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健康教育

张淑云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中毒患者, 健康知识, 不良生活习惯, 配合治疗, 教育过程,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 家属, 计划, 恢复, 对象
摘要: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并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配合治疗、护理,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Joel-cohen切口剖宫产术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Joel-collen式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1例Joel-cohen式剖宫产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并与同期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55例进行对照(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胎儿娩出快,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P<0.05),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P<0.05).结论 Joel-colaen式剖宫产快速、安全、母婴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PCI球囊实际破裂压体外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厂家PCI球囊(简称球囊)在体外的实际破裂压(Real Rupture Pressure RRP),研究其与支架长度、直径、扩张时间、扩张次数及大扩张压力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完成体内扩张的球囊在室温下以每秒增加4~6大气压的速度用以生理盐水1:1稀释的泛影葡胺将不同厂家PCI球囊在体外打破,记录球囊体外的RRP,观察不同PCI球囊之间RRP的差异,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球囊在体外RRP与支架长度、直径、扩张时间、扩张次数及体内大扩张压力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的半顺应性非支架球囊均能耐受23个大气压以内的扩张而不发生破裂,半顺应性支架球囊均能耐受24个大气压以内的扩张而不发生破裂.半顺应性非支架囊组,平均RRP高的是Sun组,低为Sprinter 组;支架囊组,Taxus组的平均RRP高,Endeavor组低.RRP变异大的为Partner组,小的为En-deavor组.非顺应性球囊均能耐受32个大气压以内的扩张.PCI球囊的体外RRP与支架外径明显相关,但与扩张次数、扩张时间、球囊长度及大扩张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研究提示在测试中所有品牌的PCI球囊均能安全耐受厂家推荐的扩张压力.各品牌球囊的RRP不同,但在体外均能耐受20个大气压以内的扩张,球囊直径对球囊的RRP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李小龙;张萌;董鹏;靳维华;曲涛;王斌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糖尿病不仅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也是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继心脑血管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随着营养结构的改变,运动量的减少,肥胖人的增多,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的趋势[1].

    作者:金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钻孔引流术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钻孔引流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引流管注入尿激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4例患者好转出院,5例因术后加重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7例死亡.结论 钻孔引流术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张艳国;陈大刚;徐加志;谭国栋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胶原/氧化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目的 制备复合水凝胶并初步考察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用高碘酸钠对透明质酸进行改性,与中性的胶原反应,37℃下形成水凝胶.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测透明质酸含量并用TNBS法测胶原与氧化透明质酸的交联度.软骨细胞包埋于水凝胶中培养并观察其生长状态.结果 氧化透明质酸被有效固定于水凝胶中,胶原的氨基与氧化透明质酸的醛基反应形成西夫碱结构,二者交联度随氧化透明质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软骨细胞在水凝胶中均匀分布且活性良好,透明质酸的添加对细胞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 胶原/氧化透明质酸复合水凝胶仿生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岩晓丽;冯玉杰;卢伟;樊渝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与脂代谢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ABI)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检测220例2型糖尿病的ABI,根据ABI分为PAD组和非PAD组,分别检测李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PAD组与非PAD组比较,FPG、HbA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PG、TC、TG、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糖、血脂紊乱加剧PAD的发生发展,ABI检测是临床方便、无创的诊断PAD的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开展ABI检测.

    作者:徐定波;涂萍;吴和平;司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6例脊柱肿瘤误诊为脊柱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部分不典型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发生率虽不高,但其对预后影响较大应予重视.方法 对本院近十年临床遇见6例脊柱肿瘤误诊为脊柱结核的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柱肿瘤与肺结核并发,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并发的情况都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并且典型病例不难鉴别,而某些不典型病例则易致误诊而延误治疗.结论 只要注意相似症状、体征、影像的区别,有利于减少误诊.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X线改变多有不同,结核常有死骨、骨痂形成,肿瘤累及椎体反角及椎弓根较多,结核脓肿影多呈梭形,超过二个或二个以上椎体,而肿瘤软组织影多呈半球形,很少超过二个椎体.抗结核及支持疗法疗效观察可为确诊提供帮助,小儿结核菌素试验也有鉴别意义.不典型病例行CT、MRI、核素扫描、PET-CT穿刺活检等检查能够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于景来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师进修体会

