和行为改变情况、低血糖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儿的健康教育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防护能力,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同时增进护患和谐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朱晓菡;李惠翔;裴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多功能光子治疗机、中药倒模、内服西药综合治疗与单纯方法治疗的临床研究对比,对综合疗法治疗痤疮进行研究.方法 将寻常性痤疮患者210例按性别、皮损状况、年龄等随机分成Ⅰ、Ⅱ、Ⅲ、Ⅳ组.其中Ⅰ组60例(综合疗法),Ⅱ组53例(多功能光子治疗机),Ⅲ组55例(中药倒模),Ⅳ组42例(口服西药).结果 4组寻常痤疮患者中,Ⅰ组患者比Ⅱ、Ⅲ、Ⅳ组的患者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而后Ⅲ组患者的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综合疗法其疗效显著、安全、且易予掌握,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动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