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史向晖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慢性炎症性疾病, 慢性气道炎症, 反复发作性, 哮喘患者, 细胞, 气流受限, 护理体会, 可逆性, 治疗, 症状, 夜间, 胸闷, 咳嗽, 喘息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是常见的一种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出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并伴有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但一般可以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末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侵犯脑实质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癫痫样发作等.此病发病急,可累及脑膜以及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害,多见于婴幼儿,其预后与病变范围及病情轻重有关.病毒性脑炎重症患儿发生惊厥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后遗症增多,因此,早期有效地控制惊厥是关键,可减轻脑损害、减少后遗症,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冯周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分析与对策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近几年,承担着来自各医学院校100~120名左右的毕业实习生带教任务.临床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护士实习是院校课堂教学的延续,临床护理工作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的综合.为了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张阿娜;黄淑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慢性重症患者出院4个月后的结局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重症患者出院4个月后的结局.方法 对慢性重症患者出院4个月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结局:①良好结局:出院2个月无认知损害,出院4个月仍然存活且居住在家.②不良结局:出院2个月存在认知损害,或出院后死亡,出院后4个月未在家居住.结果 218例患者出院时无需辅助呼吸,111例结局良好.159例患者出院时认知完好,其中111例结局良好.39例辅助呼吸患者仅1例结局良好.98例出院时存在认知障碍,29例结局良好.结论 需要辅助呼吸及持续性认知损害患者出院4个月多数结局不良.

    作者:寇金英;赵正焱;白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性痴呆(AD)的预防及家庭护理.方法 从药物预防到情绪调节,重点介绍患者的家庭护理.结果 患者的病情在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的状态,延缓了痴呆进程.结论 建立妥善健康的家庭护理对提高A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不住,而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结果必然加强患者对止痛剂依赖,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在结合药物镇痛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根据疼痛原因特点,困人施护,受到患者的认可.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中药生物分析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目的 介绍笔者所在教研室对新开设的中药生物分析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相关情况.方法 对中药生物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和探索.结果 经过不断地总结实施,能切实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药生物分析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 开展中药生物分析教学,对增进中药学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我国中药学事业和高等中药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磊;刘怡;王淑美;梁生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肺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围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将40例肺癌患者均行单侧肺叶切除术,对其术中的处理、术后并发症与病理类型及分期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单侧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9例占22.5%、肺不张/漏气2例占5.0%、吸衰竭1例占2.5%、血管栓塞1例2.5%、其他3例占7.5%.合计术后并发症共16例占40.0%.结论 肺癌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术前或术中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后,能够使肺癌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达到治疗目的,恢复健康.

    作者:齐慧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28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行Ⅰ期手术15例,行Ⅱ期手术9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4例;腺癌21例,黏液癌3例,未分化癌4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其余治愈,治愈率为95.8%.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完善围术期治疗,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林绍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扩张型心肌病53例诊疗体会

    收集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7月住院期间扩张型心肌病53例患者.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其中:男42例,占79%,女11例,占21%.20~29岁3例,30~39岁4例,40~49岁3例,50~59岁10例,60~69岁18例,70~79岁12例,80岁以上3例.20~59岁占38%,60岁以上占62%.病程短半月,长4年多.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NYHA):Ⅰ度心衰15例(28%);Ⅱ度心力衰竭31例(59%);Ⅲ度心力衰竭7例(13%).

    作者:吴春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38例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急诊38例高血压危象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 安全转入医院35例,1例院前死亡;2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患者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玉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是在瞬间或几个小时几日内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内下降20 dB以上的感音性耳聋.本文通过我科于2007~2010年确诊医治的98名患者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和普通卫生宣教,结果根据疗效分级评价,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治疗方法,疾病诱因,认识到不良因素对疾病康复的危害,积极采纳健康行为,饮食,睡眠要求及生活方式,避免影响疾病康复的危害因素,以防病情反复加重,而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金礼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Ⅰ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知和行为改变情况、低血糖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儿的健康教育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防护能力,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同时增进护患和谐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朱晓菡;李惠翔;裴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采用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来观察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变化.方法 300名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对照组;通过采取沟通技巧以后,300名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实验组.结果 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2%上升至97%;不满意度由原来的7.9%下降至3%; 结论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不满意度明显下降.

    作者:张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助产士的职业风险及管理措施

    目的 探讨助产士的职业风险及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影响助产士职业风险的主要因素及采取的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增强了助产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规避了重点环节的安全隐患,加强了医患沟通.结论 加强产房的安全管理,提高了产科质量,使产妇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作者:李艳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患者腕带标识的应用

    为加强医院、科室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避免医疗风险、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自今年初建立并使用了患者腕带标识,确保了在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活动中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现将其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 标识腕带的制作与佩戴我院使用的标识腕带是一次性材料,质地柔软,韧性好,且防水.佩戴时可根据患者手腕的粗细调节,特殊设计的锁扣不易打开,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和正确性.

    作者:宋春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儿科的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一种先进的输液材料,具有减少穿刺的次数,刺激少,减少患儿的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且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家属的满意度,而且穿刺部位选择余地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儿科.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穿刺时患儿哭闹躁动,不配合,不易固定,通常需要两人合作,否则易导致穿刺失败.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我科自2009年6月份开展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以来,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现将此操作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华;王巍;倪红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空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及干预

    目的 评估陆航某部空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28名陆航某部现役空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各因子分值.结果 空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较好,但一部分人存在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等问题.结论 应加强空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科学减压并及时心理疏导,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易华;李彤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及宫颈癌(cervical cancer)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39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前均采用杂交捕获Ⅱ代(hybrid captureII,HC2)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结果 ①高危型HPV DNA在宫颈正常组中的检出率为31.83%,在CIN组中的检出率为68.06%,在宫颈癌组中的检出率为95.89%,三组间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② 高危型HPV DNA检出率在CINI组为46.96%,CINⅡ组为58.16%,CINⅢ组为96.02%,三组间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和HPV DNA 检出率呈正相关,HPV DNA 检出率越高,宫颈病变的程度越严重.

    作者:任守凤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老年人有摔倒、受伤历史,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检查时发现患者出现外旋畸形,一般在45°~60°之间应,怀疑小转子外旋畸形.若外旋骨折达到90°,应怀疑有转子间骨折.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循环已严重破坏,坏死发生率很高,再加上患者的全身情况不允许长期卧床,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对全身情况尚好的高龄患者的股骨头下型骨折,已合并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者,可选择单纯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作者:侯秀芹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手术室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结合广西河池罗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着重做好以下几点.1 完善各项制度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重要手段[1],更是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的保证,根据我科特点及薄弱环节重点完善了如下制度:

    作者:梁世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