    笔者通过对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学进修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认为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丰富临床常用药物知识结构,还要经常参与临床用药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作者:雷凌;肖厚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整体护理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对减轻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各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放射治疗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各38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放射治疗患者比较2组患者放射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整体护理组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9%,比常规组的15.8%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整体护理措施明显减轻食管癌放射治疗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汪玉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血清维生素A与儿童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初步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儿童1型糖尿病(T1DM)关系,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空腹C-肽与血清维生素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2例T1DM患儿为T1DM组,2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微量荧光方法 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激光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32例T1DM患儿血清C-肽、HbAlc.结果 T1DM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1DM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空腹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r:0.356,P<0.05),与HbAlc呈负相关(r=-0.394,P<0.05).结论 T1DM患儿体内存在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水平低下可能与T1DM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永兴;卫海燕;李春枝;王凌飞;罗淑颖;王会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1例多发大动脉炎患者行血栓抽吸术的护理体会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又称Takayasu病、无脉症,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变,常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造成病变动脉供血组织的缺血性临床表现.根据受累的血管部位不同,国内学者将其分为4种类型:头臂动脉型、主、肾动脉型、肺动脉型和混合型[1].

    作者:李娜;曹文媚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5月至加10年10月在广州市妇婴医院确诊为异位妊娠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MTX),对照组:11例,单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成功率、治疗前、后血β-HCG下降值及两种手术的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输卵管通水情况及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能更快、更有效地抑制滋养细胞增长,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杨红梅;朱艳红;黄小帆;陈绮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PPH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护理体会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又称PPH手术,是近年开展的治疗痔疮的新手术.PPH手术改变了传统手术以破坏痔体为目的手术原则,建立了恢复正常肛管解剖,阻断痔体血供的全新理念.我院自2003年7月以来应用PPH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疗效满意,我们对环形混合痔PPH手术治疗的患者早期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娜娜;刘春霞;兰恭晋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同种异体骨与自身髂骨在腰椎结核治疗中优缺点比较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与自身髂骨在腰椎结核椎间植骨的优缺点比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因腰椎结核行病清椎问植骨后路固定56例.其中随机抽取植同种异体骨28例,自身髂骨28例.取自身髂骨组平均年龄40岁,同种异体骨组平均年龄44岁.同种异体骨为冷冻干燥辐射灭菌骨.上述患者均为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均16个月随访.结果 本组56例患者4个月均骨性融合.并对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植骨愈合时间,取骨后术区疼痛,卧床时间等并发症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同种异体骨及自身髂骨以Bride分级评价植骨愈合标准,均能I期愈合.同种异体骨对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有效避免取髂骨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整体优于自身髂骨.结论 植同种异体骨对于重建脊柱稳定性、保护神经、减少取髂骨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学来;彭喜林;王福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中期妊娠胎盘低置状态二种引产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胎盘低置状态二种引产的治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中期妊娠胎盘低置状态引产病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药引产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结果 二种引产方法 成功率、产后出血、胎膜残留、产道损伤有明显差异(P<0.05),胎盘残留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药物引产对胎盘低置状态中期引产具有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等优点.

    作者:钱亚萍;顾丽亚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先利用二维超声成像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的有无、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Vmax、PI、RI等值,将其分为良、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 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良、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89.3%.良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纵横比<1,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血流分级以0~I级为主;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边界不清,边缘毛糙、角状及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微钙化灶,CDFI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别为(12.7±6.4)cm/s、(0.59±0.07)、(1.1±0.2),恶性组则分别为(27.9±7.1)cm/s、(0.80±0.09)、(1.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小燕;刘夏林;高云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以偏瘫起病的脊髓血管病1例报告

    以偏瘫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脊髓血管病较为少见,我院神经内科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5 h急诊入院,患者于走路过程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以下肢为重,同时自觉颈部及右上肢疼痛明显,但无言语障碍,无复视.查体:血压140/90 mln Hg,神清,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改变.右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3级,右手指完全不能活动,右下肢肌力0级.

    作者:杜庆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及根据不同疾病分型进行护理,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复发,提高治愈率.结论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不同类型患儿进行心理、皮肤、饮食和关节等全方位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复发.

    作者:陈淑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例临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临床易造成诊断延迟和误诊.为了加深认识,现将我科收治的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桂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90Sr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218例疗效分析

    瘢痕疙瘩是皮肤受到创伤后增生过长形成的皮肤增厚,多见于青年,好发于皮肤紧张度高的部位,手术、创伤、烫伤、烧伤感染及注射为其诱发因素.目前治疗的方法有超短波治疗、冷冻治疗、压迫治疗等物理疗法;有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均有其局限性.我们从1997年12月至2010年12月用敷贴器放射治疗218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夕文;王艳萍;秦涛;杨美;张淑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