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发田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围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将40例肺癌患者均行单侧肺叶切除术,对其术中的处理、术后并发症与病理类型及分期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单侧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9例占22.5%、肺不张/漏气2例占5.0%、吸衰竭1例占2.5%、血管栓塞1例2.5%、其他3例占7.5%.合计术后并发症共16例占40.0%.结论 肺癌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能够使肺癌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达到治疗目的,恢复健康.
作者:齐慧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HDCP)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及探讨其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的123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和同期120例正常孕妇的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孕妇分娩方式、并发症(孕妇和围生儿)、预后及死亡率等.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其有效、可靠的防治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孕妇剖宫产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分别为73.2%(90/123)、1.62%(2/123),明显高出对照组25.0%(30/120)、0%(0/1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9.3%(73/123)、73.2%(90/123),相比对照组的5%(6/120)、12.5%(1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疾病,基本治疗原则是绝对休息、解痉、扩容、利尿、降压、可适时终止妊娠,适时选择剖宫产.可导致母体发生心衰、肝衰、肾衰、急性肺水肿、胎盘早剥、DIC或产后出血等,还可影响胎儿生长、导致胎儿宫内受压发生早产,甚至围产儿死亡.合理治疗可有效提高母婴存活率.
作者:李彦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是在瞬间或几个小时几日内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内下降20 dB以上的感音性耳聋.本文通过我科于2007~2010年确诊医治的98名患者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和普通卫生宣教,结果根据疗效分级评价,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治疗方法,疾病诱因,认识到不良因素对疾病康复的危害,积极采纳健康行为,饮食,睡眠要求及生活方式,避免影响疾病康复的危害因素,以防病情反复加重,而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金礼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5例(包含2例复治病例、2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临床资料.应用普通干扰素(长海扶康)500万U(1例病例用300万U),肌内注射,隔日一次,持续3个月;利巴韦林500 mg,2次/d.记录治疗前、中、后血化生化指标及HCV-RNA的变化.结果 35例均安全完成治疗,其中有94.3%(33/35)、5.7% (2/35)、0% (0/35)的患者表现为完全应答、部分应答、无应答.结论 普通干扰素(长海扶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显著,对复治病例仍有效.
作者:索明果;刘新群;王学祥;王正茂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86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中成功穿刺桡动脉84例,其中2例置鞘不成功,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冠脉造影,并成功对54例病例进行PCI治疗,成功植入61枚支架.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检查技术,而经桡动脉途径造影具有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并发症少及术后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是一条安全可行的冠脉介入诊疗新途径.目前已为临床采用,我院从2011年3月起始开展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为探讨其可行性及安全性,初步报告如下.
作者:黄平;龙拥军;郭山鹰;张开萍;姚启坤;李勇军;赵可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加强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实例、调研等方法分析了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结果 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应强化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认知水平,重视轻度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症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结论 通过加强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采取合理用药,防治结合,可达到有效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康春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是常见的一种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出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并伴有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但一般可以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末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史向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1 临床资料儿科新生儿室成立三个月以来,新生儿洗胃60余例,效果较好,没有一例发生并发症.2 用物与方法2.1 用物胃管,20 ml注射器,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2.2 方法测量胃管插入长度,以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加上测孔的4分之三的长度约(2~4 cm),将患儿头稍向后仰,将涂有石蜡油的胃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当插入咽喉部时,(5~7 cm), 在患儿吸吮动作或啼哭换气之间迅速地将胃管插入胃内 部,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固定胃管,用20 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7~18 ml,缓慢地注入胃内,反复清洗,直到抽出液体澄清为止,拨管时反折胃管末段,近咽喉部时迅速地拨出.
作者:黎连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合作性学习在护理专业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7级护理高职学生按班级分为两组,实验组(1班,39名)采用合作性学习教学法,对照组(2班,3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 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合作性学习教学法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师生、学生间的关系,有助于锻炼合作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结论 合作性学习应用于护理专业技能实践课的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作者:邓岚;张蓉;张英;康娜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调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初产妇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妇产科首次分娩的孕产妇374例,入选对象按产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UI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对象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结果 374例首次分娩的孕产妇发生产后SUI者95例(25.67%),未发生产后SUI者279例(对照组).两组对象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比较中,产后SUI组的健康教育时间、心理护理时间、康复护理时间、基础护理时间、个体化护理时间和各类护理总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 产后SUI初产妇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较大.
作者:孙俐;叶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997年8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7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7.44%.大部分患者均需急诊剖腹探查,视术中情况行异位妊娠灶切除,必要时连同患侧附件甚至全子宫切除.结论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怀疑本病及早手术探查明确诊断,治疗效果好.
