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9例胃癌手术护理体会

段逢时;张永男;张湘

关键词:胃癌, 围术期, 护理
摘要:1 临床资料本组39例胃癌患者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29~93岁,平均59岁.胃体癌19例,胃窦癌13例,胃贲门癌7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术后7 d~12 d拆线.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性格特征以及患者对病情了解程度等做具体分析,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鼓励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手术,解释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28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行Ⅰ期手术15例,行Ⅱ期手术9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4例;腺癌21例,黏液癌3例,未分化癌4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其余治愈,治愈率为95.8%.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完善围术期治疗,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林绍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带锁钢板及钛质网笼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带锁钢板及钛质网笼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05年06月至2010年12 月在椎体次全切除术中应用钛网笼及带锁钢板治疗颈椎病52例.切除1个椎体28例,2个椎体24例.结果 52例患者中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20个月.术后52 例患者随访时植骨出现融合,植骨融合率达100%.术前术后采用JOA 评分评定脊髓功能JOA 评分,从术前的8.3提高到术后的14.1分.结论 带锁钢板及钛质网笼植骨应用于椎体次全切除脊柱融合术可以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前凸,使固定节段获得即刻和长期稳定,并可获得良好的植骨融合率.

    作者:翟剑亭;魏君虎;甘华;张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36例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儿给予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观察麻醉后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患儿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下肢骨科手术效果满意,临床效果好.

    作者:陈茹;徐福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同质化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1,2]评定吞咽功能.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可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作者:罗秀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患者腕带标识的应用

    为加强医院、科室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避免医疗风险、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自今年初建立并使用了患者腕带标识,确保了在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活动中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现将其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 标识腕带的制作与佩戴我院使用的标识腕带是一次性材料,质地柔软,韧性好,且防水.佩戴时可根据患者手腕的粗细调节,特殊设计的锁扣不易打开,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和正确性.

    作者:宋春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条件下影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138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研究组检查前、中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健康卫生宣教、屏气呼吸训练;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时心理精神状态、心率控制时间、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扫描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冠脉成像的质量.结果 研究组检查时焦虑与恐惧、服用药物的人数、心率控制时间及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图像质量1~2级的比率及冠脉成像运动伪影的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严格有效细致的护理干预是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戴燕雪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其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ventricular block, AVB)多是由于右冠状动脉阻塞所致[1],患者死亡率极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应用机械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恢复冠脉血流直接、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2,3],能有效挽救濒死心肌,改善房室传导,降低死亡率.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直接PCI治疗的28例急性心梗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从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等3方面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均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微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侵犯脑实质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癫痫样发作等.此病发病急,可累及脑膜以及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害,多见于婴幼儿,其预后与病变范围及病情轻重有关.病毒性脑炎重症患儿发生惊厥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后遗症增多,因此,早期有效地控制惊厥是关键,可减轻脑损害、减少后遗症,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冯周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探讨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的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1].发生糖尿病急症和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全方位的护理配合正规的治疗可以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现对我院46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苗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粉碎性肱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双边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双边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35例.结果 本组3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5年(6个月~8年),骨折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发生,其中优16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7%.结论 双边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靠,愈合快的优点.

    作者:鄢安良;刘文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皮下气肿2例,肩背部疼痛及肋下疼痛4例,穿刺处渗血4例,麻醉术后并发症3例.结论 并发症的护理重点在预防、早期观察、早处理和有效的心理护理.

    作者:陈宁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孕产妇贫血原因与宣教措施

    目的 寻找我院分娩的孕产妇贫血相关因素,提出宣教措施.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132例贫血的孕产妇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住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48.3%,孕产妇贫血的发生率与其饮食习惯、贫血的防治意识及定期血红蛋白检查的重视程度有关.结论 加强孕产妇科学的膳食指导和宣教,严格手术指征能够降低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施秋莲;赵瑞英;项惠光;叶素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析采供血中献血反应与体位相关性

    采供血活动中,有极少数献血者在献血中或献血后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抽搐、意识丧失等献血反应,这些暂时性临床症状由一过性大脑广泛缺血、缺氧所致,在曲膝平卧后经过简单对症治疗数分钟后可缓解,一般预后良好.献血反应在献血屋或流动采血车上均有发生.为减少此种情况发生,笔者在献血车上对两种体位献血者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秦强国;李瑞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脑延髓池穿刺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60例分析

    目的 评估小脑延髓池穿刺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经CT证实的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行小脑延髓池穿刺术,部分配合侧脑室引流术.其中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37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14例,桥脑出血破入脑室9例,超早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手术各4、36和20例.结果 8例死亡;存活者中随访3月以上,ADL评分Ⅰ、Ⅱ、Ⅲ、IV和V级者分别为28、18、4、1和1例.结论 该手术可有效降低继发性脑室出血病的死亡率.

    作者:曲川珍;张海军;王孝升;吴世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目的 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 结合护理人员在护患关系中的主导地位,着重从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细节护理和舒适护理角度来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果 护理人员从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细节护理和舒适护理角度出发,运用到工作中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论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吕莹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性痴呆(AD)的预防及家庭护理.方法 从药物预防到情绪调节,重点介绍患者的家庭护理.结果 患者的病情在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的状态,延缓了痴呆进程.结论 建立妥善健康的家庭护理对提高A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方法

    医院是一个特殊行业,不同于事业、企业会计核算.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基本的要素,是不断提高医学科技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准确、完整反映固定资产核算的全过程,清晰掌握固定资产净值,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依据新医改的相关规定,改进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以真实的资产状况反映医院经营成果是医院现行会计改革的关键环节.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兰索拉唑治疗Hp阳性上消化性溃疡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以兰索拉唑为核心的三联疗法对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奥美拉唑组、法莫替丁组.兰索拉唑组口服兰索拉唑30 mg、克拉霉素0.5 g、左氧氟沙星0.2 g,奥美拉唑组口服奥美拉唑30 mg、克拉霉素0.5 g、左氧氟沙星0.2 g,法莫替丁组口服法莫替丁30 mg、克拉霉素0.5 g、左氧氟沙星0.2 g.结果 兰索拉唑组总有效率94.3%,Hp根治率分90.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疗效高于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对照组而不良反应低于这两组(P<0.05).结论 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之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坚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口腔黏膜炎和出血性膀胱炎的防治

    目的 探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经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 后出现口腔黏膜炎(OM)和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病率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1年间进行HSCT的34例患者,对OM和HC的发病率、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移植后有32例发生OM(94.1%),6例出现HC(17.6%).发生OM的患者均完全康复,发生HC的患者有1例死亡.结论 恰当的预防能有效降低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黏膜炎的程度,系统治疗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作者:张璞;王玉婷;刘琼;闫志凌;齐昆明;鹿群先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全英语授课的教学体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希望能到中国留学.2004年10月,我校开设了临床医学全英文授课班,迎来了第一批学士学位外国留学生.我校成为2007年中国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可以实施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医学本科教育的30所高等院校之一,我校招收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地区,由于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留学生不仅在语言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受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及传统思维观念等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1],如何能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及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是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研究与探索的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和经验.

    作者:秦元华;崔昱;郑莉莉;戴晓冬;任一鑫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