作者:夏玉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5至2010年1月5日我院儿科病房诊治的4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用咽拭子取呼吸道标本,冰壶保存立即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室,以实时逆转录核酸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4例患儿发病早期均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无特异性表现.4例均有发热,轻微咳嗽,肺部炎症体征不明显.2例有咽痛.所有病例均无呕吐腹泻症状.从起病到临床症状加重的时间为2~4 d,表现为呼吸困难.4例均有Ⅰ型呼吸衰竭,采用CPAP面罩无创通气.血常规起病时3例白细胞计数减少,仅1例明显增高.3例起病3~4 d,胸片示一侧肺部片状阴影,2 d后片状阴影大面积融合;1例起病第2天,胸片和肺部CT示左肺上叶肺不张、左中下肺炎、左侧胸腔积液.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 肥胖是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5~9岁的患儿容易成为重症病例.提高认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曲新栋;梁冬梅;郭志丽;许培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通过观察多功能光子治疗机、中药倒模、内服西药综合治疗与单纯方法治疗的临床研究对比,对综合疗法治疗痤疮进行研究.方法 将寻常性痤疮患者210例按性别、皮损状况、年龄等随机分成Ⅰ、Ⅱ、Ⅲ、Ⅳ组.其中Ⅰ组60例(综合疗法),Ⅱ组53例(多功能光子治疗机),Ⅲ组55例(中药倒模),Ⅳ组42例(口服西药).结果 4组寻常痤疮患者中,Ⅰ组患者比Ⅱ、Ⅲ、Ⅳ组的患者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而后Ⅲ组患者的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综合疗法其疗效显著、安全、且易予掌握,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动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1 定义胎盘早剥是指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2 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46%~2.1%,国外为0.5%.胎盘早剥系死产的首要原因,占15%.3 发生趋势和危险因素文献报道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与胎盘早剥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孕妇高龄,血栓性疾病,胎盘部位子宫肌瘤,羊水过多,脐带过短,宫腔压力骤减如胎膜早破(有报道危险性升高3倍),胎盘后穿刺部位出血,宫内死胎史,和孕前低体质指数,胎儿生长受限,腹部外伤,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相关因素,前次妊娠的胎盘早剥史是重要的预测因子,家族史和早孕期子宫动脉血流的测量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作者:金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男:28例 女:20例,胆管癌23例,胰头癌14例,胆囊癌3例,肝门区转移癌8例,共置入胆道内48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48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胆道内支架均获得成功.44例先 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1~2周再放置金属内支架,4例因梗阻较复杂金属支架植入后仍保留引流导管3~6周后拔除引流管;44例黄疸消退满意,本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支架植入后加局部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结论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配合动脉内灌注化疗可提高恶性阻塞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许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双边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双边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35例.结果 本组3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5年(6个月~8年),骨折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发生,其中优16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7%.结论 双边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靠,愈合快的优点.
作者:鄢安良;刘文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盖诺是一种抗癌新药,对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也有较好的效果[1].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药的毒副作用较重,对面部皮肤组织的刺激性较大,还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及形成水疱,通常累及穿刺侧手臂,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有文献报道[2]该药局部刺激性大,静脉注射后87%的患者发生静脉炎反应.我们曾应用盖诺静脉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发现其静脉炎发生率为44.44%(9例中有4例出现).从2008年6月至20105年12月对24例患者102次浅静脉注射盖诺时,采用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混合液局部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文;崔丽欣;范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1 临床资料本组39例胃癌患者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29~93岁,平均59岁.胃体癌19例,胃窦癌13例,胃贲门癌7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术后7 d~12 d拆线.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性格特征以及患者对病情了解程度等做具体分析,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鼓励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手术,解释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作者:段逢时;张永男;张湘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提高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2例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孕期相关资料、就诊原因、发病诱因、发病时血糖水平及救治方法和母儿结局.结果 妊娠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与产检不规范未及时诊断糖尿病、或已诊断糖尿病但未及时用胰岛素有关.就诊原因中半数患者症状典型,半数症状不典型,如:腹痛、心悸胸闷、感染发热.发病诱因与进食不当、自行停用或减少胰岛素用量及感染有关.救治方法是在内分泌医师和产科医师共同配合下迅速控制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结论 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产检不规范,血糖控制不理想孕妇.故规范孕期产检、及时诊断妊娠糖尿病、及时控制血糖、及早应用胰岛素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在内分泌医师和产科医师共同配合下可迅速纠正酮症酸中毒,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骆祚兰;吴晓莉;周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及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癫痫的390例患者行视频脑电监测,分析临床发作与异常放电的关系、痫样放电发生时相、癫痫发作类型.结果 监测到临床发作227例中,177例有临床发作伴异常放电,确诊为癫痫.痫样放电297例,于清醒时记录到131例,睡眠期记录到270例,其中Ⅰ、Ⅱ期睡眠期记录到253例.以癫痫部分性发作43例,全面性发作15例,其他发作18例.结论 VEEG监测明显优于EEG及24 h动态EEG,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拓润芳;高利;崔虹;郭树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